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依据珠江水系109 个水化学监测站自1959~1984 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该流域河水离子总量及其与流域自然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各支流站点河水离子总量多年算术均值主要集中在50 ~300 mg/L之间. 在区域分布上, 河水离子总量具有从西江→北江→东江逐渐降低的总体趋势. 以区域岩性为因子变量对河水离子总量进行的方差分析表明, 就该水系河水离子总量的对数变换值而言, 花岗岩和变质岩地区显著低于沉积岩地区;而在所涉及的3 种沉积岩地区间, 河水离子总量的对数变换值亦有显著差异, 其中三叠系海相沉积岩地区最高, 碳酸岩盐地区居中, 其它碎屑岩地区最低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系河水主要离子三角组分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珠江水系若干有代表性的水化学监测站1959~1984年的主要离子监测数据,绘制了河水主要离子三角组分图,结果显示:在东江主要受硅酸盐与铝硅酸盐岩石溶解作用的控制。北江上游支流受硅酸盐与铝硅酸盐岩石溶解作用的控制,其它支流受碳酸岩溶解作用的控制,西江各主要支流主要受碳酸岩溶解作用的控制,部分支流如柳江中上游、桂江等受硅酸盐与铝硅酸盐岩石溶解作用的控制,部分支流如柳江中上游、桂江等受硅酸盐与铝硅酸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系河水离子总量空间自相关牲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珠江水系109个水化学监测站1959 ̄1984年的主要离子监测数据,对流域河水离子总量的空间自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水系河子总量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详;河水离子总量自东部向西部递增的趋势在该水系空间自相关图中得到很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北江为珠江水系干流之一,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流经韶关市、英德市、清远市、佛山市,并在佛山市三水区思贤窖与西江相通后在广州市番禺区黄阁镇小虎山岛淹尾出珠江口。自2005年来,北江多次发生因违规排放导致的水体重金属污染事件,对佛山市北江沿岸300万人民的饮水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因此,在佛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佛山市第二水源首期项目(水源地为西江河洲岗河段)于2009年正式竣工投产。西江第二饮用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东平湖周边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水质量,运用离子分析、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及Gibbs图等方法,对研究区枯水期及丰水期溶解性总固体(TDS)时空分布、离子特征、水化学类型、影响因素和离子来源进行了分析;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其时空分布及水质成因进行了简析。结果表明:东平湖周边地区地下水TDS值普遍偏高,枯水期与丰水期空间分布规律差异不大;地下水中阳离子以Ca2+、Na+为主,阴离子以HCO3-、SO42-为主,水化学类型枯水期以HCO3?SO4-Ca?Na型水为主,丰水期以HCO3 -Ca?Na型水为主;枯水期地下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影响,部分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离子主要来源为蒸发岩溶解及碳酸盐溶解的共同作用,丰水期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影响,离子主要来源为碳酸盐溶解;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差,枯水期与丰水期水样中Ⅳ类水(较差)及Ⅴ类水(极差)占比均超过了50%,但丰水期Ⅱ(良好)、Ⅲ(较好)类水比枯水期同类水分布区域更广。  相似文献   

6.
共采集了鄱阳湖丰水期水样42个,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丰水期鄱阳湖湖水为弱碱性,pH范围为7.26~ 8.26,均值为7.66.Na+和Ca2+为主要阳离子,占总阳离子70%左右,其平均值分别为4.53 mg/L和6.34 mg/L.K+为主要阳离子中含量最低的离子,平均浓度为2.32 mg/L.HCO3-和Cl-为主要阴离子,占总阴离子85%左右,其均值分别为37.66 mg/L和7.48 mg/L.鄱阳湖水体主要离子含量表明鄱阳湖水体为极软、极低矿化度水,是优质的淡水.鄱阳湖水体的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类钠组Ⅰ型水.  相似文献   

7.
为弄清近煤层灰岩含水层地下水水化学分布规律,进而为水源判别等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一定依据,通过图示法对比分析同一含水层在不同矿区的水化学类型以及离子浓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矿区的同一含水层的水化学类型有异同,如超化矿奥灰水水化学类型为Ca-Mg-HCO_3,裴沟矿奥灰水水化学类型为Ca-Mg-HCO_3-SO_4,赵家寨矿奥灰水水化学类型为Ca-Na-MgSO_4-HCO_3、Ca-Mg-Na-SO_4-HCO_3、Na-Ca-HCO_3-SO_4;不同矿区的同一含水层离子浓度有差异,如超化矿、赵家寨矿、李梁店矿L_(7-8)含水层地下水中Ca~(2+)、Mg~(2+)、SO_(42-)浓度和硬度平均值依次增加,赵家寨、超化和裴沟矿区内奥灰水中Na~+浓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汶河流域上游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主要离子成因,选取两条典型剖面,采集了21组水样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离子比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方法探讨其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物质来源。结果表明,流域内各类地下水阳离子以Ca2+为主,HCO3-、SO42-为优势阴离子,属于低矿化度水,pH均值7-8之间,整体偏弱碱性。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 HCO3.SO4-Ca型、HCO3.SO4-Ca.Mg型、SO4.HCO3-Ca.Mg型。其中岩溶水中沿地下水流向从补给区向径流区SO42-离子含量逐渐增大,水化学类型由HCO3.SO4-Ca.Mg型演变为SO4.HCO3-Ca.Mg型,Na+ 、Ca2+ 、HCO3- 、SO42-来源为白云石、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溶解和石膏等硫酸盐矿物溶解。研究表明流域内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和孔隙水的入渗补给是岩溶水的补给来源。地表水与孔隙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相似,并且δD值为-60‰~-50‰,δ18O值为-6‰~-4‰,说明其受到当地降水二次蒸发补给的影响。通过对流域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的分析,以期对大汶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京玉渊潭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化学特征,选择北京玉渊潭为例,分别对丰水期与枯水期湖水进行采样研究.结果表明玉渊潭湖水偏弱碱性,阳离子以Ca2+、Na+为主,阴离子以HCO 3-、SO42-为主,水化学类型为HCO 3--Ca2+型.枯水期离子浓度低于丰水期,但离子含量序列一致均为:HCO 3-〉SO42-〉Ca2+〉Na+〉Cl-〉Mg2+〉K+.Gibbs图解得出玉渊潭主要离子来源于上游河流的岩石风化过程,表明即使是大都市的河流及湖泊,流域内的岩石风化仍是控制河水主离子成分的主导因素.相关分析得出玉渊潭水体中Cl-、NO 3-、SO42-、NH 4+和Mg2+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它们有共同的来源,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各种含氮营养物质的存在表明玉渊潭水体已经受到污染,主要由上游农业生产地区化肥的施用、工业生产及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物引起.  相似文献   

10.
仙人洞岩溶水系统是西昌市南部典型的地下水系统,亦是该区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的唯一水源,对其水源成因和溶质组分演化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仙人洞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和氚同位素特征,探讨了这三类水的成因和溶质演化过程。结果显示:仙人洞三类水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3-型水;水化学指标和同位素信息揭示三类水均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但岩溶水属于具有快速通道的深循环、长径流途径的水循环模式,而基岩裂隙水则属于浅表层循环模式。系列水化学图示和离子比值系数表明岩石风化作用、碳酸盐岩溶解和离子交换过程是影响这三类水组分演化的主要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Δ 14 C,δ 13 C) and apparent ages of suspended sediment were determined in the Pearl River in the years 1998,2000 and 2005.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spended POC consists mostly of young carbon and some old carbon.Apparent ages of suspended POC range from 540 to 2050 a BP.The apparent ages are older in the Xijiang and Beijiang Rivers,while these values are variable in the Dongjiang River,including old and young samples.The suspended POCδ 13 C value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  相似文献   

12.
西江干流近20年来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西江高要站自 1980 - 1999年的水质监测数据 ,对河水主要离子含量多年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Ca2 离子含量明显上升 ,重碳酸根离子明显下降。相应地 ,总硬度上升、总碱度下降、总硬度与总碱度的比值上升。以上现象可以理解为河流水质对流域环境酸化的响应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珠江流域西江、北江河流溶解无机碳(DIC)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DIC)特征,分别于2007年春季和夏季对流域低水期、高水期的西、北江及思贤滘河道DIC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实测调查。结合实测河道水体理化参数,采用碳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多参数相关分析法,对西、北江流域及其滘口的河流DIC组成、性质及其碳源汇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北江的河流DIC的组成、性质都有明显的差异且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西、北江的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分别为1 942 μmol/L、1 637 μmol/L和-11.75‰、-12.44 ‰;而夏季,西、北江的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分别为1 986 μmol/L、1 383 μmol/L和-13.03‰、-12.77‰。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的这种差异反映出西、北江流域结构特性对DIC侵蚀、输移的显著影响。夏季汛期,流域的高温多雨环境致使大量有机质汇入河道、强烈分解、释放大量轻碳,使得西、北江河道δ13CDIC都低于春季;由于汛期高温和径流的共同作用使得北江DIC远远小于春季,而西江DIC却略高于春季。思贤滘水道的DIC浓度及其δ13CDIC受西、北江来水的控制发生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东江源水资源安全影响着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和香港繁荣稳定,径流是水资源安全评价的重要水文要素.该文收集东江源区干流寻乌水1980-2016年逐日水文气象数据、6期土地利用及土地耕作属性等数据,采用IHACRES水文模型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寻乌水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模型基准期(1980-1992)和变化期(2009-2016)中,径流年际变化模拟效果评价指标R2、NS和PBIAS的值分别为0.99、0.99、0.37和0.8  相似文献   

15.
吴振  王松涛 《山东科学》2022,35(1):120-127
白浪河流域北部平原第四系含水层中含有高浓度的卤水,近年来有南侵的趋势,影响了南部平原区的供水安全,正确认识白浪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对于合理管理地下水资源、保障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前人研究为基础,通过在白浪河流域采取地下水化学样品,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无机离子示踪剂等多种水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Cu2+、Zn2+、Al3+3种离子对泥鳅的单一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Zn2+和Al3+对泥鳅24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24和1.50 mg/L;Cu2+、Zn2+和Al3+对泥鳅48 h的LC50分别为1.05、3.02和1.43 mg/L,对泥鳅72 h的LC50则为0.67、3.02和1.39 mg/L,对泥鳅96 h的LC50分别为0.56、2.87和1.35 mg/L;而Cu2+、Zn2+、Al3+ 3种离子对泥鳅96 h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056、0.029和0.014 mg/L。采用Marking相加指数评价法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Cu2+-Zn2+-Al3+混合溶液对泥鳅表现出拮抗作用(48和72 h)和协同作用(96 h)。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2005—2015年广西西江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以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为基础,利用景观面积动态度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借助Arcgis、Fragstats等软件,分析广西西江流域2005—2015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5年广西西江流域内景观以林地、耕地景观为主,耕地景观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建设用地景观呈上升趋势;(2)2005—2015年流域内景观呈破碎化发展,景观分散,聚集性减弱,景观的数量、面积、类型呈现多样化,景观结构组成相对复杂,斑块间离散程度或景观破碎程度变高,景观连接性变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005—2015年广西西江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8.
The physio-chemical and chemical features of water in natural conditions are controlled by the weath-ering of bedrocks,local climate,landforms and other geo-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the origins of the dissolved loads in the rivers and in the ground waters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western China,we studied the ions in the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rivers and wells. We collected water samples from four rivers (Keriya River,Cele River,Tumiya River and Yulongkashi River) in the southern desert and ground water samples from many parts of the desert. Major cations and anions were measured using ion-chromatograph and titration with HCl. The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pH and conductivity were examined on site by a portable multi-parameter analyzer. The data show that the water in the rivers of southern Taklimakan is still of fresh water quality and slight alkalinity,although the TDS is comparative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ny other rivers of the world. The ground water is fresh to slightly saline,with TDS a little higher than that of river water in the study area. The concentration of ions is sligh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four rivers in the southern Taklimakan. However,the chemistries of ground water in all samples are to a large degree controlled by sodium and chloride. The ions in the ground water are concluded to be mainly from dissolving of evaporites,consistent with the dry climate in the region,whereas the ions in the rivers are mainly from rock weathering. Low-level human imprints are recognized in the ground water samples also.  相似文献   

19.
利用广东省各主要河流的20个水文站的年最高水位资料,采用皮尔逊—Ⅲ型分布理论和适线法进行重现期的极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拟合效果较好,大多数站点的绝对误差小于0.4m,相对误差小于5%;不管从现有资料分析,还是从多年一遇的极值分析,北江、东江、西江的极值距平值均较大,重现期T=100a时半数站点的极值距平值在6.0m以上,其中西江流域的梧州站极值距平值最大达8.04m。因此,北江、西江、东江是广东省防洪的重点流域。  相似文献   

20.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作为新型污染物,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东江下游惠州段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类固醇类消炎药(水杨酸、布洛芬、双氯芬酸、甲芬那酸和萘普生)和血脂调节剂(氯贝酸、吉非罗齐)等酸性药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并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氯贝酸和布洛芬检出率为90%和80%外,其余5种化合物均全部检出.水杨酸、氯贝酸、布洛芬、吉非罗齐、萘普生、甲芬那酸和双氯芬酸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95.50~13 750ng/L、ND-50.60ng/L、ND-67.60ng/L、13.50~21.50ng/L、13.40~43ng/L.60、14.00~17.70ng/L和13.50~28.00ng/L,平均值分别为1 698ng/L、17.90ng/L、26.27ng/L、17.12ng/L、27.82ng/L、16.27ng/L和20.24ng/L.在分布特征上,淡水河支流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升高,汇入西枝江前有所降低;除水杨酸外,西枝江中酸性药物含量低于淡水河;西枝江汇入东江后,药物浓度明显增加.水生态风险分析显示,东江下游惠州段的水杨酸和双氯芬酸对水生生物有中等风险,其余化合物对水生生物有低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