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地应力与强渗透水压下软弱围岩支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锦屏Ⅱ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中高地应力和高渗透水压力条件下破碎带洞段软弱围岩合理支护的关键技术问题,应用弹塑性基于流固耦合原理的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支护方案下隧洞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与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地应力和高渗透水压力条件下,根据将围岩视为承载结构以充分发挥围岩承载能力的设计理念,围岩支护采用可使围岩与支护结构充分地联合承载的喷锚支护、固结灌浆和混凝土衬砌的联合支护型式,这是解决高地应力与强渗透水压力联合用下软弱围岩稳定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煤矿井工开采逐步转入深部和近距离煤层群,传统的支护方式已不能有效地管理顶板,为此我矿尝试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新技术的应用,通过现场实践和技术经济比较,表明该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松软破碎带中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借助于注浆改善围岩特性并结合锚杆支护,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FLAC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松软破碎带中的巷道围岩注浆深度、浆液比例和注浆孔间距等加固参数。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的巷道的支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刘桥一矿地质条件为基础,针对该矿深部破碎围岩巷道修复加固进行分析,提出了超强支护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能有效控制深部破碎围岩巷道变形失稳。  相似文献   

5.
寇发斌 《科技信息》2013,(23):362-363
本文以天平铁路关山隧道高地应力破碎围岩地段的掉块引起坍塌及初期支护大变形问题为研究对象,选取试验段,对工程地质和围岩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小断面隧道围岩破碎崩塌、初期支护变形破坏发生的主要因素,即小断面隧道施工工法、围岩破碎稳定性、围岩节理和微裂隙发育、节理密集带发育、支护结构刚度,提出了采用"多台阶、短进尺、少装药、快封闭、强支护"的工程实施措施,从而有效控制破碎围岩变形量,确保小断面隧道在高地应力破碎围岩地段支护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6.
针对深部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变形剧烈、底臌严重、流变性强、支护难等特点,基于巷道围岩松动圈地质雷达探测、收敛变形监测等地质力学测试技术,揭示深部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手段,从围岩强度特性、流变特性、巷道断面形状、软岩巷道群开挖相互影响、支护设计这5个方面分析深部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针对安徽省淮南市朱集西矿深部开拓巷道特征与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锚网索喷+U型钢支架+注浆+底板锚注"分步联合支护技术方案;基于大型三维模型试验系统,验证分步联合支护技术方案的可行性;采用FLAC 3D研究分析不同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模拟验证分步联合支护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分步联合支护技术方案有效地控制了深部高应力破碎软岩巷道的大变形与底臌,保证了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长期稳定及安全。  相似文献   

7.
淮北矿业集团童亭煤矿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北距淮北市42 km,东距宿州市30 km。东西走向10 km,南北倾向宽2~4km,矿井面积24.15 km2。自2005年至今已施工的锚喷支护巷道两万多米,通过摸索、实践、总结,目前已形成了一套适应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岩石巷道的施工经验,但过大断层、超长、超宽围岩破碎带的安全快速施工对童亭矿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新的挑战。为此矿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论证,制定了"全锚索喷注"联合支护技术,并在过大断层、超长、超宽围岩破碎带巷道中得到了应用,取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开滦矿区深部矿压显现明显,巷道围岩变形量大、破坏性强、返修率高的问题,吕家坨矿-950二采区6272切眼掘进及扩面过程中,改变常规支护方式,使用注浆锚索锚网联合支护方法,通过中空锚索注浆加固围岩,将松散破碎的围岩胶结成整体,提高了岩体的内聚力、内摩擦角及弹性模量,从而提高了岩体强度及自承能力,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巷道围岩移进量减小50%左右,节约巷道支护成本。  相似文献   

9.
己四下山断层多、压力大、膨胀性围岩支护方式选择采用U型金属支架的目的是U型金属支架结构简单,载荷能力大,可缩性好。喷射砼支护封闭性好,能有效防止围岩的风化,有一定的可缩性,支护强度高。该联合支护方式在软岩巷道施工中抗压能力大,减少了维修量,提高了巷道的服务年限。合理的采用有效的超前支护和联合永久支护,是控制破碎顶板,提高抗压能力,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以深井巷道组过特大型断层(落差大于100m)破碎带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办法对比分析了正常地层和断层破碎带中巷道组围岩的力学特征以及相互影响;结合断层破碎带围岩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早预测、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防突水"的断层带施工技术和综合保障体系,形成超前物探、超前加固、微震开挖、分步动态支护等综合配套技术,保证了巷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底鼓对深部软岩变形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部巷道支护成为目前制约煤矿深部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众多复杂的措施来多次维护深部巷道流变围岩虽已取得一定效果,但有效控制深部破碎、软弱、流变围岩大变形仍非常困难。通过分析导致变形、破坏、失稳的各种原因,提出对于破碎难维护围岩,在加强帮顶控制的同时,应对底板采取加固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将顶、底、帮围岩作为整体进行治理,完全能够实现控制围岩大变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软围岩交岔点锚网喷支护的应用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锚网喷支护的力学分析 ,结合松散破碎围岩的破坏特征 ,设计并确定支护工艺参数 ,进行锚网喷联合支护对松散破碎围岩交岔点的试验研究 ,以探索该矿在软围岩条件下的支护改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有大中型煤矿开采深度每年以8~12 m的速度向深部增加,一些老矿区和缺煤矿区相继进入深部开采阶段。由于开采深度的加大,岩体应力急剧增加,地温升高,巷道围岩破碎严重,塑性区、破碎区范围很大,蠕变严重。采用工字钢、架棚等被动支护技术已不能有效的控制巷道的变形,采用高强度全长树脂锚固锚杆锚固力大、锚固及时,能主动地将支撑载荷作用到巷道周边,对围岩施加径向力,加强巷道或硐室周边围岩稳定性,充分发挥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勇 《科技信息》2010,(19):411-411,376
通过对喷锚喷、锚网喷支护的力学分析,结合松散破碎围岩的破坏特征,设计并确定支护工艺参数,进行喷锚喷、锚网喷联合支护对松散破碎围岩交岔点的试验研究,以探索该矿在软围岩条件下的支护改革。  相似文献   

15.
立井过破碎基岩段施工过程中常常发生围岩的突然垮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通过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套操作性好、可定量的围岩强度及支护等级划分标准.综合考虑岩体基本质量指标、RQD值、岩石软化系数等因素,有针对性的对立井破碎基岩段进行了围岩强度等级再划分;通过不同围岩强度等级、不同开挖直径和不同深度的井筒破碎段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并提取其位移关键值,利用围岩失稳的位移判据,提出了一套针对立井破碎基岩段围岩支护等级划分标准;结合现有立井施工支护技术,形成以不同支护等级为依据的立井破碎基岩段围岩稳定控制技术.通过阳煤集团景福煤矿副立井过破碎基岩段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成山矿东一采区3#煤层煤厚开采垂深在900m,煤厚4.0~4.5米,地质构造复杂,矿压大,施工下山绞车道中遇一落差8.5米的正断层,围岩破碎,采用先注胶后用锚杆、锚索、锚网联合支护,起到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唐口煤矿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唐口煤矿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FLAC 3D数值模拟,揭示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的演化规律;提出了锚注联合支护技术,对比研究了3种支护方式的支护效果,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监测及时反馈监测信息进行支护方案及参数优化设计。工程实践表明,锚注联合支护技术能够较好地控制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的大变形、强流变和底臌。  相似文献   

18.
金川Ⅲ矿区硐室围岩蠕变特性与支护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金川Ⅲ矿区硐室围岩蠕变控制问题,通过对破碎工程系统中大件道工程围岩变形的监测发现有明显的流变特性,即包括急剧变形、减速变形以及变形趋于稳定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围岩应力环境、矿物成分和地下水对硐室围岩变形的影响,提出了适合高地应力构造影响带围岩流变模型,并对流变参数作了分析.根据金川岩体流变过程是由弹性、塑性、黏弹性和黏塑性等多种变形共存的一个复杂过程,呈现出高度的非线性的特征,从理论上分析二次支护的最佳时机,即金川Ⅲ矿区深部岩体在开挖并进行一次支护后的第3周内可作为最佳的二次支护时机,允许变形量应控制在50~150 mm.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支护要求,具体阐述了常规喷锚支护与锚注联合这两种支护方式下的围岩水平位移、边墙水平位移、拱顶及隧底竖向位移、沉降等方面的对比,并提出适合大埋深、软弱破碎围岩隧道的支护技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谢李深部大井巷道支护困难的原因在于现有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适应深部大井岩性软弱、地应力及围岩变形量大的特点。为此,在-660mB_(10)层煤底板岩石集中回风巷进行了一种改进的二次联合支护工业性试验,即一次支护为锚喷,二次支护为架U型可缩棚+壁后充填。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将原有的与改进的联合支护在技术与经济上进行比较,论证改进的二次联合支护在深部大井中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