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层间非均质砂层石油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层间非均质砂层石油运移和聚集二维模拟实验证实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各砂层的油水分布范围和油水界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层间非均质性对砂层的油水分布和含油饱和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层间非均质性的存在 ,可以使高渗透率的砂层为好油层 ,而渗透率相对较低的砂层为差油层 ,甚至为水层。当砂层上倾方向不存在封堵条件时 ,存在着使某些砂层含油范围和含油饱和度发生变化的注油速率临界值。若注油速率小于该临界值 ,无论注油量多大 ,该砂层也不能成为含油层 ,只能成为油水同层或水层 ;反之 ,可以成为含油层。当油气沿高渗透砂体和开启性断层从下部进入上部并充注其侧面的储层时 ,由于浮力的作用 ,油气并不一定进入下部渗透率最大的砂层 ,而是优先进入上部渗透率较高的砂层 ,从而出现渗透率较高的砂层含油饱和度最高 (为含油层 ) ,而渗透率最高的砂层含油饱和度反而较低 (为油水层 )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储层压汞实验数据有限,对于非均质性储层来说实验样品的代表性也受到局限。测井是预测储层物性的有效方法,而毛管压力与储层物性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建立起测井与毛管压力的关系,利用已揭示油水界面的钻井资料,建立了非均质油层油水界面的预测方法,即构建了油水界面深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对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8砂层组油层多口见油水井的测井的数据,对该公式进行了标定和应用,实现了对研究区油水分布特征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胜坨油田二区8砂层组油层未被完全水淹的油层主要分布于7、9号断层附近的河口坝的顶部、砂坝侧缘沉积,以及正向微型构造内。整体上,二区沙二段8砂层组油层含油面积大幅度减小,含油面积仅为2.78 km~2,占原含油面积的23%左右,含油区不连片,形成了4个相对孤立的含油区,即2312井区、22137-20160井区、21182-21199井区及2326-25276井区。  相似文献   

3.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效果影响较大。结合测井资料及孔隙度、渗透率、二次解释的隔夹层等资料,从平面、层内、层间三个方面,对萨北开发区北三东西块萨尔图油层组SII10~SII16小层的非均质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小层平面上砂体和物性分布的非均质性,使河道侧翼和相互切叠处可能存在剩余油;层内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达到一定数值时,非均质性较强,剩余油可能存在,且层内夹层发育较多的部位剩余油富集;层间非渗透性隔层及非均质系数大,均会导致剩余油大量分布。该研究为萨北开发区北三东西块油层开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油田生产中储层层间非均质性评价的不确定性,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王23-王27断块为例,应用数理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储层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通过单砂层划分,单砂层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参数计算,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得出该油藏的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为中等非均质性的结论。解决了从不同参数角度出发所得出的评价结果相互矛盾的问题,确立了层间变异系数作为该断块渗透率层间非均质性的重要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揭示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动用条件,在冀东油田非均质性强的不同区块中,通过改进电阻率测试含油饱和度的方法,研究了影响电阻率与含油饱和度对应关系的主要因素,开展了在不同非均质性岩心中水驱后聚合物驱的不同位置含油饱和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渗流速度对饱和水的岩心电阻率曲线影响不大;地层水矿化度对水驱中岩心电阻率影响较大,矿化度从1 629 mg/L增加到3 847 mg/L时,岩心电阻率下降了10~10~2数量级;在矿化度一定条件下,渗透率越低,喉道间彼此连通的概率越小,宏观上的岩心电阻率越高;对于纵向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开采潜力区域为正韵律分布下中渗层的远井地带和低渗层;且随非均质程度的增强,水驱后该区域开采潜力越大;对于纵向非均质油藏水驱后聚合物驱,使高渗层的含油饱和度从0.55~0.58降低到0.28~0.38,使中渗层含油饱和度从0.87降低到0.58~0.63,降低幅度为33.33%~49.09%;使低渗层的含油饱和度从0.92~0.95降低到0.66~0.83,聚合物驱能很好的携带中高渗层的残余油滴,对低渗层远井地带动用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储层沉积特征和非均质性已成为制约边际稠油油藏开发生产的瓶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岩心资料,对乐安油田草4块沙四段储层的沉积特征与非均质性及其对稠油开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草4块沙四段发育两个三级层序,其岩石矿物学特征不同,沉积特征明显不同,含油性也不同;沙四上亚段为滨浅湖滩坝相沉积,而沙四下亚段为近岸水下扇沉积,其控制着95%的储量。储层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61~1.43,突进系数为2.21~5.41,渗透率级差大,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强,平面上非均质性相对较弱。综合评价出了有利的开发层段,其中沙四段4砂层组的3,4小层为有利开发层段,油层分布稳定,连通性好,可采用小井距强化注水面积井网或蒸汽吞吐热采开发,并采取适当的防砂措施。  相似文献   

7.
尕斯油田N2^1油藏南区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尕斯油田N2^1油藏南区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从层间、层内及平面非均质性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层间非均质性相对较弱,层间隔层分布较为稳定,各油组砂层发育情况差别不大.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并且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韵律模式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按照非均质性的强弱,沉积微相依次为: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湾、远砂坝.统计了平面上不同微相砂体的几何形状,并且采用流动单元法综合评价储层的平面羼布特I正  相似文献   

8.
储层沉积特征和非均质性已成为制约边际稠油油藏开发生产的瓶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岩心资料,对乐安油田草4块沙四段储层的沉积特征与非均质性及其对稠油开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草4块沙四段发育两个三级层序,其岩石矿物学特征不同,沉积特征明显不同,含油性也不同;沙四上亚段为滨浅湖滩坝相沉积,而沙四下亚段为近岸水下扇沉积,其控制着95%的储量.储层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61~1.43,突进系数为2.21~5.41,渗透率级差大,层内、层问非均质性强,平面上非均质性相对较弱.综合评价出了有利的开发层段,其中沙四段4砂层组的3,4小层为有利开发层段,油层分布稳定,连通性好,可采用小井距强化注水面积井网或蒸汽吞吐热采开发,并采取适当的防砂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下油水渗流规律和水驱特征分析,结合矿场实践提出了确定油井各产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层驱替特征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油层组、砂岩组等的剩余油分布.这种方法适用于中、高含水期的注水开发油田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的确定,并能够根据地层渗透率的变化修正相渗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油藏数值模拟中相渗数据对地层非均质性适应不足的缺点.经安口沈检1井密闭取心的含油饱和度分析和欢50块两口挖潜井生产实践检验、证明分层驱替特征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是正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尕斯油田N21油藏南区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从层间、层内及平面非均质性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层间非均质性相对较弱,层间隔层分布较为稳定,各油组砂层发育情况差别不大.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并且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韵律模式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按照非均质性的强弱,沉积微相依次为: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湾、远砂坝.统计了平面上不同微相砂体的几何形状,并且采用流动单元法综合评价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利用5A分子筛吸附正烷烃分离正构、异构与环烷烃,大大提高了分析精度。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部分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冷凝回流装置,既提高了样品的回收率,同时也减少了轻烃部分的损失,分离效果很好。详尽地介绍了5A分子筛吸附分离饱和烃的实验方法,对拓展石油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多期叠合盆地的主要特征是盆地经历了多个演化阶段,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和性质。对中国西北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进行了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研究。这两个盆地自塬旦纪以一经历了震旦纪-交替转化,形成了油气来自多源、油气形成多期、油气运移多方向、油气聚集多场所的油气运聚特征。多期叠合盆地有3种基本油气运聚模式;(1)放射状运移、太聚集模式,以柴达木盆地西部环英雄岭构造带为代表,油气运移方向垂直  相似文献   

13.
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期叠合盆地的主要特征是盆地经历了多个演化阶段 ,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和性质。对中国西北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进行了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研究。这两个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等 3个开合旋回 ,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由海向陆的转化和拉张 -挤压的交替转化 ,形成了油气来自多源、油气形成多期、油气运移多方向、油气聚集多场所的油气运聚特征。多期叠合盆地有 3种基本油气运聚模式 :①放射状运移、环状聚集模式 ,以柴达木盆地西部环英雄岭构造带为代表 ,油气运移方向垂直于构造等高线的方向 ;②前陆油气运聚模式 ,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代表 ,油气运移方向平行于造山带挤压应力方向 ;③古生代海相克拉通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油气沿大型断裂带和区域性不整合面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14.
15.
烃类是发动机燃料的主要成分,它的着火过程关系到发动机性能的好坏,作者从化学的链式反应理论研究烃类的着火机理,并用实验的方法对其着火进行了测定,为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末端炔烃与亚铜离子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乙炔亚铜的电子吸收光谱,探讨了末端炔烃和亚酮离子的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稳定性和炔亚铜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末端炔烃的活泼性与介质中氨的含量密切相关,在c(NH3.H2O)/c(Cu^+)摩尔比为270~900的范围内,反应活性最大,易与亚铜离子反应生成炔亚铅,红色乙炔亚铜的组成为CuC≡CCu,它在含有羟胺的氨性介质中很稳定,不受空气中氧的影响,这些结构为利用生成炔亚铜的以应来鉴定混合气中微笑  相似文献   

17.
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地质门限及其控制油气作用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油气在生排运聚成藏过程中须经历生烃、排烃、运烃、聚烃和资源等5个门限。某一确定的油气运聚成藏系统进入任一门限都将损耗一部分烃量。在实际地质条件下,源岩生成的烃量只有超过进入各个门限时损耗烃量之和才能大规模聚成藏,并构成油气勘探的远景区。根据物质平衡原理研究油所生成量和损耗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门限控烃作用及其计算模型。文中阐明了各门限的地质含义、判别标准及其控油  相似文献   

18.
油气藏内烃类再运移及原油性质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气藏形成之后所经历的地史过程中,构造运动使其圈闭条件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油气藏中的烃类发生再运移,从而造成油气藏的破坏一再形成,或者使其遭到彻底破坏。油气藏的变化使烃类的性质也产生变化,如生物降解使用使原油稠化,或地热作用使其发生热裂解而成气。对3种油进行的热裂解成气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地温条件、压力和时间对原油裂解成气均有明显的影响。对克拉玛仪油田和孤岛油田原油中细菌成活情况的检测结果表明,细菌  相似文献   

19.
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地质门限及其控制油气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在生排运聚成藏过程中须经历生烃、排烃、运烃、聚烃和资源等 5个门限。某一确定的油气运聚成藏系统进入任一个门限都将损耗一部分烃量。在实际地质条件下 ,源岩生成的烃量只有超过进入各个门限时损耗烃量之和才能大规模聚集成藏 ,并构成油气勘探的远景区。根据物质平衡原理研究油气生成量和损耗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门限控烃作用及其计算模型。文中阐明了各门限的地质含义、判别标准及其控油气作用机理 ,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