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农药三唑酮有高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的印迹聚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可以形成两类结合位点.用多点结合模型计算两类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分别为K1=7.89×10-4mol/L,K2=3.53×10-3mol/L.底物的选择性结合实验表明,该聚合物对三唑酮呈现高度的选择性及识别能力.为在生物样品中选择富集三唑酮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具有高选择性的L-帕珠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量明显高于空白聚合物.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选择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识别帕珠沙星分子的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用多点结合模型进行计算得到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1分别为23.08 μmol/L和3.65 μmol/g,低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2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2分别为0.43 mmol/L和27.28 μmol/g.实验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量高于其他类似物,呈现出空白聚合物没有的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烯醇1735为分散剂、利福平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用水溶液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利福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水溶液中,利用静态平衡结合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利福平溶液的浓度范围在5×10-5~1×10-4mol/L内,所制得的印迹聚合物内存在两类不等价的结合位点,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和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Kd1=1.08×10-2mg/mL和Qmax1=14.40 mg/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和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Kd2=7.18×10-3mg/mL和Qmax2=12.51 mg/g.结合底物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福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利福平呈现出了较高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特性,能较简便地用于利福平的分离和富集.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子烙印技术,以头孢克洛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对头孢克洛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烙印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头孢克洛烙印聚合物的结合特性.Scatchard分析表明,在该聚合物中存在对头孢克洛有不同亲和力的2类作用位点.通过与头孢克洛类似物质在该聚合物上吸附行为的比较,表明该聚合物对头孢克洛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美托洛尔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光引发的分子印迹技术,以美托洛尔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以美托洛尔(Metoprolol)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底物的实验表明,该聚合物对美托洛尔具有优良的吸附选择性.并通过Scatchard方程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与模板分子在自组装过程中通过氢键和离子键形成了2类非等价的结合位点,并计算出2类不同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分别为Kd1=2.398×10-4mol/L,Kd2=6.364×10-4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1=58.57μmol/g;Qmax2=86.13 μmol/g;分别为理论吸附量的50.53%和74.31%.  相似文献   

6.
以二溴荧光黄为印迹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对二溴荧光黄有较好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利用静态平衡结合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此印迹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的印迹聚合物中形成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计算离解常数分别为6.18×10-4mol/L和Kd2=5.73×10-3mol/L.对比二碘荧光黄和荧光素的结合特性,该印迹聚合物呈现较好的选择性.研究二溴荧光黄在溶液中和聚合物中荧光光谱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以乙酸镍和2,2′-联吡啶配合物为模板、4-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具有类似金属螯合抗体结合位点的金属配合物印迹聚合物,系统研究了金属离子对模板聚合物选择性结合2,2′-联吡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N i(Ⅱ)-2,2′-联吡啶配合物有选择性识别能力。采用Scatchard模型评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合特性,得到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平衡离解常数Kd1=0.082 mm o l/L,表观最大结合量Qm ax1=82.2μm o l/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Kd2=0.400 mm o l/L,Qm ax2=91.3μm o l/g。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合成了对(S)-萘普生具有高手性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紫外光谱分析了聚合物制备过程中(S)-萘普生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形成的复合物,并用Hyperchem软件模拟其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量高于其对映异构体,手性分离因子α达1.87.Scatchard分析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识别(S)-萘普生分子过程中存在2类结合位点,计算得到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1分别为28.0μmol/L和52.94μmol/g,低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2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2分别为0.489mmol/l和0.122mmol/g.  相似文献   

9.
双酚A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和结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了不同的功能单体和致孔剂,制备了一系列的以双酚A为模板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发现以2-Vpy做功能单体,以甲苯做致孔剂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对底物有很好的结合能力.在不同的致孔剂中,双酚A与功能单体形成复合物而导致它的质子的化学位移的变化幅度不同,表明形成的复合物的稳定程度不同,相对应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的选择性结合底物的能力不同.Scatchard方程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在聚合物中形成了一类等价的结合位点,结合位点对模板分子的最大表观结合量为 148.1 μmol·g -1;结合位点的平衡离解常数2.81 mmol/L. 研究表明,改变溶解底物的溶剂,会严重影响聚合物对底物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罗丹明B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与结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罗丹明 B为印迹分子 ,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制备了对罗丹明 B有较好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 .利用静态平衡结合法和 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此印迹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 ,结果表明 ,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的印迹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 ,计算了离解常数分别为 1 .87×1 0 - 5和 4.2 4× 1 0 - 4mol/L.对比罗丹明 S和罗丹明 6G的结合特性 ,该印迹聚合物呈现了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荧光寿命和圆二色光谱法等方法研究了6-糠氨基嘌呤(K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KT可以显著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其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猝灭常数Ksv在288 K和303 K时分别为1.45×104和1.42×104L/mol,Stern-Volmer曲线是两段相交于cKT=8.0×10-5mol/L的回归曲线,说明KT与BSA之间存在两类结合位点.数据处理及热力学参数计算表明:低浓度KT-BSA(cKT8.0×10-5mol/L)的结合主要是疏水作用,结合位点数约为1;较高浓度KT(cKT8.0×10-5mol/L)主要以氢键、范德华力与BSA结合,结合位点数为3.7.紫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实验结果表明,KT的存在使BSA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2.
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传感器敏感膜的种类组成及其比例进行了筛选,确定了增塑剂为磷酸三甲酚酯,其质量分数为55%~75%;电活性物质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其质量分数为0.6%~1%;聚合物基体为聚氯乙烯(PVC),其质量分数为24%~44.4%。实验结果表明,敏感膜机械强度好,其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10-7~1×10-3mol/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10-3mol/L时,其响应时间为30 s。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尼可刹米的单扫描示波极谱行为,在pH2.6的B.R.缓冲液中,于-1.28V(vs.CE)呈现一还原电流峰,与其含量有线性关系,线性范围是4.5×10~(-8)~4.0×10~(-8)mol/L,4.0×10~(-8)~8.0×10~(-8)mol/L。还用多种手段详细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确定其波是不可逆吸附还原波。  相似文献   

14.
Kinetic studies of the heme dissociation from the wild type and Phe35Tyr, Phe35Leu mutants of bovine liver microsomal ferricytochrome b 5 indicate that the oxidized Phe35Tyr mutant is more stable towards denaturant than wild type but Phe35Leu mutant proceeded with a different mechanism compared with wild type cytochrome b 5 and Phe35Tyr mutant protein. Because of the decrease of side chain volume in Phe35Leu mutant, a cavity produc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protein may offer a channel for urea molecule to enter the hydrophobic pocket. When urea concentration is larger than 5 mol/L, the urea molecule may compete to coordinate the iron of heme with His39, that results in sharp increase of the rate of heme dissoci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ytochrome b 5 and cytochrom c demonstrated that a 1:1 protein complex wa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proteins. The binding constants of cytochrome b 5 with cytochrome c are: wild type K A=4.2(±0.01)×10 6(mol/L) -1 , Phe35Tyr K A=3.7(±0.01)×10 6(mol/L) -1 and Phe35Leu K A=4.7(±0.01)×10 6(mol/L) -1 respectively ( I =1 m mol/L, pH 7.0 soldium phosphate buffer, 25℃). Thes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he mutation at Phe35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binding of cytochrome b 5 with cytochrome c and that the hydrophilic patch residues are not involved in the binding of cytochrome b 5 and cytochrome c.  相似文献   

15.
利用恒温振荡的方法制备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与凹凸棒土(ATT)的复合物(CTAB/ATT),并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采用物理涂覆法将CTAB/ATT的复合物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CTAB/ATT复合物修饰电极,研究了邻硝基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邻硝基酚在该修饰电极上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峰电流,邻硝基酚的浓度在4.0×10-6~2.0×10-5mol/L范围内与电流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i(μA)=-0.0176+0.0951c(10-6mol/L),相关系数r=0.9978,最低检测限2.0×10-7mol/L.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 对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山柰酚3种黄酮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常数进行研究, 利用药物淌度变化和蛋白浓度的关系,计算得到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山柰酚与H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9.76×105mol/L,1.24×106mol/L和3.79×105mol/L. 结果表明,此法可以作为研究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一种简便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聚茜素红薄膜修饰电极(PARE)为工作电极,0.05 mol/LHAc-NaAc(pH 5.0)为支持电解质,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丹宁酸在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当丹宁酸浓度在5.0×10-6~5.0×10-3mol/L范围内,丹宁酸的浓度与氧化峰电流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μA)=0.2768c(10-6mol/L)+2.636,r=0.9966,检出限达1.0×10-7mol/L.方法简便,用于茶叶中丹宁酸的测定,7次测定的RSD%为2.1.  相似文献   

18.
以达旦黄为探针,应用荧光及紫外光谱法研究达旦黄(TY)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结合反应,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实验表明:TY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根据F rster能量转移理论,求得不同温度(16,30,40℃)下的能量转移效率E分别为0.419 6,0.401 9,0.386 5,作用距离r分别为3.05,3.04,3.10 nm.BSA存在猝灭TY的荧光,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测定BSA的方法,线性范围:3×10-7~2×10-5mol/L,检出限:9.07×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1.7%.  相似文献   

19.
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测定有机磷农药敌敌畏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以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作敏感物质、银基汞膜电极作基础电极,制备了安培型生物传感器。采用单扫描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对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响应特性。以乙酰硫代胆碱作底物,在0.05mol/LpH=7.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底物水解产物硫代胆碱在-0.33V处有灵敏的还原峰。在1.0×10-8~1.0×10-6mol/L浓度范围内对敌敌畏进行了测定,校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8。抑制率为5%时,对敌敌畏的检出限为2.8×10-10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