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状态下的荷载应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探讨了板底脱空的形成机理及一般图式,应用有限元方法,详细分析了不同地基模型(文克勒地基和弹性半空间地基)、不同车辆荷载(单轴、双轴和三轴)作用下无限大板和有限尺寸板在脱空状态下的荷载应力,研究发现,脱空状态下板的荷载应力是未脱空时的1.0~4.6倍不等.通过引入板尺寸修正系数、脱空应力修正系数,给出了考虑脱空影响的路面板荷载应力一般计算式,回归了未脱空无限大板荷载应力,分析了板平面尺寸的影响,提供了脱空应力修正系数诺模图,结果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评定与断板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弹性地基上钢筋混凝土板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及位移特征,文中以弹性地基与正交各向异性板的接触作用为分析模型,采用显式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弹性地基与四边自由的正交各向异性板冲击作用的分析模型,计算了弹性地基和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板的应力场及位移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四边自由的正交各向异性板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其底部受拉,顶部受压,其应力分布特征与薄板弯曲的应力分布特征相近,板中最大应力对称出现在距板底中央的1/3处;地基沉降主要出现在与板接触的有限区域内,且发生在距地基表面的0. 0~1. 2 m深度范围内。本文的计算结果可为评估弹性地基及正交各向异性板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覆沥青层复合结构(PCC-AC)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建立层状弹性地基上多层复合路面的统一计算模型,采用弹性地基上的多层薄板理论,得出了分离式路面和结合式路面的求解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双层地基上的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进行了分析,其混凝土板底弯沉值及应力值与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及规范方法吻合较好,表明用该方法计算PCC-AC结构水泥混凝土板荷载应力具有足够精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的基本理论,利用能量法建立双参数地基-刚性板系统的能量方程;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双参数地基基床系数、承载板尺寸、荷载和沉降变形之间的关系式.基于此关系式和已有基床系数确定规则,通过不同尺寸承载板的荷载试验,可以建立以双参数地基基床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组,从而解得双参数地基基床系数表达式.通过4块不同形状和尺寸刚性板(直径0.3m、0.6m圆板和边长0.54m、0.71m方板)的实测试验获取实际场地下砂性地基土的双参数基床系数值,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结合基础沉降和相邻基础相互影响的算例说明了双参数地基的工程意义;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给出了不同状态的黏性土和砂性土的双参数基床系数的建议值.本文方法为双参数地基模型的推广及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Pasternak双参数地基上的板为研究对象,用有限条法和最小势能原理建立了地基与板相互作用的控制方程,分析求解地基板在不同约束和荷载条件下的内力和位移,并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双参数地基板的动力分析中.计算结果表明,随地基基床系数和剪切模量增加,自振频率增大.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是求解弹性地基板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对地基的加载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快速拉格朗日数值方法和极限分析方法,采用应变控制的数值试验来研究地基加载的渐进破坏过程和极限承载力.应变控制方法避开了荷载增加方法的系统不易控制性以及求解不收敛原因复杂性等问题.通过对均质地基的数值试验,揭示了地基随加载步的剪切带局部化的过程,发现地基的破坏是一个逐渐演化过程,最终的剪切带滑移模式与传统假设滑移面一致.数值试验显示加载过程中地基应力呈复杂的空间变化,荷载板受力呈中间大、两侧小的不均匀特点,且这种不均匀性随着荷载增加而增大.对不同内摩擦角进行数值试验,结果揭示其破坏的滑动体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加,其范围的宽度和深度都相应增加.数值试验获得的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与传统Prandtl方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对于结构和参数更复杂的非均质地基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直接加铺与施加防反射裂缝措施后再加铺的路面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和比较,得到了交通荷载、温度变化和材料参数对沥青加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直接加铺沥青层结构时,只增加沥青材料强度、厚度和地基模量,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沥青加铺层结构的力学性能,且不一定经济有效;而加设STRATA应力吸收层,并改善旧混凝土板接缝传荷能力,能较好地改善沥青加铺层在交通荷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状态.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在荷载、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力学分析和比较,得到了交通荷载、温度变化和材料参数对沥青加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设STRATA应力吸收层,并改善旧混凝土板接缝传荷能力,能较好地改善沥青加铺层在交通荷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状态.  相似文献   

9.
应用1/4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及直接积分法,分析车辆以一定速度匀速移动时,车辆参数(集中质量、悬挂系统弹簧刚度和轮胎弹簧刚度)、路面板参数(路面板厚度、接缝宽度、接缝错台和接缝传荷等)以及地基参数(地基刚度、地基阻尼及地基弱化指数等)对车-路耦合作用力的影响;给出了动荷系数(动静荷载比)随各参量变化的影响曲线及其统计特征;探讨了有接缝混凝土路面板动弯沉和动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提高,车-路耦合作用力的变异性增大,路面板动弯沉和动应变的波动性增强;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车-路耦合引起的动态效应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为获取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部荷载横向传递规律,通过实车试验并建立多车-无砟轨道-路基空间耦合分析模型开展研究,对不同行车速度下扣件支点反力和复合板与底座板下荷载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分析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现场行车荷载效应.行车速度对扣件支反力和板下荷载横向分布影响较小;建议轮轴作用点处扣件荷载承担比例选取为40%,与其相邻的两个扣件由近及远依次取为25%和5%;实测复合板底部荷载在横向上呈典型的双峰型分布,峰值处压应力最大为149.5kPa;实测底座板底部荷载在横向上呈M型分布,峰值处压应力最大为16.2kPa;既有规范在无砟轨道底部荷载取值时缺乏对扣件支反力影响范围、不同无砟轨道厚度及结构特征、基础刚度、各动车组参数等影响因素的考虑,建议开展针对性研究,完善无砟轨道设计参数体系.  相似文献   

11.
综合研究了长期演进切换算法中切换参数值、用户移动速度和负载均衡机制对系统掉话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结合用户移动速度和负载均衡机制的切换自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如果用户的移动速度一定,且切换迟滞因子和切换触发时延小于一定阀值时,增加其中一个或两个参数值会导致系统掉话率增加。如果切换控制参数一定,系统掉话率随用户的移动速度增加而增加。针对移动速度为低速、中速和高速的用户,分别采用4,3,2 dB的切换参数较为合适。如果用户速度和切换参数均相同,采用负载均衡机制后,系统的掉话率明显降低。经仿真验证,与传统切换算法相比,采用结合用户移动速度和负载均衡机制的切换自优化算法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掉话率,并使系统整体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对高速公路车辆速度进行限制, 建立了基于卷帘式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的相机测速系统, 并对该系统采用的标定技术、 测速算法等进行了研究。卷帘式快门数字相机测量速度是利用卷帘式快门曝光, 具有一定的延时, 对运动物体拍摄会产生一定的畸变, 通过对图像的畸变部分进行图像处理和计算, 即可得到运动物体的速度参数。根据相机成像的几何原理, 分析了相机的标定原理, 根据相机测速时的特点, 提出了简单、 有效的标定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相机标定和测速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进行了标定及测速实验。经实验验证: 利用卷帘式快门CMOS数字相机方法对运动目标测速值较精确, 误差在2.5%以内。基本满足高速公路相机测速系统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轴向运动矩形薄膜的横向振动和稳定性问题的力学模型及运动微分方程,用解析法导出了四边固支的轴向运动矩形薄膜的复频率方程,讨论了在轴向匀速运动情况下,其系统复频率的实部和虚部随速度的变化关系以及临界速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MARC软件不能够直接分析物体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的问题,对MARC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以井盖受移动载荷为例,采用MARC二次开发功能编写移动载荷子程序,分别分析球墨铸铁井盖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井盖在高速、低速和加速情况下的变形和等效应力.分析结果对井盖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MARC软件的二次开发具...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树双索引结构的移动查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有限范围内海量移动对象的有效索引,构建通用的移动查询解决方案,针对移动对象在道路网格中的运动特点,提出了预测实时运动速度的速度积累模型和预测未来聚集位置的基于双树双索引结构的移动对象查询方法.双树双索引结构利用网格划分思想构建空间分割树,实现对现有GG TPR-tree查询结构的拓展,并结合GG TPR-tree索引及建立于内存中的Hash索引以满足各种类型的移动查询请求.仿真实验表明,在回答受限范围内海量移动对象的确定性查询和统计性查询时,与传统方法相比,双树双索引结构在查询结果准确率方面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动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节点移动对网络连接变化的影响.分析了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层中影响连接变化的因素,即节点移动速度和网络承载率,并以速度半径比的概念有效地描述节点在网络中的移动速度,研究了二者共同作用时的影响情况.通过对网络中链路层连接变化的深入研究和仿真实验得到的大量实验数据,最后得出连接变化率随...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移动数据点在某一时刻最近邻居(Nearest Neighbor)的查询算法(M—NN),着重考虑移动数据点的速度、方向、时间等参数。此算法将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只查询移动数据点运动中某个时间点的情况和需要查询移动数据点在所有时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水下结构的自振频率不仅受流体动水压力和水深的影响,还受其运行速度的影响。文章假设水为无粘、不可压、无旋流体,研究了水下运行结构的流固耦合自振频率,重点研究了运行速度对其自振频率的影响。计算结果与ANSYS程序的计算结果作过比较,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中,动镜速度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光谱图的质量。针对影响速度均匀性的多个因素展开研究,从运动机构自身特性、振动干扰、电路噪声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计算出各项因素导致的速度波动量;并讨论了降低外部干扰的方法。实验表明干扰造成的速度波动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说明降低速度波动的工作主要在于优化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20.
The perception of moving plaids reveals two motion-processing stag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 Welch 《Nature》1989,337(6209):734-736
When viewed through a small aperture, the perceived motion exhibited by a long moving line or grating is ambiguous. This situation prevails because even a perfect machine could only detect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a moving contour, so motion parallel to a contour is undetectable.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views the world through an aperture array--the neural receptive fields. Therefore a moving object is viewed through many small apertures and the motion within many of those apertures is ambiguous. This ambiguity may be resolved by monitoring the motion of a distinctive feature, such as a line-end or corner, and attributing to the larger object the motion of the feature. Alternatively, Adelson and Movshon have suggested that moving images are processed in two stages, that is, they are first decomposed into one-dimensional components which are later recombined to generate perceived object motion. For a moving plaid, defined as the sum of two drifting gratings, these alternative models generate different predictions concerning the resolution of the plaid's motion ambiguity. A feature monitor would respond to the motion of the intersections between gratings, whereas the two-stage motion processor would first decompose the plaid into its constituent gratings and subsequently recombine them to generate the perception of a moving plaid. Using speed discrimination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wo models, I find that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s reflect the speed of a plaid's component gratings, rather than the speed of the plaid itself. This result supports the two-stage model. Although speed discrimination is limited by component processing, observers cannot directly access component speed. The only perceptually accessible velocity signal is generated by the second-stage pattern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