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焦化废水中多环芳烃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利用色谱保留值结合质谱信息鉴定多环芳烃方法在焦化废水形态分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多环芳烃的Lee保留指数推广到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探讨全过程跟踪式的焦化废水采样方式,分析方法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2.
上海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美国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冬季PAHs浓度最高,夏季浓度最低;绝大多数的PAHs存在于0.43~2.1μm的粒径范围内;在粒径分布上,三环、四环、五环的PAHs基本上呈单峰分布,在0.43-1.1μm时达到浓度最高值.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萘对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属于臂尾轮虫属,被公认为重要海洋经济动物苗种培育的优良生物饵料.实验采用单个体培养技术,运用生态毒理学原理,研究了褶皱臂尾轮虫在不同浓度的萘(属于多环芳烃)的影响下,对实验种群的存活时间、产卵量等关键生长发育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萘对轮虫的平均寿命和产卵量有明显作用,总体表现为先抑制后刺激;对其生长发育5个时期的历时也产生了明显影响,分为缩短或延长发育期历时两种结果,随着萘浓度不同,各发育期受影响的程度不同,且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组新型便携式检测设备 (光电带电和激光散射 ) ,对两个炼焦厂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大气中亚微米颗粒物携带的多环芳烃 (PPAHs)及可吸入颗粒物 (PM1 0 )的质量浓度进行了实时监测。初步结果表明 :两炼焦厂的气悬颗粒物污染都很严重 ,PM1 0 厂内比家中高 ,但PPAHs厂内与家中在一个数量级上 ;厂内污染主要来源是点火 ,漏烟和小型柴油车尾气 ;焦炉炉型的不同对环境也有明显的影响 ;家庭污染主要来源是燃煤和抽烟 ;人体日均吸入量相当吸烟 6~ 1 0支 ,潜在健康危害巨大 相似文献
5.
6.
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去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由于其较强的致癌性及在环境中的稳定性而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介绍了近年来多环芳烃污染物去除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自然降解法、生物修复法、UV光解法、吸附法、高级氧化法及超声分解法等.并对未来多环芳烃去除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西藏民居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了西藏农村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样品,测得美国EPA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的平均浓度(aρve)为538.41 ng/m3,86.3%的多环芳烃存在于0.43~2.1μm粒径颗粒物上.苯并[a]芘/苯并[gh i]艹北和芘/苯并[a]芘的比值与其他生物质燃烧的特征值有明显差异,可用于表征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牛粪饼等生物质燃烧来源.利用肺沉积模型和WHO/ICRP公布的多环芳烃相对毒性值比较了不同燃料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对人体的致肺癌危险度和不同粒径颗粒物上多环芳烃在人体呼吸系统的沉积量.结果表明,西藏民居室内0.43~1.1μm粒径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在呼吸系统的沉积量中占了最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对水生植物凤眼莲在净化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及富营养水体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人们在控制凤眼莲种群生长的同时,挖掘和利用凤眼莲资源修复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大气多环芳烃(PAHs)的干湿沉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大气有机污染物的沉降作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沉降为例,使用被动采样器,于珠江三角洲代表性地段(包括香港)系统布设了13个大气干湿沉降采样点,分季节进行了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研究(200104-200204).结果显示,扣除挥发性较高的萘后,珠江三角洲大气中总多环芳烃(∑PAH)的干湿沉降通量在85ng/(m2·d)(香港)和1 114 ng/(m2·d)(广州)之间,平均通量为463 ng/(m2·d).各采样点沉降通量均表现出冬季略高于夏季的特点.主成分分析结果揭示了在区内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水、热因子的不同组合是控制大气PAH干湿沉降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醛类净化法精制工业萘,对醛类试剂进行了筛选,对试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催化剂添加量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甲醛是一种比较好的反应试剂,催化剂A 是一种比较好的无机酸催化剂,当甲醛和催化剂A 用量分别占原料用量的1.5% 时,可以得到结晶点为79.70℃,萘含量w naph= 0.996 的一级精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马缨丹(Lantana camara)果实水提液对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缨丹鲜果水提物对水葫芦的健康叶子数、根长、鲜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高浓度(〉100g/L)下4d可使水葫芦整株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莆田市的凤眼莲分布及影响情况进行调查.阐述它所带来的各方面危害,并分析危害产生的成因.结合莆田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生态治理的对策,并建议结合上海市黄浦江凤眼莲综合管理模式,对我市的凤眼莲展开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浓硫酸滴加到萘中生成β-萘磺酸,在甲酸作用下合成出聚萘磺酸盐,并对它们的结构性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萘磺酸盐是一种优良的高效减水剂,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合成出具有20%-30%减水率的高效减水剂,另外发现合成条件对建筑土的净浆流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校正和预测,不经分离同时测定了混合体系中的萘,1-甲基萘和蒽。萘,1-甲基萘和蒽的浓度分别在0~28mg/L,0~40mg/L和0~40mg/L的浓度范围服从比耳定律。对合成样品中这三种组分进行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对联苯、萘和1-甲基萘的混合体系的测定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校正和预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不经分离同时测定三种组分的含量,对合成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在RHF/6 31G 和B3LYP/6 31G 水平下优化了3,6 二甲氧基环丙基萘(MOCPN)的平均几何构型,用B3LYP/6 31G 方法计算了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并用GIAO分别在B3LYP/6 31G 、B3LYP/6 311G 和B3LYP/6 311 G 水平对该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萘-硫茚的固液平衡采用溶剂精馏可得到度〉99.0%的精萘,结晶点约79.3℃,符合国家二级精萘标准;如果再经1-2次重结晶过程,可达到国家一级精萘标准;采用反应精馏,加入cc-601添加剂,可得到纯度大于99.6%的精萘,符合国家一级精萘标准。 相似文献
19.
酚类化合物酶处理反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酚和氯酚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特征。根据酶反应动力学特征判断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酚和氯酚氧化耦合反应属于乒乓双双反应机制。阐明了H2O2抑制机理,测定了酶反应中H2O2抑制的动力学参数。通过测定不同底物酶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比较了取代基数目及取代位置对酶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膜分离技术处理含氰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处理含氰废水主要使用四效蒸发和焚烧的方法,此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焚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CO2和氮氧化物对环境同样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本文采用膜分离技术,发展出一条处理丙烯腈装置含氰废水的新工艺、新方法。我们根据膜分离过程的不同特点,结合含氰废水的特点,利用超滤和反渗透两种膜分离过程来处理丙烯腈装置的含氰废水。丙烯腈装置所产生的含氰废水中氰根浓度一般在0.3‰~0.4‰之间,COD一般在4000mg/l~5000mg/l,而装置外排废水中氰根的允许浓度是CN-〈0.005‰,COD〈1500mg/l。通过试验,利用一级超滤和两级反渗透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外排废水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