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艺术品的概念中得到启示,认为提高武术套路的艺术欣赏效果,要从武术套路本身、武术套路演练者和武术套路欣赏者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从武术素养、艺术敏感力和动作创新能力上,阐述了武术套路编排者应具备的素质;对于武术套路演练者来说,身体素质是基础,艺术修养是关键,武术修养是内涵;提高武术套路的艺术欣赏效果,还应使欣赏者了解武术规则,提高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美学与中国传统意境理论在文艺的本质、审美特征方面有着相似的认识。两者都强调文艺是人类情感的表现 ,并认识到由于语言本身的局限性 ,文艺应通过感性经验的形式唤起欣赏者的联想 ,从而尽可能丰富地表现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欣赏中强调通过直觉、妙悟来体味艺术作品的意蕴  相似文献   

3.
“含蓄”一词,不仅是一个艺术概念,一个美学范畴,更为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能通过作品中的审美对象所蕴藏着的情感力量及其艺术魅力来吸引读者,牵动读者和欣赏者艺术想象的双翼,去纵横驰骋,揽其“景外之景”,尝其“味外之旨.”反过来,人们的任何审美活动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哪些具有审美价值,能使人产生强烈兴趣、强烈情感的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审美对象本身就具有永恒的魅力.“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大自然的山光水色这样,艺术作品亦然.  相似文献   

4.
西方美学中有所谓“未完成美学”的范畴,认为好的艺术是诗人与读者的共同创造,诗人总是期待着欣赏者对于作品的加入,把作品未完成的开放式的存在付与欣赏者,最大可能地调动欣赏者的创造欲望,吸引他们的参与.这是一种双向的有一定规范性的自由活动.在中国古代关于意境类型的论述中,有“含蓄”“空灵”“混沌”的提法,在近代则有“朦胧”的提法,都是谈文学作品要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读者有想象的余地.这与西方的“未完成美学”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5.
吴海燕 《科技信息》2009,(17):79-79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念,通过欣赏者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与鉴赏。在音乐欣赏中要紧紧抓住欣赏者情绪情感的变化,创设富有音乐性和形象化的美好意境,帮助欣赏者积极主动地投入音乐活动,使音乐审美始终具有独特的情感色彩。因此,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谢乐燕 《科技咨询导报》2009,(7):232-232,234
任何艺术在本质上都有其自身的审美特征,而这些审美特征往往又是表现该艺术的魅力之所在。舞蹈,被世人誉为“艺术之母”,其审美特征主要包括情感性、动作性和综合性。本文则主要从这三项特征入手,论述在进行舞蹈思维创作过程中所要体现的思想,以使舞蹈这棵艺术奇葩能永远散发她的艺术魅力,给欣赏者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杜夫海纳在他的《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着重论述了艺术作品的完成问题。在他看来,任何艺术作品最终都是由读者来完成的。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同时扮演着两种角色——表演者与见证者。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表演是将艺术作品感性化,使其成为审美对象;而见证者是对艺术作品的见证,见证其成为了审美对象。欣赏者用这双重身份使艺术作品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8.
陶俊丽 《科技信息》2007,(10):132-132
丰富的艺术欣赏,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生活体验能够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良好的艺术修养能使内行者对艺术品进行全面、深刻、透彻的解说和淋漓尽致的演示,从而让广大的欣赏者充分了解、感知艺术品的魅力,品味乃至反思艺术品存在的价值。各种艺术,如音乐、文学、绘画、书法、戏剧、舞蹈、雕塑等都具有独特的语言。我们对艺术语言掌握的多少即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了我们对其理解的深浅,也决定了我们艺术欣赏所能达到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马安娜 《科技信息》2010,(20):I0241-I0241
舞蹈是人体艺术,是抒发情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要想提高舞蹈的审美能力要求欣赏者必须做到:深入生活,品位动作的美;提高艺术修养,深入意境,进入舞蹈审美的最高境界;观赏优秀作品,融入深层境界.  相似文献   

10.
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 ,应该有适合学生的艺术欣赏 ,不能一味强调机械背诵。艺术欣赏的途径主要是 :一、以感知为基础 ,以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方式 ,去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 ,理解语言材料。二、调动审美主体———学生的生活体验 ,将诗歌的元素化为自身情感活动的基础 ,步入诗歌的境界。三、加大审美主体的情感投入 ,调动全部感情蓄积 ,实现审美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之一是艺术欣赏.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人能获得感官上的愉悦、情感上的共鸣.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产生宣泄感情的效果,艺术作品具有心理调节与补偿功能.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和高尚艺术情操的人更易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试论朱践耳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践耳是我国现代音乐创作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作曲家,他在歌曲、交响音乐等多个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本文将围绕朱践耳的钢琴作品展开进一步的详细讨论,尤其是探讨了其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从而让我们更好的体味到他把西洋乐器钢琴乐器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的独到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3.
审美是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从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传统美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太极拳基本动作、美学艺术、音乐融合以及多媒体"视听觉"欣赏手段等方面深入地对大学生在太极拳学练过程中的审美情趣进行引导,使大学生对太极拳文化蕴含的美学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为达到终身体育意识习惯的目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诗歌欣赏批评论是谢榛《诗家直说》诗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谢榛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诗论家,对如何欣赏和批评诗歌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和观点,诸如从熟读、歌咏、玩味的角度提出其独到的诗歌欣赏论观点。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通过评点《水浒传》和《西厢记》,阐述了一系列关于小说戏曲的修辞理论,其中不乏精辟的修辞鉴赏思想。他注重修辞鉴赏的态度和前提,特别总结了修辞鉴赏的方法虽然较为零星,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这种时刻注意把表达与接受融为一体的修辞鉴赏观,显示了评点辞理论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6.
钟晖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8):148-151
在当今高校的教学教育中,大学生科学发展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教育关注的重点,而高校推行赏识教育管理模式。成为培养大学生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方法。高校推行赏识教育管理模式。以赏识学生为赏识教育的核心,以学生发展为赏识教育的定位,以学生实践为赏识教育要点,以学习过程为赏识教育评价的重点,引导学生克服心智的阶段性不成熟、学习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不足,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为学生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袁峰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6):146-148
在对当今中学生音乐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及中学音乐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由此提出中学老师应该慎重地、有选择性地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真正领略到音乐艺术所带给他们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广场是一座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精神的有机产物,是人们驻足观赏城市景观或市民进行休闲娱乐及社会交往的最佳场所.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它最具公共性和艺术魅力。为了丰富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在许多广场上都设立了具有审美和标志性作用的公共艺术,用来丰富广场空间,提升广场的艺术文化气质。而壁画作为广场上的公共艺术。无疑更加引人关注,成为广场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公众视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袁燮文艺观的形成源于其心学思想。在文艺审美旨趣上,他推崇浑然天成之美境。为达到此种境界,袁燮提出“有契于心”的创作理念,并延伸出书以传心与画以写心的艺术命题。而且“有契于心”也是袁燮的鉴赏理念,他认为观者之于书画重点应在体悟省察作者之道心,从而使自己之本心有所感发。因此,他十分重视文艺创作主体之心性修养,认为这是使文艺作品“有契于心”的根源,也是诗书画是否具有宝藏价值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