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科技期刊质量评估是对期刊的出版管理、内容质量、经营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对于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提升期刊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科技期刊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分析科技期刊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以期帮助科技期刊提高办刊质量提供指导,促进科技期刊提升市场化出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梁霞  刘洁 《天津科技》2024,(2):109-112
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除了依赖于期刊的内容质量外,宣传推广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燃烧科学与技术》为例,介绍了期刊近年来在提升期刊影响力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编辑部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的组稿、约稿和宣传推广,最终达到提升期刊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二次传播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目前,国内期刊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竞争的双重压力,要想提高期刊的影响力,除了在源头上争取更多优秀稿源、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外,也应对期刊发表的文章在论文输出上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广泛传播,不断提升期刊的影响力。以《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及新媒体平台为背景,探讨通过直接转载转发、论文包装、知识重组、内容科普化、增强出版、二度创作等途径,将科技期刊上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以原文或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课件等多种形式,在科技期刊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二次传播,以提升期刊影响力,促进刊媒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较大的科技期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迫在眉睫。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急需改革基于影响因子的评价体系,以实例阐述了通过创办英文期刊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中文医学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日益完善的高质量服务,以《中国肺癌杂志》为例介绍了在Pub Med检索系统使用中文摘要的主要技术方法。分析了此项工作对中文医学科技期刊在扩大期刊影响力、提高为读者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积极意义。通过向Pub Med提交中文摘要,期刊的DOI解析量、Pub Med Link Out全文点击量、期刊全文下载量等均有稳步增长。中文医学科技期刊可以充分利用Pub Med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提供的平台与技术优势,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学术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科研人员的阅读方式从纸媒转化成为电子阅读方式,科研人员的数据挖掘能力和记录能力也随之提升。通过分析数据挖掘中信息检索在科技文献获取中的作用、有效获取医学科技期刊数据的途径、期刊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医学科技期刊的学科引领作用,探讨数据挖掘和期刊质量评价在医学科技期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精品栏目的策划对科技期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以办刊实例的介绍,分析探讨科技期刊策划精品栏目和选择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质量科技论文,对于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以期帮助和引导新形势下的科技期刊办刊实践,促进期刊适应市场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智能化和数据化、网络化、国际化紧密相关。科技期刊智能化是以数据化和网络化为基础,以国际化为目标的质量优化过程。期刊社通过建立数据库,可以运用智能化手段,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个性化数据服务,从而提高期刊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从开发优质稿源、全面实现期刊网络化、提高英文摘要内容质量和写作水平、申请加入国际权威检索系统、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资源优势等方面,分析了扩大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方法和途径,为提升科技期刊品质,塑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精品期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娟 《天津科技》2022,(2):101-104
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高起点新刊"的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阐释,对科技期刊和重点实验室相互作用进行梳理.主办单位依托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创办科技期刊,同时科技期刊在重点实验室凝练研究方向、培养和聚集高水平人才队伍、助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影响力和创新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中医药科技期刊的载文被引情况及启示。利用中国知网及Excel统计分析功能,以《天津中医药》杂志为例,分析该期刊近四年论文被引情况,结合分析结果总结中医药科技期刊提高办刊质量的启示。中医药科技期刊存在篇均被引频次偏低和缺乏优秀论文等不足之处。应从增加优秀稿件量,加强组稿和约稿;优化整合刊物栏目,提高刊物影响力;根据不同栏目的论文特点,提高各栏目的优质稿件数量和被引频次;加强期刊的国际交流,扩大期刊影响力;通过新媒体手段提高期刊学术传播能力5个方面提升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12.
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离不开主管单位的现代化科学管理。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对主管的37种科技期刊的有效管理措施,分析了主管单位对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召开交流会和业务培训班使期刊整体质量和影响力有所提高;通过建立微信和QQ群,提高了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间的沟通效率和互动交流效果;通过筹建期刊集群平台,提高石油科技期刊的利用率和共享程度。要实现科技期刊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需要主管单位间的有效协作,建立期刊集群官网并合理整合期刊资源。  相似文献   

13.
行业性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走专业化之路,对优化期刊资源配置,提高期刊学术品质,彰显期刊特色,提升期刊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利经济》办刊实践,探析行业性科技期刊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出版内容专业化、出版队伍专业化、出版方式集群化等方面的思路和具体措施,指出:专业化是行业性科技期刊实行差异化发展、优化期刊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期刊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引领和服务于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是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工作者得到同行认可和认识同行的重要媒介。为了促进科技期刊健康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增加期刊刊载论文的引用率,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使  相似文献   

15.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科技迅猛发展,一些专业和领域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学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科研学术论文,为提升中国科技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科技期刊与科学技术没有实现同步发展,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国期刊数量有限,且由于各种评价体系的导向,造成大量中国优秀科研成果外流,作者首选国外SCI期刊发表论文,从而使中国科技期刊逐步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造成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相对滞后和作者首选国外期刊发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政策导向因素外,国内期刊整体影响力较弱、出版时滞较长、传播速度较慢、传播范围较小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加强期刊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大力缩短论文发表时滞与国际知名期刊的差距,拓宽平台传播范围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科技迅猛发展,一些专业和领域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学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科研学术论文,为提升中国科技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科技期刊与科学技术没有实现同步发展,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国期刊数量有限,且由于各种评价体系的导向,造成大量中国优秀科研成果外流,作者首选国外SCI期刊发表论文,从而使中国科技期刊逐步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造成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相对滞后和作者首选国外期刊发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政策导向因素外,国内期刊整体影响力较弱、出版时滞较长、传播速度较慢、传播范围较小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加强期刊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大力缩短论文发表时滞与国际知名期刊的差距,拓宽平台传播范围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稿件是期刊赖以生存的生命力,稿源不充足对期刊的发展是致命的损伤。通过分析作者的投稿动机,论述了期刊需从建设与维护审稿专家库、提高审稿效率、加强期刊编辑的作者服务意识以及提高期刊在业界的影响力几方面采取措施,扩大稿源,从本质上提升科技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给传统农业科技期刊带来了巨大冲击。通过介绍新媒体和农业科技期刊的自身特点,研究新媒体时代下农业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科技期刊要丰富传播方式,加快新媒体融合速度,合理整合资源,增强互动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精期刊等建议。农业科技期刊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增强读者的粘性互动,促进期刊的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稿源方面存在的稿件流向国外、扎堆投向核心期刊、数字出版冲击和内容同质化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期刊质量、增强编辑服务意识、参加学术会议发掘新的作者、充分利用专家编委、提高时效性和尝试全媒体运营等具体措施,力求改善科技期刊稿源现状,争取优质稿源,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引领行业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影响力"是评价一个期刊的价值认同程度及扩散能力的主要指标。"互联网+"时代给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技知识、积累科技成果、交流科技信息的文化传播主力军,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发展的好坏已成为可以窥探国家科技发展的一个窗口。通过建立科技期刊群、加强多种新媒体的融合、提高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推进开放存取出版(OAP)模式等4个途径,可以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