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资源开发成产品的前提.以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运用AHP与Delphi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太原市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潜力分布呈现"风车状",其中迎泽区、小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潜力优于其他区域,适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万柏林区、古交和娄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潜力评分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转换成旅游产品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我国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严台村为例,阐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概念,对严台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色进行分析,结合严台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对严台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几点的建议,以期为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晋中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热浪,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应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做到多管齐下,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渊源关系,既有合作的基础,也有竞争的态势。旅游开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动力;而旅游开发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恰当使用和过度使用又可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和文化意义受到扭曲甚至毁损。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才是两者协调发展的良策。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产品庸俗化、伪民俗泛滥、遗产资源缺乏深度挖掘等问题,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运作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能否真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为例,归纳总结出五种典型运作模式,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晋中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热浪,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应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做到多管齐下,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7.
孙小丽 《科技信息》2010,(3):346-346
本文针对青岛旅游业发展要求,结合青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提出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构想,以期推动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武汉军运文化遗产价值评价对于促进军运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梳理武汉军运文化遗产类型及代表性单体的基础上,构建了武汉军运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均方差法、加权求和法对武汉军运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 江滩景观、武汉体育中心、夜间灯光景观、园林绿化景观、城市主干道等12个代表性单体为特品级文化遗产,不仅是武汉军运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重点对象,而且是同类赛事举办时应重点建设的内容;2) 几乎所有武汉军运文化遗产都具有很高的形象提升和社会价值,而纪念文化遗产各方面的价值都只是一般或较高;3) 武汉军运文化遗产的社会形象提升、政治和文化教育价值很高,而其他价值都只是较高,技术价值最低.在军运文化遗产后续保护、开发和利用时,应分层开发与利用不同级别的军运文化遗产,分类开发与利用不同类型的军运文化遗产,加快武汉军运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多元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基本特征.决定着“以人为本”的开发保护模式,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保护和开发的根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祁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类型及开发现状,构筑了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体系,并针对目前开发过程中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很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好。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特色鲜明。本文对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构想与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也存在投入与政策支持不足,缺少专业研究人员与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等。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科学分级,合理开发;二是结合地域特色,重点开发名人文化资源;三是拓展开发空间,注重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线性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新理念。线性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串并能力,能够把分布在不同场域的文化遗产及周边资源组织起来,进行整体性保护与利用,是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线性文化遗产具有大规模和跨区域性特点,通过旅游开发,在横向上可以串联起不同区域的各种资源,在纵向上可以带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在研究上应对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区域协同问题、模式创新问题、绿色发展和监管以及保护与传承问题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介绍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根据其特点及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原则,提出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形式多样、价值极高,具有多元性、独特性、原生性、参与性、濒危性等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采取保护性的旅游开发模式是一种必要和可行的选择。旅游开发是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必然选择。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路径在于品牌塑造、公园创设、演艺营造、线路设计、元素融入、商品开发、市场培育等方面,有助于丰富河池旅游产品,提升河池旅游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河南是文化大省,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不仅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还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景德镇在中国陶瓷史和世界陶瓷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强对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本文在挖掘景德镇当前陶瓷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应该如何开展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最后提出若干切实可行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福建乡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和品牌建设上进行多种方式的探索,例如,武夷山五夫镇以节庆和集体婚礼等活动,将"朱子婚礼""龙鱼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消费的服务性产品;长汀县中复村依托红色文化进行系列文创产品开发等。该文选取福建省三个非物质文化开发示范村为研究对象,展开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福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构建了品牌价值评估模型,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进行纬度识别,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视角为福建乡村振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学角度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问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低碳模式是解决文化产业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该模式以文化生态美学为指导,以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为依据,借鉴低碳理念,提倡文化资源的高效、低耗、可持续利用,并融通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各大领域,有利于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矛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