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掺减水剂、矿渣和防水剂对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吸水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解决其吸水率高,抗压强度偏低的问题.方法通过复掺减水剂、矿渣和防水剂的手段,制备B05粉煤灰加气混凝土试件,测试加气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和质量吸水率.结果减水剂掺量为0.60%时质量吸水率下降到63%,抗压强度3.26 MPa;复掺减水剂0.60%和矿渣掺量10%时抗压强度提高到4.03 MPa;3种防水剂中有机硅烷类的防水效果最好,质量吸水率下降到57%,3种防水剂的掺入均会导致抗压强度下降.结论复掺减水剂和矿渣粉选择合适的掺量,有助于提高抗压强度,降低吸水率;复掺减水剂、矿渣和防水剂,有机硅烷类的防水效果比较显著,高级脂肪酸类砂浆防水剂和硬脂酸钙乳液的防水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2.
以膨胀珍珠岩作为基体材料吸附硬脂酸丁酯制备相变储能骨料。对掺加不同掺量的相变储能骨料和硅粉的混凝土进行了抗压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变储能骨料的掺加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当掺量为10%时,抗压强度的降低幅度在10%的范围内。硅粉的掺加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掺量在5%~10%时,抗压强度至少提高22%。相变储能骨料和硅粉复合掺加时,相变储能骨料掺量为20%,硅粉掺量为5%时效果最好,抗压强度与素混凝土的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丁红霞  方永浩  熊静  高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820-4823,4832
研究了用50%和70%(质量分数)矿渣粉替代硅酸盐水泥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掺量矿渣粉混凝土能经受175~200次冻融循环。矿渣粉掺量为50%时,其抗冻性能甚至优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在掺量加大为70%但不掺外加剂的情况下,矿渣粉的掺入对混凝土的抗冻性也无明显的劣化作用。另外,掺用0.5%的FDN减水剂,对大掺量矿渣粉混凝土的抗冻性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以配制满足大部分南方建筑工程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50%和70%(质量分数)矿渣粉替代硅酸盐水泥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对混凝土的碳化方程(X=Ktb)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矿渣粉掺量为50%时,其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甚至优于硅酸盐混凝土,但碳化深度和碳化系数K随着矿渣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加,b值则呈下降趋势,且在同一胶凝材料的情况下,K值与强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孙慧玲 《科技信息》2010,(17):J0146-J0147
本文通过对单独掺加矿渣粉与粉煤友取代部分矿渣粉复合配制混凝土进行拌合物性能、抗压强度与耐久性的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磨细矿渣粉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渗与抗冻融性能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等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具有一定强度的次轻混凝土,进行了不同硅藻土掺量和硅粉掺量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硅藻土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比强度均逐渐降低,但抗压强度离散性逐渐减小;硅粉的掺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硅粉掺量从0%增长到8%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增长;从8%增长到12%时,混凝土抗压强度略有降低;双掺硅藻土和硅粉的合理掺量为硅藻土等体积取代石子10%,硅粉等质量取代水泥8%,其抗压强度和比强度与素混凝土相近,可以用来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次轻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矿渣微粉对混凝土气体渗透性及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汞压力测孔法,试验研究了水胶质量比为0.25~0.35,矿渣微粉掺量为0~60%时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气体渗透性以及孔结构,并探讨了抗压强度与气体渗透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延长28d后的养护龄期能明显提高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矿渣微粉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因水胶质量比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对优化高性能混凝土抗气体渗透性能而言,矿渣微粉掺量存在一最佳值;适当延长28 d后的养护龄期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90 d龄期时,矿渣微粉对高性能混凝土孔隙率总体上影响不大,但能细化孔径,增加无害孔、少害孔的总比例;矿渣微粉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气体渗透系数间的线性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仅为0.75.  相似文献   

8.
通过回弹法研究了高强度(C60,C70)、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的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值随龄期发展的变化规律,并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综合热分析法(TGDSC)、压汞法(M IP)对表层混凝土中的微观形貌、水化产物和孔结构进行研究.以回弹值、抗压强度和碳化深度为测试指标,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测强曲线方程.结果表明:掺合料掺量大于10%时,混凝土回弹值和抗压强度值随掺量增大而减小;同掺量矿渣混凝土回弹值和抗压强度值均大于粉煤灰混凝土;掺加30%粉煤灰和矿渣后,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降低,孔隙率分别增加了28.92%和14.51%;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高性能混凝土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为8.9%,平均相对标准差为11.3%,均满足地区回弹测强曲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引入掺和料是提高无砟轨枕混凝土的脱模强度、后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借助单纯重心设计法,采用矿渣粉、粉煤灰与高活性粉体A制备高活性复合掺和料,研究复合掺和料组成对早期活性指数、水化热以及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掺合料的组成对其活性指数影响较大,并体现出明显的复合增强效应;高活性粉体A与矿渣粉二元复掺的混凝土1 d与28 d活性指数均达118%; 3 d龄期后矿渣粉放热增加,而粉煤灰水化放热一直较低,矿渣粉或粉煤灰与高活性粉体A二元复掺时浆体1 d水化放热差别很小;三元复掺混凝土的复合增强效应优于二元复掺,三元复掺混凝土28 d与60 d抗压强度分别达68. 6 MPa和79. 6 MPa。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水灰比、砂率、粉煤灰替代率、硅灰掺量及废砖替代率5个因素对复掺废砖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砂率和粉煤灰替代率对复掺再生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都是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依次增大;随着废砖替代率的提高,再生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逐步减小;当其他组分掺量适当,废砖骨料替代率为100%时,可以配制满足C30强度要求的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6年7月汉中市出现的持续高温天气进行分析,揭示持续高温天气发生发展的天气学原因,为今后的预报提供指导依据。同历史资料做对比,深入分析高温阶段天气形势特征。发现2006年汉中持续高温刷新了多项历史纪录:日最低气温28.1℃、日平均气温>30℃连续9天、日最低气温>25℃连续9天、日平均气温32.7℃。高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副高的控制时间的长短,而副高控制时间的长短又与副高的位置、波长的长短有关。高空南亚高压的位置及持续时间也是高温天气得以持续的重要条件。台风及其减弱为弱低压后,其携带的大量暖湿水汽以及弱低压外围的偏北下沉气流对高温天气起到辅助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剖析了甘肃省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所面临的问题,认为加速“两高一优”农业建设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加速“两高一优”农业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总体设想与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张建文 《太原科技》2006,(9):59-60,63
在镇城底矿南四采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中,将三高资料处理应用到山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中确实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高赖氨酸玉米、高有效磷玉米等新品种玉米对畜禽的营养特性及饲喂效果。新型玉米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浣玉米品质低的问题,尤其是高油玉米集高能和高蛋白质、高赖氨酸于一身,在饲粮配合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6.
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的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当前深井、超深井逐步向深层次开发的需要,在分析评价各种抗高温水基钻井液处理剂的基础上,优化研制出一种以OCL-JB为主要降滤失剂的抗210℃高温的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对体系的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OCL-JB抗温性好,能与多种处理剂配伍;OCL-JB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增大粘土颗粒的zeta电位和水化膜来提高泥浆中粘土微粒的聚结稳定性,控制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所研制的抗高温高密度(2.3 g/cm3)钻井液经过210℃高温后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高温高压流变性能和滤失造壁性能,抑制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强,润滑性好。  相似文献   

17.
施用酒花专用微肥,可增加土壤中微素含量,有利于酒花对大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由于营养的改善,亩增产鲜花64—168公斤,甲酸平均含量由6.1—6.9%提高到7.3—7.6%,高于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18.
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寄予  赵军  卢纪富 《河南科学》2004,22(4):531-532
通过选择适宜的配合比与高效减水剂,采用合理的搅拌与成型工艺,依靠优选当地易得的原材料可以配制出C60级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引信工作环境的特点,以典型的引信组件及其电子元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引信组件及电子元器件在高温和高过载下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为提高引信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提供了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