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7月16日,现任副主席马美九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成为这个百年老党的新掌门。中国国民党前身为中国同盟会,由孙中山先生在1893年建立的兴中会基础上于1904年创立,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1012年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孙中山晚年在中共帮助下再次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北伐奠定了基础。1938年3月,蒋介石被推举为国民党总裁。在此之前,国民党中常会党主席由胡汉民和汪精卫担任,但实权一直掌握在蒋介石手中。面对日本侵略威胁,国共在1936年西安事变后实现第二次合作,取得八年抗日战争胜利。但国民党顽固派重新挑起内战。1949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蒋介石连任总裁至1975年4月去世。蒋介石去世后,国民党废除“总裁”制,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蒋经国连任至1988年1月去世。在任期间大力发展经济,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晚年开放党禁、停止戒严、部分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其后由李登辉继任至2000年3月,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失败,李登辉被迫下台,后因其台独立场被国民党开除出党。2000年8月18日,连战正式当选为国民党主席,直至被马英九接替。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引入瞩目的一件大事。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了要求抗日救国,停止内战,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一日于西安对蒋介石发动了“兵谏”。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采取了坚决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和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的正确方针。经宋子文、宋美龄为代表的蒋介石一方,张学良、杨虎城爱国将领一  相似文献   

3.
浅谈邓演达反帝反蒋的政治主张孙平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小资产阶级革命家。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在武汉背叛革命,邓演达面对这一急变,写了《告别国民党的同志们》等文章,义正辞严地谴责蒋汪...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将领宋哲元,在华北事变中对日妥协,是其苦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为保存实力而被迫采取的一项权宜之计。宋哲元具有民族气节。随着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宋哲元对日态度渐趋强硬,终于再度走上民族抗日的战场。对宋哲元这一时期的功过是非,应予以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南京的王家湾,有一座抗日烈士公墓,里面不仅埋葬有在抗日空战中牺牲的国民党飞行员和美国志愿队飞行员,还有抗战初期在中国的蓝天洒下碧血的苏联飞行员。苏联的四个战斗机大队和两个轰炸机大队,共400架飞机是1937年秋应蒋介石呼吁来华作战的。当时国民党空军经过在宁沪一带与日本强大空军拼搏后,几乎丧失了作战能力。说起来,国民党空军本来就十分弱小。1932年在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才重视空  相似文献   

6.
近期,台湾岛内政局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国亲合并”梦碎,政治仇敌握手,“扁宋会”提前上演,“连宋会”一再推迟,国民党内“马王权力之争”白热化,台湾政坛正在酝酿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理党务案”上向蒋介石的妥协退让,客观上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把革命打入血泊中提供了条件,面对这一结果,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的代表应负主要的领导责任。因为,妥协符合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当时的对华政策,所以“整理党务案”的大多数内容都很容易地得到了共产国际和鲍罗廷的认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共产国际代表错误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阶级状况,过高估计了国民党和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力量,而对中共和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则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8.
略论南昌“五二一”斗争特点许静一九四七年,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现了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南昌亦不例外,五月二十一日出现了以国立中正大学学生为主体的“五二一”斗争。是日,中正大学近千名学生,为改变学习及生活条件,挽救教育危机,...  相似文献   

9.
辽沈战役中,卫立煌采取与蒋介石不合作的军事态度,蒋介石的锦州战略无法实施。卫立煌的军事行为,使解放军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得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卫与蒋的军事分歧,实际上是卫的“合法”政治斗争。他早对蒋介石不满。抗战期间与八路军接触,已对中共有所了解。国民党制造的“克山惨案”,使他震怒。抗战后,他反对内战。1947年,他通过汪德昭向中共表示,“我决心站到人民一边,和有关方面进行军事的、政治的及其他的一切配合。”他在东北战区的一系列行为,是对自己政治承诺的具体实现。辽沈战役后,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他所选择的政治道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伟大义举。它的和平解决,不仅是时局转变的枢纽,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转折点。国民党在事变发生后,各界虽反应不一,但其所作所为客观上有利于事变的和平解决。正是由于国民党各界的表现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西安事变才得以迅速和平解决。一、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基础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举行“兵谏”的目的隽5巨蒋抗日,所以张杨在“兵谏”过程中反复强调的是蒋介石的安全,“千万不要把委员长打死了,万不得已时,只能把他的腿打伤”…  相似文献   

11.
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伟大义举。它的和平解决,不仅是时局转变的枢纽,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转折点。国民党在事变发生后,各界虽反应不一,但其所作所为客观上有利于事变的和平解决。正是由于国民党各界的表现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西安事变才得以迅速和平解决。一、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基础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举行“兵谏”的目的隽5巨蒋抗日,所以张杨在“兵谏”过程中反复强调的是蒋介石的安全,“千万不要把委员长打死了,万不得已时,只能把他的腿打伤”…  相似文献   

12.
陈诚发迹史     
民国一代,陈诚是一位值得重视、值得重新认识的历史人物。他从1922年保定军校毕业以来,大革命时期,以英勇善战而崭露头角;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崛起为军界强人,陈诚军事集团旋成为蒋介石赖以维护统治的军事支柱;抗日战争时期,参预和领导了驰名中外的“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在正面抗战的战场上,陈诚为抗战事业,写下了威武雄壮的一页。周恩来曾对名记者斯诺说过,在国民党营垒中,陈诚是位“比较高明的战术家”,  相似文献   

13.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理党务案”上向蒋介石的妥协退让,客观上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把革命打入血泊中提供了条件,面对这一结果,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的代表应负主要的领导责任。因为,妥协符合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当时的对华政策,所以“整理党务案”的大多数内容都很容易地得到了共产国际和鲍罗廷的认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共产国际代表错误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阶段状况,过高估计了国民党和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力量,而对中共和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则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一、“我带他们到陕北打游击去”一九三九年,我国抗日战争进入了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自国民政府全部迁到重庆以后,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紧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罪恶活动。他们调动装备精良的蒋介石嫡系胡宗南部队包围陕甘宁边区;在各个战区的前方和后方,到处制造摩擦;他们颁布了《防止异党活动办法》、秘密发布了《共党问题处理办法》。接着到处叫嚣“限共,溶共,反共”,特务横行,狐鬼满路,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反共的恶浪! 其实,蒋介石反动派自成立政治部第三厅之日起,就想笼络住这些爱国进步人士,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汪伪集团之所以叛国投敌,一是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悍攻势所吓倒,在日本政治诱降下,堕落成了没有脊粱的民族败类。二是由于在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纷争中。汪精卫等处处受到蒋介石的排挤、倾轧,促使汪氏“弃蒋投日”。汪伪集团的组织成分很复杂,既有寡廉鲜耻,丧失国格的国民党达官显贵、投机政客,也网罗了一批堕落文人、失意军人、特务、流氓、恶棍等社会渣滓。  相似文献   

16.
<正>7月19日,国民党全代会全体鼓掌通过洪秀柱代表国民党参选2016年台湾领导人提案,纷扰多时的国民党提名之争最终尘埃落定,2016年台湾领导人选举毫无悬念地成为两个女人之争。一时间,"一柱擎蓝天"、"实心柱"爆炒"空心菜"成为舆论焦点。A咖怯战,洪"由砖变玉"洪秀柱最初表态参与党内初选,本意是希望"抛砖引玉",逼出党内"大咖"出征,以赢得明年选举,最  相似文献   

17.
1925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将驻扎在广东的各支军队统一改称国民革命军,并颁布施行党代表制度。在各军编组过程中,国民党中央单纯依靠军事手段解决内部矛盾,并极力扶持蒋介石,企图以蒋介石个人的力量实现对国民革命军的控制。蒋介石为取得最高领导的地位,采取了与各军妥协的方式,削弱党代表制度,背离国民党以党制军的初衷;从而使国民党丧失了对国民革命军的控制,国民革命军也失去了一种可以实现军政、军令统一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浅析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原因程素卿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中国工农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两年艰难的跋涉,红军突破了国民党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  相似文献   

19.
1949年,阎锡山逃离太原,先是周旋于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充当协调人,后来又于当年6月出任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最后一任"行政院院长"。在这年的日记中,他以一个当事人的眼光记述了国民党败退台湾前的乱象:地方长官或逃或降;蒋介石和李宗仁互相争夺最高统治权;同时,国民党政府财政崩溃、贪污成风,内部人心涣散,政府高官们为了权位完全不顾大局,行政机制陷于瘫痪。阎锡山1949年日记表明:国民党的失败是自身体制内长期积累的矛盾以及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人心尽失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八场话剧《雷电颂》(石慰慈参加编写)是凌鹤戏剧创作生涯中的一部力作。作品以一九四一年前后的重庆为背景,以周恩来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士与反动派的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宏大的场面与人物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当时,国民党统治集团疯狂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一九四一年元月,蒋介石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反动气焰嚣张。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写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警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