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钦媛 《咸宁学院学报》2012,(10):137-138
藏族音乐艺术是我国音乐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藏族音乐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对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藏族音乐艺术以宗教活动为载体实现自然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快,传播媒介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藏族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藏族音乐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也逐渐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将结合藏族音乐艺术传承的现状,深入分析藏族音乐艺术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并创新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为藏族音乐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宕昌县位于甘肃省陇南地区西北部,东邻礼县,西接甘南舟曲、迭部,南连武都,北依岷县,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现有31个乡镇,包括新城子和官鹅两个藏族乡,居住着汉、藏、回三民族共26万多人。一、宕昌历史概说历史上羌族支系繁多,似东女、附国、白兰等政权的创立者多为羌人豪酋,并在我国西北地  相似文献   

3.
苯教及其自然崇拜在甘南白龙江流域的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苯教是藏族社会固有的宗教,是藏族先民原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在藏族社会尚未出现私有制及阶级社会的阶段,它始终是藏族先民的精神支柱。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从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到具有一定组织形式和规模的阶级社会宗教的两个发展阶段。甘南藏区的白龙江流域历史上始终是藏族先民诸羌(也有氐)的农牧地。在这里农牧的古代诸羌  相似文献   

4.
潘攀 《凉山大学学报》2002,4(1):117-118
藏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与汉族的关系渊远流长.本文从藏族群居的地理环境和考古发现角,论述藏汉之间的交往与共性,及其形成的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潘攀 《凉山大学学报》2002,4(1):117-118,123
藏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与汉族的关系渊远流长。本文从藏族群居的地理环境和考古发现角,论述藏汉之间的交往与共性,及其形成的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蒙古族和藏族是我国古老的两个少数民族。他们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蒙古族和藏族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十三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上的各蒙古语族部落,建立强大的大蒙古汗国,号称成吉思汗以前,今大漠南北的一些蒙古语族部落和今藏族的某些部落之间已经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文化交流。这一情况我们从《蒙古秘史》《史集》等一些蒙古史籍中所记载的蒙古人的藏语人名中可以得到证实。在历史上,蒙古族和藏族的文化交流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宗教学、文学、语言学、医药学、建筑学等方面最引人注目。这里我首先从语言学的相互交流谈一谈蒙藏文化交流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白马藏族”位于甘肃南部及四川西北部的白马河流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民族习俗、宗教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文探讨了整理、开发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和现代价值,并建构了科学合理的传承路径.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理论,以期保护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及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藏族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新中国成立后,藏族人民都为祖国统一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处于藏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脆弱的经济基础、独特的传统观念及其生活习俗的影响,藏区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与内地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四川西北部高原地区,主要包括甘孜和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位于东经97°26′~104°27′,北纬27°57′~34°21′之间,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接近英国的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四川省草地面积约2.0亿亩为全省耕地面积的2.0倍。草地主要分布在甘孜和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境内,饲养约300万头牦牛和300多万只绵羊,是四川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基地。  相似文献   

10.
以合作市念钦街街景规划为例,阐述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尤其是甘南藏族地区在景观设计方面要做到风格突出、特色鲜明;体现地域性,发扬藏式建筑精粹,打造风格协调,天际线优美的城市对外窗口。以独特的建筑、城市景观展现城市魅力,传达文化气息。其次更重要的是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合作市地理环境独特,念钦街西侧紧邻山体,规划中利用重要节点、视觉通廊凸显自然环境,增加可识别性,强化空间场所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2019,(6)
正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这里雪山高耸、湖泊星坠,是众多旅游爱好者的天堂。对昆虫学研究者来说,这里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让我们跟随作者来到这片雪域高原,探索其中生活着哪些可爱的小生命吧。西藏雪域高原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文化,令许多人心驰神往。很多人喜欢西藏,是因为虔诚的信仰或者绝美的风光,而我是为了寻找雪域高原上的小生灵——昆虫。  相似文献   

12.
门巴族ABO血型系统基因频率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门巴族人群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与其他17个族群间的遗传关系.采用玻片法检测并分析了西藏100名门巴族人群的ABO血型分布;应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收集了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藏族,青海贵南、黄南、西宁藏族,甘肃藏族,云南丽江藏族,内蒙古蒙古族,宁夏回族,陕西、河南、山东汉族等17个族群的相应资料,计算了他们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门巴族ABO血型系统的表型频率为O>B>A>AB(-A=0.2128,-B=0.2523,-O=0.4681,AB=0.0638),基因频率r>q>p(r=0.6770,q=0.1742,p=0.1488),符合我国ABO血型系统分布规律;遗传距离分析显示,门巴族与珞巴族距离较近(0.0851),其次为云南丽江藏族(0.0943)和西藏、青海其他地区藏族,最后是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汉、回、蒙古族.聚类分析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门巴族在遗传上与藏族的关系近于其他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藏族ABO血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的300名藏族人群进行了ABO血型的随机抽样,其中男女各半,试图了解青海这一藏区的ABO血型分布情况和藏族族源.调查结果为:(1)藏族的ABO血型分布为A型占20.67%、B型占22.33%、O型占48.33%、AB型占8.67%|,特征是:O>B>A>AB,基因频率是p=0.1575、q=0.1673、r=0.6752,特征为r>q>p.(2)藏族ABO血型分布的民族指数为0.9991.此次调查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的藏族人群具有较高的O基因频率,具有典型的南方人群结构特征,说明藏族与南方诸多民族有着族源关系.调查结果基本上与以往的文献资料相符,且符合我国省区血型频数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正> 藏族寺院经济是青藏高原社会经济之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一课题之研究与探讨,已有不少佳作面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藏族的寺院经济如何运行,活佛、喇嘛僧侣们的生计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是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课题。笔者凭依寓居拉卜楞之地利,在与僧友、俗众广泛接触调查中,获得点滴资料,对此课题作以肤浅研究,不妥之处,敬请同道师友斧正。  相似文献   

15.
任岩 《甘肃科技》2010,26(14):85-87,18
位于安多地区的藏族民居装饰艺术具有外观多样化与内部高度统一,其图纹形式风格的共性特征体现为五对基本的概念,其中每一对概念的各要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体现了形式美"对立统一"的基本概念;地域环境、民族认同、宗教信仰以及传承习惯等因素是决定其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西藏林芝地区藏族13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西藏林芝地区492例(男183例,女309例)藏族中学生的13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研究结果如下:(1)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梁类型和环食指长率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林芝藏族有内眦褶、凸鼻梁、有耳垂、过伸型拇指和扁型指甲率在我国族群中居较低水平,有上眼睑皱褶、窄鼻孔、卷发和拇趾长率在我国族群中居较高水平,有铲型门齿、突型下颏、尖发际和环指长率在我国族群中居中等水平;(3)林芝藏族头面部9项指标彼此相关性较小,与手足相关的4项指标间无相关性.聚类分析表明,林芝地区藏族的13项遗传指标与北方族群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7.
藏族天文历算文化是我国天文历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天文历算学是以本土物候的经验总结为基础,并在借鉴、吸收国内外其他民族的相关学科成果发展起来的.然而,藏族历算中的一些基本四则运算法则和藏族有些数字都有自己本民族的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18.
藏族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深受苯教和佛教的影响,这也是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藏族的一系列宗教仪式,体现了藏族对待生死的从容和坦然.文章以临终关怀的宗旨和目的为出发点,结合藏族的宗教信仰和丧葬仪式,探讨了藏族的临终关怀与宗教信仰、生死观之间的脉络关联;同时指出,藏族为濒危病人提供的宗教性的临终关怀形式可以应用于当代医学救治的临终关怀活动.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藏族与白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民国前中期交流的主要途径是贸易通商和马帮文化;抗日战争时期是藏族和白族间经济交往最多、文化碰撞和交流最频繁的时期;而民国后期建筑师和民族手工艺者充当了藏族和白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使者,通婚和民间宗教交流作为藏族和白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非主流形式而存在。这一时期藏族和白族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差异极大,但两个民族却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是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藏传佛教文化与原始苯教文化对新时期藏族女性作家汉语创作影响深远。本文首先对新时期藏族女作家汉语书写进行概述,然后重点分析宗教文化与女作家创作的关系。一是在神佛文化的影响下,新时期藏族女作家书写雪域高原时呈现出神幻色彩;二是在宗教"禁欲"理念主导下,女作家节制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