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同时又是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实施生态旅游开发将对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民众生态环境意识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宁夏南部山区生态旅游业已有所发展,但对生态旅游资源尚未进行科学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宁夏南部山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宁夏南部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加强旅游管理,把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放在首位,实行生态旅游资源有层次有重点地开发,改善旅游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三江源核心区域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社会统计资料为数据源,基于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并借助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该州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该州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贵州是旅游大省,但其喀斯特地貌为主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且不易修复.保护好当地的生态旅游环境,对促进该地经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区域——黔中城市群进行区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和分区,首先对经过选取的13个指标进行栅格分析,再根据这些指标对资源开发适宜性影响的重要性进行权重分析,得到13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了生态适宜度评价图,将黔中城市群中各县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适宜度分区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类,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3.96%,20.50%,41.15%,24.37%.研究结果对黔中城市群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栾川县为例来阐述县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经验,具体从分析栾川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入手,进而总结了栾川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经验,提出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加大对旅游的重视程度,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加强宏观指导,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全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等建议,希望能对国内其他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武陵山区腹地城市铜仁市149处旅游资源(含A级景区)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平均最近邻指数、泰森多边形、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分析技术,开展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构建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探讨铜仁市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铜仁市旅游资源在各区县间分布差异较大,江口县、碧江区、石阡县、德江县和思南县的旅游资源数量占到整个研究区数量的70%以上,整体上呈现“南密北疏”的特点,ArcGIS空间最近邻指数ANN为0.55,泰森多边形检验其变异系数CV达99.34%,旅游资源呈现显著的集聚空间分布特征;(2)铜仁市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数在1.31?6.03之间,生态旅游适宜性划分为四级,其中高度适宜区占铜仁市国土总面积20.85%,最适宜区占比7.65%;一般适宜区占比37.72%,不适宜区占比33.78%;(3)各个等级适宜区域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最适宜区和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乌江国家风景道沿线和武陵山国家风景道沿线区域;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武陵山区域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营口市生态旅游资源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等问题,遵循生态因子选取的可计量性、主导性、代表性和超前性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地貌、坡度、坡向、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水域、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生态因子权重.在地理信息系统(G IS)和遥感(RS)支持下获得各生态因子的信息.使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对营口市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将其划分为最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的敏感区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对策,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对返湾湖湿地公园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基础上,选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客源市场5个评价指标来定量化构建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评价体系,论证返湾湖湿地公园具有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坚持“人地和谐、保护和利用共赢”的生态设计理念基础上,宜开发以原生、绿色、科教、特色、文化为核心并颇具地方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和科学性旅游线路,达到在保护中利用和在利用中保护的湿地公园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郴州市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郴州市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优势,但旅游开发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对郴州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可采用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方式进行,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保护性开发的方针,突出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推出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开辟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实施“大旅游”格局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是生态大省,对全省生态旅游资源作总体特征与空间分布的分析评价是突破以单体为单位的旅游资源评价的尝试,也是突破旅游资源发生学分类及评价并代之以诊断分类及评价的尝试,对省级生态旅游资源的宏观评价应以定性为主,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具有典型性,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是:总量较多,规模较大;种类较多,为沿海亚热带型;环境质量较好,环境容量较大;功能较多,与人互动性较好;品位较高,品牌知名度偏低;开发不足,保护难度较大,福建省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组合较好,功能多样;重点突显,分布较均衡。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福建省永泰县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确定各准则层权重并排序,得到的主要结论有:该县地文资源和水域资源的权重较大,表明地文资源和水域资源是其优势旅游资源,并对永泰县主要生态旅游景区做了定量评价,以便对该评价体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县天门山风景区得分最高;各景区地文资源排名均为第一,水域资源位居第二。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一致,说明该评价体系正确、合理。通过资源评价找出了该县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为该县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其他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营销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村寨是民族风俗旅游最好的物质载体。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全面系统的民俗展示,是一种独特的民俗风情.民族村寨旅游作为武陵山区特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发展以及市场营销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论文根据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情况,从营销的角度探讨该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市场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试论行政区边界共生旅游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区边界共生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由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利益主体的复杂性,使得资源整合处处受到行政区界线的制约,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整体效益的发挥和旅游品牌的树立.作者就边界共生旅游资源整合问题,提出了整合的主要原则,并对资源整合的实施模式作了探讨,旨在促进区域旅游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多样化发展,传统古镇旅游资源已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需求,模仿式古镇旅游随之出现,如彝人古镇的模仿式古镇旅游随之出现。目前国内外对旅游古镇的研究,内容及视角等都具有多样性,但从文化真实性视角对新出现的模仿式古镇进行利弊分析的研究却知之甚少。彝人古镇是模仿式的,它没有原生文化系统却以彝族文化为依托,不是真实的传统古镇却能给游客真实的旅游体验。所以,遵循文化本质的模仿式古镇开发是值得倡导的,只是要把握好原则,不要使文化因旅游而变迁或遗失。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集群与其利益相关者政府博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政府作为集群的管理部门,是其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笔者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与政府的关系,并从研究旅游集群企业与消费者的博弈分析入手研究了旅游集群与政府的博弈情况,最后针对我国旅游集群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拉法山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将其开发为集旅游、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可达到即娱教于乐,又保护资源的目的,本文从旅游资源评价与保护对策的角度展开论述,为拉法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0—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入境旅游流流质的概念并对中国近20年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占世界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年均增速达5.3%;中国入境旅游流流质总体偏低,但在逐年稳步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其增长速度超过流量的环比增速.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流质在个别年份受特殊事件影响呈现负增长,但很快便反弹,不会改变其持续增长的总体态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业旅游迅速发展.许多农业旅游园纷纷建立,因此对农业旅游园建设的同行性研究已成为需简要阐释了农业旅游园区建设可行性分析的含义.分析了影响农业旅游园区建设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农业旅游园区建设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民俗化。树立正确的民俗旅游理念,积极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湖南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要使湖南省红色旅游成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同时成为全省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和而不同地锲入湖湘文化,实施"12345"工程战略,即建设1个龙头旅游区、面向2大客源市场、突出3大主题板块、发挥4大旅游功能、打造5条精品线路,才能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安阳提出了"文化旅游"的城市转变口号,学者和政府均参与了文化旅游实现路径的探索,学者和政府在某些层面达成共识,某些层面又有分歧或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构成本质性分歧,相反,安阳文化旅游的战略思路既能够互补,在现存问题上又有找寻新路径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