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辽盆地演化过程中主要受古太平洋板块(〉75Ma)与太平洋板块的影响。根据火山岩年龄分布可以看出松辽盆地演化过程中经过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山这三个大的构造旋回。在白垩纪以前,根据库拉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速率及方向变化,结合盆地地层充填特征,认为盆地演化分为六个阶段:基底拼合褶皱期、初始裂陷期、裂陷阶段、坳陷阶段、构造反转阶段、新生代小幅度伸展断陷阶段。  相似文献   

2.
《安徽科技》2008,(6):12-12
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块大,有的块小。大的板块有6个,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经科学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以下3个。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东北部地处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南与中朝板块相邻。元古代—古生代期间历经西伯利亚板块的向南增生、地体拼贴、“中东亚洋”关闭和西伯利亚-中朝板块的对接碰撞形成统一欧亚板块等一系列构造事件,形成规模巨大的兴安-内蒙古地槽褶皱系(大陆边缘造山带)。中新生代主要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影响,表现为陆内造山作用,形成三种性质不同的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4.
论述环太平洋弧形山系的一些主要特征,并从二种类型的板块俯冲——造山作用、太平洋板块的演化进程探讨了环洋山系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北太平洋地震层析剖面及地球动力学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日本海沟-长白山-东乌珠穆沁旗的地震层析成像剖面,显示了太平洋板块俯冲板片的形貌特征和长白山、大兴安岭下方的岩石圈结构特征,表明太平洋板块以26°倾角俯冲到660 km之后明显下插,在其西侧伴有一显著低速的热上涌体,不存在俯冲板块继续向西深入的迹象.根据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及俯冲作用引起岩浆活动的时间差,可认为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无直接的成因联系.同时还强调地震层析剖面反映的是现存的深部结构,它可以保留某些中生代的岩石圈结构特征,据此可推测华北中生代岩浆的演化与大陆板块内软流圈上涌体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系统阐述了板块运动动力学的主要方面,首次提出了板块聚合-离散的银河年周期律,强调板块运动是内生和外生双重动力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用非线性多元动态方程进行刻划。  相似文献   

7.
利用USArray的远震记录资料, 对1万多条地震记录的SS前驱波进行共反射点叠加分析(叠加范围是半径为5°的球冠), 得到纳斯卡板块南部及南美板块西部(120°W—60°W, 30°S—5°N)上地幔间断面的起伏形态。由于数据很好地覆盖了研究区域, 叠加范围更小, 因此比以往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在Galapagos, Easter和 San Felix这3个热点下方观测到的间断面起伏形态符合地幔深部存在高温异常的假设。还观测到: 在东太平洋洋隆南段下方, 410 km间断面深度增加; 在俯冲带下方, 410 km和 660 km间断面深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与相邻褶被带的区域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新地质资料,塔里木盆地和周边褶皱带的区域构造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1)前震旦纪:“古新疆克拉通”的形成;(2)震旦纪一中泥盆世:“古南天山洋”的开合和“新疆克拉通板块”的重新拼合;(3)晚泥盆世-三叠纪:“新疆克拉通板块”的局部裂解与拼贴,“新天山洋”的开与合;(4)侏罗纪-第四纪:冈底斯地块北向碰撞,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区域构造格局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按 D·G·Howell 等人关于地体的定义,将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划分为三个地体。初步研究认为,上述二板块的碰接,实质上是先行拼贴于该两大陆边缘的诸地体间的再拼贴。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地质效应中,主要的构造效应有:体间滑动、层间滑动、热构造事件以及叠缩作用等。  相似文献   

10.
沈亮 《大自然》2011,(4):18-20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独特地理单元,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自大约500万年前的上新世以来,在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下,青藏高原先后数次隆升,如今最高峰海拔已达8844.43米,成为全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形成时间最短的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