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化讲授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芝 《科技信息》2008,(34):207-207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本科生从2006级起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它所承担的功能就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就必须紧紧围绕这一要求,不断进行教学专题化教学改革,并注重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材与专题化讲授关系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使这门新的课程在整体上达到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在目标上的深度契合点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互补性,使二者可以同向而行、协同发展,应该努力探索可行的、共通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实现它们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以提升彼此的育人效果。《纲要》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对接的途径主要有: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为圆心,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拓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切入点,构建《纲要》课程的校园文化品牌;依托校园景观,拓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它的主要任务不仅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做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地体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讲授,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四门必修课之一,它的主要任务不仅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体会"三个选择",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讲授,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文章论述了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以及培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王丽 《科技咨询导报》2011,(25):186-18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非历史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目的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对于新一代90后大学生而言,如何真正让他们接受和喜欢,最大的挑战就是学生对历史场景的熟悉度及主体参与性。本文针对如上两要素,从场景模拟法探索《纲要》课程的实践创新研究,以提升教学实效,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本科生从2006级起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新的课程,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目标,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不断进行研究、探讨和改革教学方法,是成功施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刘艳霞 《科技信息》2013,(2):308-308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课程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在《纲要》课教学中引入视频教学法,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大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视频教学法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些要点,并遵循相应的步骤,重视视频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本科生从2006级起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新的课程,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目标,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不断进行研究、探讨和改革教学方法,是成功施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进程中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关系十分紧密,红色文化资源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核心内容,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有助于实现该课程的基本宗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应在选择性、计划性、历史性等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必须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将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访谈式教学等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互相融合,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司岩梅 《科技信息》2009,(34):I0117-I0117
全国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大学生对于"三个选择"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牢牢把握中国近现代史主题主线,并且紧密结合热点问题,注重能力的培养,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慧敏 《科技信息》2007,(32):327-3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已经在我院2006级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课,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此同时,它又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我院实施新课程方案的主要经验第一,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落实了中央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现代教育价值,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其教学。长沙素有"山水洲城"、"道南正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潇湘洙泗"、"革命圣地"等美誉,丰富的地下遗址,星罗棋布的地上遗存,浩如烟海的文人遗墨和名胜古迹等,汇成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宝库。若将长沙地方文化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融合,能拉近我校学生与纲要课程的距离,加强和改进我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地方文化资源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青睐,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国建立。然而由于近代以来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显性”与“隐性”教学目标的顾此失彼以及学生实用主义学习观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依旧处于迷失状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积极应对并有所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对待传统文化要全面分析、理性弘扬,要拓宽视野、深化内涵,要言传身教、为人典范,还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重大调整,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高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孙辉 《科技信息》2007,(16):394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治理论课开设是紧紧围绕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形势要求安排的,也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安排的。从2006年起,国家教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均下达了改革后高等教育政治理论课的通知,要求各院校认真执行。现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开设问题和当前政治教员完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需要准备的前提工作谈以下想法。一、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设的过程回顾1、自改革开放以来,本着打牢学生政治思想基础的原则,我国高等教育政治课即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史》…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为更好地完成《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教师应具有三种意识,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多元化教材观的意识、价值引导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摘要:本文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特点与教学目的入手,阐述了灵活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吸引力,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的途径,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史学科的德育渗透远不如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虽然列入德育课程体系,但是忽视了世界史对大学生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涉及到一部分世界史的内容,但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世界历史,这种状况导致了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思维狭窄、视野不开阔、对多元的政治思想文化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背景下,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将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其独特、有效的教学途径。该文分析了"纲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了通过"纲要"教学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爱国主义史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教材。只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才能把课讲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