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提高差分演化算法收敛速度的方法.这种新的演化优化方法将全体参量分为两个组群,即同化组群和进化组群.对不同的组群进行不同的处理以产生下一代,在每一代中,进化组群中最好的成员将有幸加入同化组群,取代同化组群中表现最差的成员.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新的改进提高了DE优化算法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2.
该文利用矩阵Hadamard乘积,提出了一类新型控制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包括系统关联直接调节与传统反馈控制在内的系统关联结构补偿问题.在该模型下,控制设计问题可归结为一个包含Hadamard矩阵乘积的双线性矩阵不等式可解性问题.这种新的控制模型在许多实际领域,尤其是在应急控制中的阻隔控制问题的研究中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将最优脉冲控制原理应用到具有脉冲接种的SIR传染病模型,使治疗费用和接种费用最省,并给出求最优接种量和最优接种周期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类媒体宣传影响下的脉冲控制双菌株SIR传染病模型.把脉冲控制策略应用于双菌株SIR传染病模型,分析了该模型无病周期解的稳定性,得到了疾病一致持续生存的充分性条件.  相似文献   

5.
根据传染病动力学原理,考虑到传染病的发生,人们将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建立了基于Logistic增长和心理作用的SIR传染病模型.综合利用常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和极限系统理论,分别获得了该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心理作用的积极影响,能够将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加上有效的治疗措施,甚至能够加快疾病的绝灭.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传染病传播问题研究的深入,研究中常用的传染病传播模型也越来越接近于现实世界.复杂网络视角下的传播模型,考虑了复杂动态的人际关系,能够更好的刻画传染病传播问题.依据传染病的生物学特征和人类社会关系网络的一般属性,本文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在适应性网络中加入了潜伏期和"随机重连"机制,提出动态社会网络中的传染病传播模型,并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具有代表性的病毒——HIV病毒为例,阐述了该模型在动态社会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仓室建模的思想建立了偏微分方程组描述的SIR传染病模型.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研究了2个最优接种问题,借助泛函分析的知识证明了上述2个最优接种问题的最优接种策略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淄博市张博路附线专项规划及重要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入研究,力求探讨出适合于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规划方法,提出分层控制的方法,以达到控制区间路两侧用地的规划建设、保护城区之间的基本农田的目的,从而实现组群式城市区间路特有风貌。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宿主以出访者形式在斑块间迁徙对媒介宿主传染病传播的影响,该文建立了两斑块媒介-宿主传染病传播模型.通过分析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给出了传染病基本再生数的表达式.利用微分方程和一致持续生存理论,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小于1时无病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否则系统的无病平衡点是不稳定的,且系统是一致持续生存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适当控制区域间的宿主出访可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在实地调查和文献考释基础上,探讨福州琴江村水师旗营建筑遗存的建筑组群.从4个层面:选址、建筑类型与分布、街巷节点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分析琴江水师旗营建筑遗存的组群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用广义模型描述被控过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极点配置最优预报自校正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兼有PID和自校正,以及克服时滞的最优预报器的特点。计算机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对具有未知或时变分数时滞系统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单输入时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二次最优控制问题(LQR)。将所研究的带输入时滞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不带时滞的问题,一个动态的离散时间系统最优控制问题转化成了一个静态的数学规划模型,并运用2种方法成功推导出系统的最优控制输入序列;以数值算例进行仿真,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李慧  邵荃  于文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8):8025-8030
为研究航班延误引发的旅客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策略,本文建立旅客满意度动力学模型与延误服务价值评估模型,设计交互式问卷刻画不同种类旅客的服务效果调节因子,并设计实验定量模拟各类旅客群体在面对不同处置措施组合时的满意度变化,分析各项延误服务的价值,确定不同延误时间内航空公司与机场的最佳处置策略组合,实现了该模型从理论到实际的映射。仿真结果表明,随延误时间的增加,不同处置策略会带来不同控制效果,因此合理的处置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旅客满意度,防控旅客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闫盖  方明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0):4226-4230
以车辆非线性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系统时滞瞬时最优控制动力学特性.首先以立方多项式模型描述非线性特性,建立含控制回路时滞的车辆非线性悬架系统动力学方程;然后通过状态变换处理系统时滞,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和龙格库塔法设计了时滞瞬时最优控制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系统在确定性激励下和随机激励下的状态输出响应.结果表明,时滞瞬时最优控制律可以保证系统稳定,优化控制权重矩阵可以获得更好的减振性能,且为研究将时滞作为控制输入参数奠定了基础,为主动减振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长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随机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网络控制系统中的短时滞、长时滞、均方指数稳定和随机稳定作了定义,完善了长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长时滞网络控制系统在状态反馈下的随机最优控制器,并证明了该最优控制律可使网络控制系统均方指数稳定和随机稳定.最后以不稳定的倒立摆为对象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最优控制器来补偿网络化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到执行器之间的随机时延对系统的影响.引入了离散隐马尔可夫模型来预测当前采样周期内控制器到执行器之间的时延,并将这一预测值考虑到最优控制器的设计中以保证系统的均方稳定.仿真实验验证了最优控制器的有效性及其相对于状态反馈控制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滞后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自适应PID控制,采用优化背景值和初始条件的改进GM(1,1)模型作为预测模型,用预测结果代替被控对象测量值,克服了大滞后系统控制效果不能及时反馈的不足,并将二次型性能指标引入到PID控制器的整定过程中,按照性能指标的负梯度方向修改加权系数,实现了自适应PID的最优控制。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大滞后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纯延迟对象,给出了仿人智能控制器的基本算法及MATLAB仿真模型,并与传统控制策略(最优PID控制)进行对比仿真研究;对比仿真分析表明,仿人智能控制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小、鲁棒性好等优点,对大纯滞后对象具有极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首先建立了发车频率、信号周期与不同落点数目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落点数目对信号优先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落点数目为1或2即发车频率与信号周期或1/2信号周期成整数倍关系时,信号优先较易实现,且优先策略对社会车辆的影响较小.针对落点为1的情形,以公交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研究了落点最优位置模型和多申请下的优先控制模型.对落点为2的情形,提出了调整绿信比和设置重复绿灯相位的控制方法.应用Vissim进行的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在降低公交车均延误和车头时距波动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能够较好地处理多申请下的信号优先.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于轨道不平顺谱的最优控制及包括轮轴间时延的预瞄控制算法,设计了整车的主动悬挂控制规律,对铁道车辆弹性车体垂向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轨道谱的预瞄控制算法在控制输出力及抑制车体的振动效果方面要略优于单纯基于轨道谱的最优控制算法;基于轨道谱的最优控制可以改善轨道至弹性车体中部的加速度传递率,在控制车体刚体振动的同时,也能抑制车体的整体弹性振动;最优控制算法对车体系统的低频振动及车体弹性一阶垂向弯曲振动控制作用明显,而对车体高频振动基本无抑制作用,据此可以帮助选择助动器的响应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