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本从三个角度评述了《红楼梦》研究新《红楼梦艺术精神》的价值:该书对《红楼梦》艺术精神的探讨溯及庄子,开辟了一条认识《红楼梦》艺术精神和终极价值的新途径;该书从多角度进行的艺术形式个案研究揭示了《红楼梦》的特殊艺术魅力;该书对研究和普通读的其他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角度评述了《红楼梦》研究新著《红楼梦艺术精神》的价值:该书对《红楼梦》艺术精神的探讨溯及庄子,开辟了一条认识《红楼梦》艺术精神和终极价值的新途径;该书从多角度进行的艺术形式个案研究揭示了《红楼梦》的特殊艺术魅力;该书对研究者和普通读者的其他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红楼梦》全息性、多角度、立体化形态,表现出生活蕴涵的丰富性、主题立意的多样性分析,指出了诠释维度的多样化情状,沿用传统的微观性、单视角诠释的局限性,而《红楼梦》的立体化艺术构建与系统辩证法是息息相通的。进而指出系统辩证法可最大限度地把生活蕴涵的丰富性、艺术手段的综合性与传导意义的多样性化为一统,并尽可能吸取作者、版本的考证成果,形成多维度诠释研究,多学科综合运用的研究气氛,开创诠释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中对立统一的艺术规律,是艺术辩证法的核心。作者曾运用这一基本观点和方法写成了《论艺术辩证法》一文。但当时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写实与理想、再现与表现、有限与无限等等类型,都未论及,留下遗憾。今写"再论"即是对前作的补充和修订。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悲剧作品,艺术氛围的创造:悲喜相映;人物性格的刻画:冷热相济;故事情节的取舍:藏露相当。整部作品充盈着艺术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海滨 《昌吉师专学报》1999,(1):30-34,38
本文从《红楼梦》十七、十八两回的脂评入手,探讨了脂评的四方面的重要价值:脂评提供了《红楼梦》成书过程、背景与本事,腊评暗示了小说中人物命运和整体结局;脂评总结了小说的艺术成就;脂评作为阅读文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汝昌先生是位著作等身.学识渊博的红学专家。虽年近耄耋,至今仍孜孜砣砣于红学研究中,他勤耕不辍的治学精神实在让人铁敬。近来拜读周先生所著的《红楼艺术》一书后,感到先生对《红楼梦》艺术的感悟、认识、评论精湛独绝,许多见解是发别人所未发,具有新颖的创意性,读后确实受益匪浅,收效甚丰。但细按周先生书中个别篇章尤其是关于《红楼梦》结构问题的篇章,其结论实在让人无法苟同。  相似文献   

8.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匕伟大的语言艺术大师,《红楼梦》可说是一座词语的宝库。近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校注(以下简称“艺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了以程甲本为底本的校注(以下简称“北本”)、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义江的《红楼梦》校注(以下简称“蔡本”)。此外,如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辞典》(以下简称丁”典”)、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辞典》(以下简称“山典”)、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大辞典》(以下简称“文典”(等等。对于《红楼梦》…  相似文献   

9.
本从对红学研究中所谓“高层次”、“低层次”的议论有感而发,就如何阅读《红楼梦》及研究红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反对将古典艺与现代科技轻率地不伦不类地杂交。并为红学中的“素隐派”正名,认为它乃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入门之路。  相似文献   

10.
“深得金瓶壸奥”的脂批,道出了《红楼梦》与《金瓶梅》的渊源关系。本文从题材选择、构思立意、人物塑造、艺术表现、语言风貌五个方面和社会历史内涵与文化思想底蕴、艺术功力、诗意与美感、“蝉蜕于秽”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和超越,从而说明《红楼梦》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诗词创作的具体分析与归纳,以形象对立、语言特征、情感色彩三个方面概括了《红楼梦》诗词创作性格化的基本特征.指出《红楼梦》中的诗词区别于《红》以前任何一部小说中的诗词,它是构成《红楼梦》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者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刻划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的重要的艺术手段.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传统诗词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端木蕻良对《红楼梦》艺术的反复品味研究,成为他1940年代桂林时期小说创作的重要艺术资源。细察此期小说文本,至少有三个方面体现出《红楼梦》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一是塑造了以"宝玉"为原型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二是在"真情主义"、幻灭主题的表达上呈现出鲜明的《红楼梦》式的悲剧结构和精神;三是在艺术上,神话和暗喻结构的运用、叠印手法和具体意象等方面都与《红楼梦》暗通款曲。1940年代端木蕻良桂林时期的创作可以看出《红楼梦》对后世创作的影响是开放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13.
李彪 《吉安师专学报》1994,(1):39-41,52
“有一千十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这一经典名言是十分正确的。不同的读者根据各自不向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素养以及审美经验的差异。对一部文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是不会相同的。正象鲁迅对《红楼梦》所提出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闻秘事……”①对于诗歌的欣赏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24(4):F0003-F0003
陆涛,一九六二年生,江西丰城人,景德镇学院艺术系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其祖父陆云山,其父陆如是著名景德镇陶瓷艺术家,陆涛是陆氏《陶瓷世家》第三代传人。陆涛是出身在艺家名门之中,受其艺术熏陶,继承和弘扬了陆家艺术风韵,博采众家艺术之精华,成果斐然。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它同样适用于《红楼梦》。曹雪芹以其深厚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在《红楼梦》中营造了一种博大、深沉而多层次的意境。《红楼梦》主要通过整体艺术构思、人物诗作、自然环境等来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16.
绚丽多彩 情色交融──浅谈《红楼梦》的色彩描绘姜欣,郑金梅《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伟大作品。作者以精雕细琢的大手笔,描绘了一批活生生的典型,其中不少形象已成为千古不朽的艺术典型。作品不仅在结构上百面贯通,盘络相连,纵横...  相似文献   

17.
李文 《科技信息》2009,(13):171-171
《红楼梦》汲取了早期古代章回小说的精华,又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是纵横交错的“网状”式结构。那么,这种“网状”式艺术结构,有些什么突出的特点,怎样制约着作品的构图布局,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成书于满汉文化大融会的乾隆时代。曹雪芹深受满族文化的影响,巨著《红楼梦》带有浓郁的萨满色彩。萨满“三界”、“三魂”说,“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等观念在《红楼梦》文本中得到了艺术渗透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大量美丑转换与包容、奇特与正常统一的实例,论述了《聊斋志异》所表现的生活辩证法与艺术辩证法,并归纳了蒲松龄表现这些辩证法的三个特点,说明蒲松龄的美好理想和刻苦艺术追求超越了前代作家,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比兴是《诗经》重要的艺术手法,《楚辞》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了比兴,这对于诗歌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是引入了新的表现题材并加以扩大,其次发展到兴寄,进而发展到物我融一的艺术意境。可见,比兴不仅是《诗经》的艺术手法,还应该说是整个诗歌艺术中的重要的艺术手段,在诗歌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