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维华  程泽信 《科技信息》2012,(10):111-111
松滋市是湖北省22个尚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重疫区县市之一。自1956年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以来,累计查出钉螺面积9267.9万平方米,血吸虫病人14.6万人。经过历届县(市)委、政府和全市人民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已累计灭光钉螺7705万平方米,累计治愈血吸虫病人13.9万人,有70个村基本灭光了钉螺,3个乡镇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2008年底全面通过国家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考核,全市连续8年无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连续5年未出现本地感染的急感病人。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我国血吸虫病的传播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关系密切,采取以前的防治策略难以控制湖沼型血吸虫病的传播。研究旨在探索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综合防治新策略的效果。方法:选取了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每年常规实施化疗防治措施的2个干预村和2个对照村进行现场研究。新的干预措施于2005年全面实施,主要措施包括封洲禁牧、“以机代牛”、改水改厕、渔船民粪便管理等措施,并强化健康教育措施,以降低人和耕牛作为钉螺传染源的作用。并于2005—2008年间连续观测了人群感染率、钉螺感染率以及哨鼠感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措施实施后,经3个传播季节后干预组的血吸虫人群感染率降到1.0 %以下,其中爱国村从11.3 %降到0.7 %,新和村从4.0 %降到0.9 %(两两比较均P<0.001),且在第4个传播季节后分别持续下降至0.2 %和0 %。而对照组人群感染率出现上下波动,但仍维持在原来的基线水平。干预组一个草洲上的感染性钉螺密度在4个传播季节后分别从2.2 %和0.3 %下降到0 %(两两比较均P<0.01),而暴露于水体中的哨鼠感染率从79.3 %降至0 % (P<0.001)。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综合性防治策略能有效地降低日本血吸虫病在耕牛、人群和钉螺间的传播,这一策略现已被采纳为中国新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5.
为制定符合西昌地区特点的血吸虫病防制对策提供依据,调查了全市及试验区(川兴镇、大兴乡、磨盘乡)动物血吸虫病的流行规律;并在试验区进行了螺情调查。结果表明,疫情较严重的动物是牛,但猪、马、羊、犬均无感染;夏、秋两季为感染高峰期,尤其以5月份感染率较高。试验区共查面积36018m2,其中有螺面积占24760m2;钉螺阳性率平均为1.20%,其中封闭大山区的磨盘乡阳性螺率最高(1.29%),半封闭二半山区大兴乡次之(1.12%),平坝区川兴镇最低(0.65%);阳性螺主要分布在道路边沟、灌溉田及周边沟和房前屋后。  相似文献   

6.
应激,轻则影响生产,重则导致死亡。深入了解应激,设法减轻应激对动物生产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玉米螟研究的现状,综述了玉米螟的分布、及防治,分析探讨了玉米螟综合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9.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平乐 《甘肃科技》2011,27(3):147-150
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威胁着人畜饮水安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从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指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应纳入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要求必须加强组织领导,部门相互协作,逐步实施,共同推进,方能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桃小食心虫”与气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摸清了“桃小食心虫”生活史和活动规律,提出最佳防治措施,确定灭虫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2.
就对虾弧菌病的病原种类、致病机制、典型症状与组织病理变化、致病条件及对虾的防御机制作了一简单回顾,并就对虾弧菌病的中草药防治与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防治途径作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污染的防治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污染问题严重,对环境影响很大。如何防治和处理废弃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实验室管理,采用无毒试剂的实验方法、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回收再利用实验试剂、及时处理废液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藏地区白内障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盲治盲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和眼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1999年和2000年先后在我区农、林、牧、三地区进行的眼科普查资料作了分析,并对当前我区主要致盲的眼病白内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防盲治盲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5.
对某医院50例糖尿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在50~60岁组,并发症以糖尿病肾病最高.提出了全社会应重视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分类,机理及相关技术,诊治要点。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994年,笔者对“水芹斑枯病”进行了系统观测、调查及试验,结果表明:病菌以菌丝体在种株或病残体上越冬。温度在20℃~18℃间,伴有雨湿时田间病害最甚。采取种苗处理、合理密植、加强田管、注意选留种株是防治本病的有效农业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以77%可杀得1000倍液喷雾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患者通过体内试验进行检验确诊,在医生指导下,可选用环境的、脱敏的、药物和针刺的四类物理、化学疗法,增强心、身健康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施用不当,磷肥对苎溪河的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在讨论磷肥对苎溪河污染的现状、原因等基础上,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有毒物质含量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的蔬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安全、优质、营养型的无公害蔬菜产品是当今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蔬菜生产的重大课题,也是蔬菜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为了保证蔬菜优质高产,在培育壮苗的过程中,搞好病虫害防治是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