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矮杨梅的光合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矮杨梅的光合作用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 ,当光照强度达到 12 0 0lx时 ,矮杨梅叶子的希尔反应活力达到最大值 ,叶绿素含量为 30 0 μmol·m-2 ,但叶绿素a/b值只有 1 14 ,比一般阳地植物低 ,表明其耐荫性强。  相似文献   

2.
叶绿素和金属叶绿素衍生物是一类具有荧光特性的化合物.对其荧光性规律及与金属影响植物光和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光合作用中的应用,为深入研究重金属及稀土金属离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它能帮助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氧气。叶绿体中含有一种色素——叶1绿素,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主要物质。叶绿素是绿色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商业运输和旅游活动扩大了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候变化增加了病虫害的爆发频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光合作用是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重要途径,也影响人类粮食生产.病虫害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采食植物的光和器官,减少了植物的光合能力.另一方面,病虫害侵染后植物的生理参数发生变化(如影响植物体中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与b的比值、气孔导度和细胞内的CO2浓度),进而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病虫害对植物光合生理和光合作用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七彩万花筒     
《小学科技》2013,(6):10-11
绿叶海蛞蝓属海洋软体动物,是海蜗牛的一种。它体型娇小,仅长1~3厘米,没有贝壳。它体内有大量的叶绿素,看上去就像一片鲜绿的叶子。它喜欢吃一种绿藻,通过绿藻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得到自身生长所需的能量。它一生只进食一次,随后仅靠阳  相似文献   

6.
农学家通过潜心研究和反复应用后认为,未来的农业将是彩色的。他们的研究表明,植物叶子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素对太阳光线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红光、蓝光、紫光吸收较多,绿光吸收最少,并且不同颜色的光线,对不同的作物作用也不相同。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选用有色光或有色薄膜,就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覆盖红色薄膜培育的棉苗,棉苗增高,茎粗,根多,叶大,生长健壮,病害少。移栽到大田后,棉株粗壮,单铃重,不早衰,棉绒长,可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小麦在红光照射下或迟播后覆盖红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或许,你会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它们含有叶绿素。为什么动物能进行新陈代谢?你可能这样解释,许多动物进行新陈代谢需要氧,它们的血液中有能输送氧的血红蛋白。你说得没错。但是,你想过为什么叶绿素能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血红蛋白能输送氧吗?许久以前,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但当时谁也无法回答。现代科学技术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叶绿素和血红素(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主要稳定结构)都是卟啉。  相似文献   

8.
秋天到了,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由绿转黄,枫树的叶子甚至变成了美丽的红色,成为人们争相观赏的佳景。叶子变黄、变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相似文献   

9.
A:一谈到植物的颜色,首先在脑海里反应出来的都是绿色。这全都是叶片中的叶绿素搞的小把戏。植物叶片中负责吸收光能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只会捕获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只会捕获蓝光,而那些无人问津的绿光就被叶片反射回来,或者透射过去。在温带地区,一到秋天,很多绿色的叶子都会变黄,枫树和黄栌的叶子甚至变成了火红。  相似文献   

10.
一、太阳的生理辐射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众所周知,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植物的叶绿素与太阳光的怍用,将空气中的 CO_2和来自土壤中的水分及养料,合成为生物有机质——碳水化合物,并将太阳光能转化为有机能贮藏在有机物中。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活体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和原理,报道了盐胁迫下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变化,说明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是研究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内部探针,据此可进一步阐明植物胁迫伤害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英国威尔士草地和环境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小组发现了一种基因发生变异的草,这种草中破坏叶绿素的酶由于基因变异而消失,因而它可以四季常青.通常绿色植物在秋天时这种酶就发生作用,破坏使这些植物保持绿色的叶绿素,使它们无法发生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植物的叶子变黄死亡.科学家将这种草中变异了的基因移植到其他草中,其他草也能四季常青.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保持运动场、公园等地的草地四季常青外,还可使畜牧业受益,因为青草的营养比干草要高得多.  相似文献   

13.
叶绿素a作为绿色植物中普遍存在的色素,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但不是唯一物质。从对类囊体膜集光系统的研究发现,只有少量叶绿素a分子作为反应中心。而大量的叶绿素a分子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分子组成集光系统。基于这一点,人们将类脂、液晶物质和胡萝卜素等物质加入到纯的叶绿素a中,以研究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本实验根据叶绿素a纯化过程,取各种纯度的中间产品制成光伏电池,观察到叶绿素a纯度在50%~90%范围内对光伏电池的影响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14.
活体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及其在植物抗生理研究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活体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和原理,报道了盐胁迫下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变化,说明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渖研究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内部探针,据此可进一步阐明植物胁迫伤害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叶绿素是水稻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之一。为了研究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捕光色素分子的内禀特性与饱和光强的关系,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量了6个水稻品种的光响应曲线,并利用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水稻品种的饱和光强只与植物捕光色素分子的物理参数如本征光能吸收截面、激子传递到光反应中心的速率(kp)、热耗散速率(kD)和激发态的平均寿命(?)等有关,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导,美国科学家认为利用白化植物可作除草剂。所谓白化植物就是外表上正常,但会产生没有叶绿素后代的植物。这种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只能活到种子中养料耗尽,最后终将死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史密斯推测,由亲本  相似文献   

17.
植物的色彩不如动物的那样复杂,所以要说明也不那么困难。叶子颜色的变化较少,很多情况下均可用叶绿素这种特殊的色素来解释。叶绿素使植物带上绿色。但是佐尔比等人最近的研究表明,叶绿素不是单纯的绿的色素,而是由产生蓝色至黄色和橙色的至少7种显然不同的物质构成。这些物质在叶绿素中的比例因植物而异,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化学反应。而  相似文献   

18.
邢艳兰 《少儿科技》2023,(12):32-33
<正>自然界的植物有假的吗?当然没有!本文中的“假”是“像”的意思,如假杜鹃就是像杜鹃的植物。球果假沙晶兰球果假沙晶兰洁白通透,是杜鹃花科假沙晶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球果假沙晶兰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植株独立,不是寄生植物。那么,它不进行光合作用,怎么生长呢?它靠菌根提供营养以生长。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概述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绿素含量、类囊体膜PSⅠ、PSⅡ电子传递活性、希尔反应活力以及光合产物输配等植物光合作用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分析了光合作用与半导体激光照明、植物增产的关系.得出太阳光子与叶绿素a的量子频率相匹配的结论,并验证了半导体激光植物灯在大田种植与设施农业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比较正常光照与半导体激光照射下的植物生长情况,可以得出半导体激光光子与太阳光子的光质高度相近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