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压与气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海伟  郑治国 《科技信息》2010,(18):196-196,198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教学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凡"事"以"做"为中心。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其教学法应该遵循"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观的指导,所以应当在教学内容的划分、教学手段的改进和考核方式的综合性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达到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和推行"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3.
广告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实一体"、"学做合一"、"多证融合"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应结合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的原则,努力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加强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4.
邱小兵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2):133-134,136
"教学做合一"把学习设置到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对于传统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本文从"措施和方法"、"实践验证"、"效果分析"、"教学做合一教学实践的反思"等方面阐述了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财会课中运用"教学做合一"教学,符合财会专业注重技能和实践,面向应用的学科特点,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5.
何志杰  匡芬芳 《科技信息》2010,(24):201-202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来进行,因此,如何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论述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以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能力为目标,如何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文章重点论述了如何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坐标,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好实践教学。强调在实践教学中应基于以"工作为导向",以"项目和任务为驱动"进行情境教学;以工作情境为指导,坚持"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的内容以及侧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联系实际,坚持"项目和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科学发展观注入到教学之中,深化教学改革。把“教、学、做合一”使用,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在教师。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完成历史和社会赋予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杨晓云 《科技资讯》2013,(23):181-181,183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宗旨对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双辅导现场教学"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在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双辅导现场教学"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该实践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校企合作"双辅导现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为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企业调研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谷为新 《科技信息》2011,(5):I0205-I0205,I0259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探索培养人才的方法,也是专业教师的职责和责任,本文以杜威的"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指导,运用项目教学法,更有效地完成实训教学,为"零距离"上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许朝侠  邵丽红 《科技信息》2010,(10):188-188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而单纯地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学习并研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引入到数据库课程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邹贤珍  盛湘  陶健 《科技资讯》2013,(15):191-191
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上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中,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与实践性,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以教改为手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能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3.
赵桂云 《科技信息》2013,(5):283-283,306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构建教学内容,建设教师队伍和培养学生主动性三个方面探索如何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职业类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实践教学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以职业岗位素质教育为主线,突出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整体规划实践教学工作,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资源,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加快实验实训室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监控与管理,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践行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日益成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分析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培养应用技能型创新人才为出发点,依据陶行知关于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提出了四维度实践教学体系,论述了该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作法和实践效果,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邓艳平 《科技信息》2010,(36):111-111
实践教学是完成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出口贸易模拟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合一、""手脑并用"、"学练结合"是必须的选择。一、进出口贸易模拟课程实践教学特点进出口贸易模拟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能力而开设的仿真实习。主要特点为:  相似文献   

17.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改造中诞生的,实践表明,它适合当前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进行系统、直观地了解,重新阐释“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实质,并对师范院校学生在今后的实习工作中“教学做合一”理论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不足并分析原因,充分发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对高师实习的促进作用;为高师学校的未来教师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帮助高师学校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指导高师生树立正确的知行观、教师观和教学观,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养成。  相似文献   

18.
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尤为必要。安徽科技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采取了构建"2平台+3模块"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实践内容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校企合作,搭建"学做合一"教学平台、改革与创新考核评价方式等举措,从而实现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提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多能合一”型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取得很大进步,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载体。高职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而加强高职教师教学水平则成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观念需要不断地提高与创新。探究如何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多能合一"型高职教师,对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谢进栋  樊登柱 《科技信息》2009,(32):214-214,216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我国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而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需要高水平"示范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本文就示范性建设的背景从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管理手册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