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煤中痕量砷和汞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对煤进行四次浸提,根据不同形态砷、汞的溶解度,将煤中砷、汞分为可交换态、硫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砷在煤中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存在,汞在煤中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不同煤种中砷、汞的各种形态的含量分布是不同的.将煤按不同密度分级后,分别测定了各级煤粉中砷、汞含量.砷、汞在密度较大的煤中含量较大,说明砷、汞主要存在于煤中的矿物质中.  相似文献   

2.
煤中痕量砷和汞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对煤进行四次浸提,根据不同形态砷、汞的溶解度、将煤中砷、汞分为可变换态、硫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砷在煤中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存在,汞在煤中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不同煤种中砷、汞的各种形态的含量分布是不同的。将煤按不同密度分级后,分别测定了各级煤粉中砷、汞含量、砷、汞在密度较大的煤中含量较大,说明砷、汞主要存在于煤中的矿物质中。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煤中砷元素对大气造成的污染,采用煤燃烧实验研究了煤燃烧过程中砷的析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燃烧过程中,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煤中砷的释放率逐渐增大,残留到燃煤灰渣中的砷含量逐渐减少。在不同的燃烧温度下,燃煤灰渣量几乎没有改变,煤中砷的释放率却有较大的差异。燃煤排放的飞灰和烟尘以及粉煤灰的裸露堆放是环境砷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介绍了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煤中砷检测过程中从试剂、溶样、显色等操作过程以及对于高砷含量样品的检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对长城窝堡井田煤中砷的含量和赋存状态的研究得出:研究区煤中砷含量较高,算术平均含量高达95.5 mg/kg,远高于中国煤中砷的含量;砷与灰分之间关系不明显,砷主要赋存在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中,有机硫是导致煤中有机结合态砷存在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煤中砷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煤中砷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成因,阐述了煤加工利用过程中砷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消化测定煤和土壤中微量元素砷。用硝酸高压消解,然后用原子荧光仪测定。方法的检出限0.011ng/L,线性范围0~40ng/L,其回收率为90.95~104.25%。该方法简便了煤和土壤中砷的消化和测定,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相似文献   

8.
刘勇 《科技信息》2011,(27):39-39,413
现代社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对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在煤利用过程中的迁移也非常关注,在所有煤中有害微量元素中人们最为关注的包括氟、氯、汞、砷等,这四种元素在煤热解过程中均可以获得较高的挥发性,在燃烧和气化过程中挥发性更高,煤的利用是环境中氟、氯、汞、砷的重要来源。这些元素进入环境后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兰安平  陈朝玉 《科技信息》2010,(25):353-354,336
本文从黔西南高砷煤砷富集的过程进行了热液循环系统方面的研究.峨眉山玄武岩高含砷地质体为煤中的砷提供了物质来源.黔西南研究区厚实的上覆地层辅以峨眉山玄武岩引起的地温梯度增温为形成高砷煤热液循环系统提供了热动力来源,断裂构造发育的地质条件为液体循环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热液循环系统把形成高砷煤的个主要因子联系起来研究,可找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酸性高砷煤废水的形成机制和特点,简要介绍了目前处理酸性含砷废水的几种技术,并针对黔西南独特的岩溶地质特点,探讨用碳酸盐岩处理酸性高砷废水的可行性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理环境下土壤中砷含量及毒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准金属元素,本文根据六种典型土壤中砷的形态和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讨论了不同地理环境下土壤中砷的含量和形态特征,并就砷的毒害与防治对策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土壤砷污染的淋洗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土壤砷污染的现状、来源和危害,介绍和比较了土壤砷污染的修复技术,重点总结和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土壤淋洗法的研究应用,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时需注意的要点及影响结果的因素。多次实验表明,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简单、可行,能取得满意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含砷生铁在电炉熔炼条件下, 加入稀土镁硅铁合金的铸铁中石墨形态特点及砷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砷既有干扰石墨球形成, 诱发水草形、松枝形石墨析出的作用,也有使石墨球更加圆整的作用; 石墨形态的变化还与试样尺寸有关  相似文献   

15.
煤中砷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燃煤是大气中As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地区、不同成煤期、不同成煤环境煤中As的含量差异较大.中国煤中As的平均含量高于世界煤中As的平均值,而低于美国煤.中国燃煤As污染比较严重.本文系统分析了煤中As的含量、分布特征、赋存形态、迁移转化规律、燃煤As排放的控制技术及其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陈国松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1):39-39,42
本文介绍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砷的方法。在过氧化氢溶液及硝酸镍存在下,当达到2700℃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砷的含量。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7.
18.
It is important to research the rules about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rsenic and cadmium by tea plants, which will give us some scientific ideas about how to control the contents of arsenic and cadmium in tea. In this study,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pot trial, we found that mobility of arsenic and cadmium in tea plants was low. Most arsenic and cadmium absorbed were fixed in feeding roots and only small amount was transported to the above-ground parts. Distribution of arsenic and cadmium, based on their concentrations of unit dry matter, in tea plants grown on un-contaminated soil was in the order: feeding roots〉stems=main roots〉old leaves〉young leaves. When tea plants were grown on polluted soils simulated by adding salts of these two metals, feeding roots possibly acted as a buffer and defense, and arsenic and cadmium were transported less to the aboveground parts. The concentration of cadmium in soil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tic rate, transpiration rate and biomass production of tea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