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美国产LI-60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对库布齐沙地植被建群种油蒿和其它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蒿等几种天然沙生植物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不同的特征,即油蒿等几种天然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午休现象,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蒸腾作用却无明显的午休现象,并且不同沙生植物蒸腾速率差异很大.油蒿表现最大蒸腾作用的时间在8月份,较地上生物量的高峰期提前一个月左右.沙生植物蒸腾作用受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气温是影响油蒿蒸腾作用的主导因子.油蒿蒸腾速率(Tr)和主要环境因子-气温(AT)、有效光辐射(PAR)和大气相对湿度(RH)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Tr=-543.49+0.048RAR+4.138RH+23.447AT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两种沙棘水分生理生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东端,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沙棘作为一种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土保持灌木树种,在该流域有广泛的人工种植.2002年,在自然条件下,对皇甫川流域海子塔水土保持实验站内的中国沙棘和引进种俄罗斯大果沙棘的蒸腾耗水特征应用LI-l600稳态气孔计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植物蒸腾速率大小是植物自身特征和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因子的变化均可影响蒸腾速率的大小;中国沙棘蒸腾速率日变化波动较大,季节变化也大于大果沙棘,说明中国沙棘对环境因子的敏感度大于大果沙棘.  相似文献   

3.
4种常见双子叶植物蒸腾作用与叶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种常见双子叶植物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与气温以及叶温日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海棠的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夹竹桃的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月季和海桐花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无峰型曲线,一天当中始终处于下降的趋势.(2)4种植物午后蒸腾速率随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都呈现出随气温下降而下降的趋势;但从8:00到14:00,4种植物的蒸腾速率的变化不同.(3)海棠有效的蒸腾作用使其叶温在大部分时间低于气温;夹竹桃的蒸腾“午降”,使其叶温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高于气温;月季和海桐花持续降低的蒸腾速率导致它们的叶温在大部分时间高于气温.  相似文献   

4.
赤枝栲的蒸腾特性与生态因子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福建小湖赤枝栲林中定点定位观测,研究赤枝栲林的蒸腾强度日变化,季节变化及影响蒸腾强度的生态因子.得出了赤枝栲的蒸腾系数为123.72g,年蒸腾耗水量965.73mm;赤枝栲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双峰形曲线,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与环境因子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5.
库布齐沙地油蒿蒸腾作用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美国产L1-6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对库布齐沙地植被建种种油蒿和其它几种主要沙生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蒿等几种天然沙生植物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不同的特征,即油蒿等几种天然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午休现象,而羊柴等几种栽培植物蒸腾作用却无明显的午休现象,并且不同沙生植物蒸腾速率差异很大。油蒿表现最大蒸腾作用的时间在8月份,较地上生物量的高峰期提前一个月左右,沙生植物蒸  相似文献   

6.
多浆荒漠植物与中生植物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旱生植物沙拐枣、梭梭和中生植物杨树、沙枣在干旱胁迫下的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4种植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并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其中中生植物沙枣、杨树的水分亏缺日变化表现为大起大落.梭梭的水势低于其他3种植物,低水势有利于植物从土壤吸收水分,增强植物抗旱性.沙枣、沙拐枣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分别为双峰型和单峰型,而梭梭和杨树表现为平缓型.4种植物在整个蒸腾速率日变化过程中,环境因子起主导作用.4种植物的水分利用率日平均值依次为沙拐枣>沙枣>梭梭>杨树.沙拐枣比梭梭能更有效地利用水分,尽管梭梭的水分利用效率低于沙拐枣,但其具有较低的水势和蒸腾速率,具有很强的水分吸收和减少水分丧失的能力,因此,相对而言也适宜在干旱的沙漠生境中生存.尽管沙枣的水分利用率较高,但因其具有较高的蒸腾和较大的叶面积,因此更适合于水分较好的荒漠生境,是主要的防护林树种.  相似文献   

7.
库布其沙漠几种植物的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北缘试验地4种沙生植物(沙米、苦豆子、油蒿、沙柳)连体叶片的光合、蒸腾速率及相应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沙柳和沙米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而且沙米对高温、低湿和强光的耐受性比其他3种植物强;气孔的开张程度与湿度的关系更密切,且叶内外水气压差是气孔导度变化的主导因子;4种植物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沙米的蒸腾速率要高于其他3种植物,属于高蒸腾植物;苦豆子水分利用效率较低,沙米居中,油蒿和沙柳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油蒿和沙柳在该地区生产力较高;油蒿对干旱环境的反应要比其他3种植物敏感.  相似文献   

8.
沙柳幼苗光合、蒸腾强度日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昌汗淖实验场不同处理条件下沙柳幼苗的光合、蒸腾强度的日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固体水处理的幼苗光合及蒸腾日进程曲线呈单峰型,曲线变化缓慢,对照呈双峰型,曲线变化较快;施丰乐肥效较高,用其浸根后的沙柳幼苗生长旺盛,光合、蒸腾峰值最大;柴草覆盖对沙柳幼苗的光合、蒸腾强度影响不大;气温、光照等气象因子,以及叶温、气孔导度等植物因素与蒸腾、光合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水分的含量也影响蒸腾作用,使加固体水的沙柳幼苗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红壤坡地自然恢复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循环的生理生态机制,采用Licor-6400(LICOR Lincoln USA)便携式光合仪对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自然恢复生态系统中重要树种黄檀不同部位叶片的蒸腾速率以及主要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黄檀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估算了其水分利用效率,并对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与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蒸腾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同一生长季节不同部位叶片蒸腾速率的大小不同,6月下旬晴天,蒸腾速率大小排序依次为上层叶、中层叶和下层叶;(b)黄檀蒸腾作用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随着叶片部位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黄檀蒸腾速率与气温、叶温、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c)黄檀上层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出现在14:00左右,中、下层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都呈现双峰曲线,且各层叶片最大水分利用效率都出现在10:0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次称重法”测定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ee et level)Cheng et L K Fu)换叶期蒸腾强度日变化、月变化,同步定点定位测定生态因子的变化,运用一元线性回归、多元回归分析蒸腾强度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蒸腾强度日进程呈现早晚低、中午高的曲线,3月与4月为双峰,5月为单峰,即从3月到5月经历由轻蒸腾午休型到非蒸腾午休型的转变;蒸腾作用受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与光照强度和气温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其中光照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气温和湿度;不同月份的蒸腾强度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引起这种差异的主导生态因子是气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径级急尖长苞冷杉个体蒸腾耗水规律,并分析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明确西藏亚高山区林木生长规律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应用树干液流测定系统在西藏色季拉山天然急尖长苞冷杉林内对8株不同径级急尖长苞冷杉个体进行蒸腾耗水的连续测定,并同步监测5个气象因子。结果 急尖长苞冷杉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7月、8月和9月8株样木平均液流速率分别为137.09、142.71和184.43 g/h,日活动时间为10:00—22:00,其峰值出现在16:00左右。急尖长苞冷杉树干蒸腾耗水速率与大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饱和水汽压差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湿度极显著负相关,与风速无关;蒸腾耗水与各因子相关系数绝对值排序为大气湿度>大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急尖长苞冷杉边材面积和日蒸腾耗水量均与胸径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决定系数分别为0.999和0.937。结论 急尖长苞冷杉蒸腾耗水日变化呈“N”形变化,受大气温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等环境因子影响显著;随胸径增加,单株日蒸腾耗水量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12.
The transpi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marind artificial forest in the arid-hot valleys of Jinshajiang River, Yunnan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the transpiration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tamarind leaf and the related envi- ronmental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piration of the tamarind in the clear sky had the close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and air temperatur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tmosphere moisture i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The daily change tendency of the transpiration rate was the similar with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the transpiration had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tomatal conductance. The transpiration rate of tamarind was highest in the rainy season of June and July and was relatively low in the drought season of March and April. The transpiration water consumption in rainy season of June and July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drought season of March and April. It fully suggested that the tamarind showed very good drought resistance and adaptability to the arid-hot valleys of Yunnan .  相似文献   

13.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准噶尔盆地荒漠区典型短命植物---狭果鹤虱(Lappulasemiglabra)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特征以及光强和CO2响应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狭果鹤虱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生长中后期均是双峰型,而蒸腾速率日变化则是单峰型,属于非蒸腾午休型,生长中期净光合速率为生长后期的2倍;表观量子效率为0.0691,羧化效率为0.0541,与暖温带其他植物相比,狭果鹤虱对低光强和低摩尔分数的CO2有较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九寨沟针阔混交林的夜间液流及其分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测定九寨沟针阔混交林3个主要树种2013年的树干液流密度, 分析各树种夜间液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夜间茎干补水与夜间蒸腾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 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和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的夜间液流占全天液流比例多为0~30%,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多为0~25%, 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 夜间液流占比会超过40%; 生长季各树种夜间液流占比均呈“U”型变化, 生长季初期和末期较高, 生长季中期较低; 典型晴天内, 各树种夜间液流密度均与饱和水汽压差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5), 表明夜间茎干补水和夜间蒸腾同时发生; 红桦、茶条槭和油松的夜间茎干补水和蒸腾分别占夜间液流活动的80.7%和19.3%, 81.4%和18.6%, 63.9%和 36.1%。  相似文献   

15.
因地制宜地建设各种类型的复合农林业系统是山 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根据多年的调查情况,划分了广西山地复合农业林业系统的类型 并分析了每一类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不同尺度林木蒸腾耗水测算方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林木蒸腾耗水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通过回顾林木蒸发散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树木蒸腾耗水研究的发展进程,并从枝叶、单木、林分和区域(流域)4个尺度上,综合评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林木蒸腾耗水量的测算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测算方法的测定对象、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等。在此基础上,对树木蒸腾耗水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分析,认为:1不同区域、不同尺度、不同树种的林木蒸腾耗水量的测算,要选择最适合的测算方法及估算模型,并充分考虑模型参数的本地化。2不同尺度运用不同测算方法,需要寻找尺度转换的误差所在,提高林木蒸腾耗水量测算的精度。3通过长期定位观测,将实测数据与遥感技术、遥感影像相结合,解决遥感影像的不连续问题,建立测定林木蒸发散的普适模型。4对植物蒸散的过程和机理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气象学、水文学、植物生理学、土壤物理学、微气象学、遥感技术等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作为非均一的下垫面,林木层内植被与环境、植被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理论假设等问题是未来蒸散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以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樟子松蒸腾特性与耗水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蒸腾日进程呈双峰曲线变化,并存在蒸腾午休现象;生长季内蒸腾强度大体呈单峰状变化,5、6、9月份较弱,7、8月份最强,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0.677g.g-1FW.h-1;环境因子与蒸腾强度Y按相关紧密程度排序分别为光照X1、土壤含水率X5和空气相对湿度X3,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为:Y=0.271 X1+0.007 X3+0.063 X5-0.95;通过分析估算,确定密度为1420株.hm-2的26 a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年耗水量约为0.596万t.hm-2。  相似文献   

18.
为发掘梵净山野生观果植物资源,采取典型样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统计的方法,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秋、冬季观果植物资源分布地和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蕴藏有丰富的秋、冬观果植物资源,统计收录29科46属129种(或变种)植物,90%以上属、种分布在低山常绿阔叶林和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但资源数量较少,多数物种处于林下偶见伴生地位。采取赋分量化的方法对收录的129种观果植物进行观赏价值评价,筛选出38种优质观果植物资源,为科学引种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林分蒸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林分蒸腾作为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关键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水分输出项,可占森林总蒸散的50%以上,探究林分蒸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可为科学指导造林及林水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宁夏六盘山定位站为依托,在2016年生长季(5—9月),对六盘山半湿润区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的树干液流进行观测,经尺度上推得到林分蒸腾量,并同步观测林外大气因子和林内土壤含水量,分析林分蒸腾对大气因子和根系层(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结果】①研究期间,林分日蒸腾变化范围为0.005~1.866 mm/d,平均值为1.042 mm/d。不同月份的林分日蒸腾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6月(1.325 mm/d)、5月(1.099 mm/d)、7月(1.077 mm/d)、8月(1.009 mm/d)、9月(0.717 mm/d)。②通过各大气因子与林分日蒸腾的相关系数矩阵发现,影响林分日蒸腾的主要大气因子为太阳辐射强度(Rn)、饱和水汽压差(DVPD)及空气相对湿度(HRH),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Rn(0.784)、DVPD(0.754)、HRH(-0.704)。③借助因子分析可将影响林分日蒸腾的大气因子降维成气候波动因子(44.9%)、蒸腾驱动因子(35.2%)和空气运动因子(15.7%)3个综合指标,其中构成蒸腾驱动因子的3个载荷因子(RnDVPDHRH)均与林分日蒸腾显著相关,且蒸腾驱动因子与林分日蒸腾的拟合效果(R2=0.688)优于潜在蒸散(TPET)与林分日蒸腾的拟合效果(R2=0.649)。④通过多元回归拟合及偏相关系数的可比性得出,太阳辐射强度(Rn)和饱和水汽压差(DVPD)二者对林分日蒸腾的贡献率可达93%,其中Rn的贡献率为54.2%,DVPD的贡献率为38.8%。⑤基于脱耦联系数与林分蒸腾的日内变化曲线得到,Rn主导蒸腾的时间一般在太阳升起到净辐射最高的上午11:00,而DVPD主导蒸腾的时间一般是下午和夜间。⑥在土壤湿润条件下[根系层平均土壤相对可利用水分(WREW)>0.38],林分日蒸腾与≥40~60 cm土层WREW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他土层WREW不相关或显著负相关。在土壤干旱条件下(根系层平均WREW≤0.38),林分日蒸腾与≥20~40和≥40~60 cm土层WREW显著正相关(P<0.01),与0~10和≥10~20 cm土层WREW显著负相关。【结论】影响华北落叶松林分日蒸腾的大气因子主要是RnDVPD,且在日内尺度上二者主导蒸腾的时段不同;本研究中提出的蒸腾驱动因子在反映大气因子对林分蒸腾综合影响上优于潜在蒸散(TPET);在土壤湿润条件下华北落叶松林蒸腾耗水主要利用深层(≥40~60 cm土层)土壤水分,而在土壤干旱条件下华北落叶松蒸腾耗水将利用≥20~6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