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b2+和Cd2+对水螅毒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镉、铅两种重金属离子对水螅进行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Cd2 96h的半致死浓度为1.81mg/L, Pb2 96h的半致死浓度为10.13mg/L.表明Cd2 和Pb2 均对水螅有毒害作用,且Cd2 的毒性强度大于Pb2 .慢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水螅在含两种重金属离子培养液中世代数的增加,水螅的世代时间有明显延长的趋势;此外,Cd2 为0.0025mg/L时,Pb2 为0.015625mg/L和0.0625mg/L时,水螅的世代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的值.表明较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可能对水螅的生长繁殖有促进或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硝化速率法研究了重金属元素Pb、Cu的毒性,分析了重金属Pb、Cu对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重金属毒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u和Pb均是氨氧化细菌的高毒物质,其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是63.60、77.40mg/L;Cu/Pb的联合作用方式为协同效应;对细胞活性产生促进、抑制的ρ(Cu)范围分别是0.01~1mg/L和1~50mg/L,ρ(Cu)=100mg/L是细胞死亡、结构破坏的临界点;ρ(Pb)<1mg/L可以促进细胞活性,而ρ(Pb)>1mg/L后,细胞活性降低,且随着ρ(Pb)增加细胞结构破损加剧。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2009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Hg、As的含量,平均含量为Cu 27.88 mg/kg、Pb 22.98 mg/kg、Zn 95.88 mg/kg、Cd 0.178 mg/kg、Cr 41.01 mg/kg、Hg 0.031 mg/kg、As 11.40 mg/kg.空间分布上,Cu、Pb、Zn、Cd、Hg、As 6种重金属含量均在杭州湾北部及长江口南汇交界处呈现最大值,而Cr在调查海域的东部逐渐向近岸海域递减.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同时采用Hakanson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显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表现为轻微.7种重金属元素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潜在生态综合危害的大小贡献顺序为:Cd>As>Hg>Cu=Pb>Cr>Zn.Cd的Eir值对RI值的权重贡献最大,即Cd表现为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以日本虎斑猛水蚤为实验生物,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nTiO2)及与菲、芘联合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当ρ(nTiO2)≤5 mg/L时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存活率无显著性的影响,而当ρ(nTiO2)≥20 mg/L时则有显著性影响;菲、芘都可与纳米二氧化钛(1 mg/L)联合表现出比单一污染物更大的毒性效应,其中芘与纳米二氧化钛存在显著的联合协同效应.研究表明,纳米材料会与环境中其他的污染物相互作用,从而对水生生物表现出间接的毒性作用,因此在海洋环境中纳米材料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铅(Pb)、镉(Cd)单一与复合胁迫对铜锈环棱螺的生理耐受机制,采用胁迫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 Pb(0、0.05、0.1、0.2和0.4 mg/L)、Cd(0、0.005、0.01、0.02和0.04 mg/L)和Pb-Cd混合溶液(0+0、0.05+0.005、0.1+0.01、0.2+0.02和0.4+0.004 mg/L)在不同时期(0、2、4、6、8 d)对铜锈环棱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时间(≤6 d)、低浓度Pb、Cd单一胁迫时,铜锈环棱螺CAT(catalase)与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显著升高,但长时间(>6 d)、高浓度的Pb(0.4 mg/L)、Cd(0.04 mg/L)单一胁迫导致其CAT与SOD活性显著降低。在第8 天时,在Pb、Cd的单一胁迫浓度分别达到0.20 mg/L和0.020 mg/L水平时,CAT与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但高浓度处理组的酶活性下降。CAT和SOD活性的升高,可以缓解Pb、Cd胁迫对铜锈环棱螺的生物毒性,但其作用范围有一定限度。Pb、Cd复合胁迫下,铜锈环棱螺SOD与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两种酶的活性变化贡献顺序为Cd单一胁迫>Pb-Cd复合胁迫>Pb单一胁迫,说明Cd毒害作用可能更强,Pb、Cd复合胁迫属于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4种重金属离子对秀丽小杆线虫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Cu2 ,Cd2 ,Pb2 ,Zn2 4种重金属离子对秀丽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对秀丽小杆线虫的毒性大小依次是Cu2 >Pb2 >Cd2 >Zn2 对C.elegans的24h的LC50分别为6.04、17.20、71.70、145.33mg/L,Cu2 、Pb2 、Cd2 、Zn2 对C.elegans的48h的LC50分别为3.46,10.07,54.56,81.21mg/L.  相似文献   

7.
镉-砷污染苜蓿的联合效应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盆栽模拟方法,试验共存条件下的有毒元素镉(阳离子)和砷(阴离子)对首蓿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当土壤环境同时存在Cd和As时,As有促进苜蓿吸收Cd的功能,而Cd则抑制苜蓿吸收As;(2)当苜蓿受到Cd和As的联合污染时,植株体偏向于吸收更多的有毒元素Pb和过多的Cu,从而加剧Cd和As对苜蓿的污染,反映了Cd—As—Pb—Cu四元素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机制,这是多因子污染与理想的单元素污染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某冶炼厂污酸处理后形成的硫化渣和石膏渣为原料,在分析浸出毒性和抗压性能的基础上,探讨硫固定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硫化渣的浸出毒性比石膏渣的浸出毒性强,其中Zn和Cd的浸出质量浓度分别为1 547.0 mg/L和104.4 mg/L;增加硫磺用量和添加石膏渣有利于降低其浸出质量浓度;利用1 mol/L硫化钠溶液进行预处理,固化体中的Zn和Cd浸出质量浓度分别为1.74 mg/L和0.87 mg/L,低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 5085.3-2007);当硫化渣粒径小于150 μm,石膏渣用量为20%,骨料用量为15%时,固化体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47.5 MPa,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达到C47混凝土强度等级.  相似文献   

9.
以小球藻为受试生物,研究Cd-HA-TiO2联合暴露体系对小球藻的毒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d单独作用、Cd-HA和Cd-TiO2联合作用下,Cd的96h-EC50分别为:0.166、0.185~0.207和0.185~0.199mg/L,以上结果说明当HA或TiO2存在情况下,可以降低Cd对小球藻的生物毒性,这主要是由于HA或TiO2可以吸附水中Cd,降低体系中自由金属离子的浓度,进而减弱了Cd的生物毒性.但在Cd-HA-TiO2三者联合作用下,Cd的96h-EC50降低到0.063~0.089 mg/L.表明当HA、TiO2同时存在时,Cd对小球藻的生物毒性显著增强. 通过检测暴露后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KAT)水平,发现Cd-HA-TiO2联合作用时,小球藻的CA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暴露条件(P0.05);细胞内Cd分布实验结果显示三者联合暴露显著促进了小球藻细胞内的Cd的生物累积量(P0.05).因此,小球藻的氧化性损伤(CAT水平)和Cd的生物积累水平可能解释了三者联合暴露导致Cd毒性显著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种常见重金属(Zn2+、Cu2+、Hg2+)对基因重组发光菌(E. coli HB101 pUCD607)的单一毒性和不同浓度比下的联合毒性作用,并采用毒性单位法(Toxic Unit)、Marking相加指数法(Additional Index)和混合毒性指数法(Mixture Toxicity Index)来评价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类型。Zn2+、Cu2+和Hg2+三种的重金属对发光细菌的15分钟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4.16、6.00和0.98mg/L。多元重金属混合体系主要呈现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3种重金属的联合效应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上述重金属联合毒性作用可为重金属复合污染控制和生物毒性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重金属离子铜、锌对汤匙华哲水蚤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铜、锌离子对汤匙华哲水蚤24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481、3.221 mg/L;48h LC50分别为0.383、1.573 mg/L;72h LC50分别为0.315、0.471 mg/L.铜、锌联合毒性致毒特征表明:高强度的锌离子对铜离子有拮抗作用,高强度的铜离子对锌离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硝基苯及其主要降解中间产物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对明亮发光杆菌的单一毒性及多元混合联合毒性的影响.采用毒性单位法(TU)、加和指数法(AI)以及混合毒性指数法(MTI)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硝基苯、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半致死浓度的-log EC50值分别为3.21、3.40、3.30和4.15.这4种有机物二元、三元和四元混合溶液的生物毒性主要表现为部分相加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取代苯酚、苯胺类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得到10种单一化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以及12组混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mix).采用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对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定性评价,2-氯苯酚与取代苯酚、苯胺类化合物的联合效应以部分相加和协同作用为主.以混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gPmix)和前沿轨道能距(ΔEmix)为结构描述符,建立了联合毒性效应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结果表明,化合物的脂溶性和反应性越强,混合物联合毒性越大,所得的模型对2-氯苯酚与苯胺类混合物的毒性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发光细菌法测定水质综合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光细菌毒性试验能够快速、直观、全面地反映水体中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综合毒害效应是预测和控制水体污染的有效辅助手段.与其他生物毒性试验相比,由于其具有试验费用低、毒性效应明显、试验周期短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综合毒性检测中.本文综述了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综合毒性检测方面的基本试验原理、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六种有机磷农药及三种重金属离子对小球藻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报告了六种有机磷农药及三种重金属离子对小球藻生长的EC50值,并证实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大小依次为:辛硫磷,对硫磷,水胺硫磷,DDV,氧化乐果,甲氨磷。同时研究证实了重金属的毒性大小依次为Hg2+,Cu2+,Zn2+,以及Fe2+对Cu2+毒性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斑马鱼研究铅和铬共存的联合毒性。二价铅对斑马鱼的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71、155和146mg/l,六价铬对斑马鱼的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2、67和50mg/l。在浓度1∶1的情况下,铅和铬共存对斑马鱼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5、29和26mg/l。根据Marking的指数法求得24h、48h和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89、061和043,皆大于零,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不同浓度的昆布多糖对氯化镉诱导的斑马鱼骨骼发育毒性的改善作用。选用发育正常的72 hpf斑马鱼胚胎,加入100 μg/L浓度的氯化镉,同时加入不同浓度(25、50、100 μg/L)的昆布多糖。3 d后,用钙黄绿素进行染色2 h,在体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斑马鱼骨骼发育的情况,拍照并计算硬骨部分的荧光染色面积。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昆布多糖溶液对氯化镉诱导的骨骼发育毒性均呈现出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100 μg/L浓度的昆布多糖溶液对斑马鱼骨骼发育的改善作用最显著,25 μg/L浓度作用最弱。研究结果表明,昆布多糖对氯化镉诱导的斑马鱼骨骼发育毒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有色冶炼废渣的矿物学特征与环境活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仪分析、BCR法三步连续提取及元素化学分析,对某有色冶炼废渣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环境活性及其释放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废渣中主要有价金属为Fe,Zn,Cu,Pb,Ag和In等,主要毒害元素为Pb,Cd和As等。废渣矿物相中Fe主要以单质铁、铁的氧化物和硫化亚铁存在,Zn主要以闪锌矿存在,Pb主要以方铅矿存在,Cu和Cd主要以硫化矿物等形式存在;Ag和In则很可能以类质同相镶嵌在闪锌矿晶格中;废渣中Zn,Cd,Cu和Pb主要以残渣态为主;酸可提取态含量相对较低,而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含量相对较高;在我国南方地区,酸沉降、微生物作用及原电池效应共同影响废渣中重金属的溶出,为生物浸出废渣中有价金属,实现其资源化和无害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抗生素类药物盐酸环丙沙星对水中不同食物链水生生物包括小球藻、发光菌、大型蚤、孔雀鱼的影响,其急性毒性EC50或者LC50数值分别为20.61,63.27,135.15,365.00 mg·L-1。毒性作用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生物链等级的升高,生物对环丙沙星的耐受程度升高。将综合评价因子(PEC/PNEC)作为环境风险表征参数,对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水及大连湾沿海养殖区中存在的盐酸环丙沙星进行风险分析,发现盐酸环丙沙星在沿海养殖区水域中的环境风险高于污水处理厂排水。小球藻的综合评价因子数值范围最大,可作为评价水体中盐酸环丙沙星残留风险等级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武夷科学》2019,(2):115-121
丁草胺及其复配剂是防治稻田杂草的重要农药品种,为明确此类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在稻区进行杂草防治时避免和减轻对水生生物的毒害,分别测定了50%丁草胺乳油、70%丁草胺·异噁草松·吡嘧磺隆乳油、75%丁草胺·噁草酮·乙氧氟草醚乳油、78%丁草胺·噁草酮乳油对斜生栅藻、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4种制剂对斜生栅藻72 h的EC_(50)分别为4.143×10~(-3), 3.207×10~(-3), 1.936×10~(-4)和1.144×10~(-3) mg a.i.·L~(-1),且均为高毒;大型溞48 h的EC_(50)分别为1.576、2.165、1.284和1.595 mg a.i.·L~(-1),且均为中毒;斑马鱼96 h的LC_(50)分别为0.440、0.407、0.871和0.445 mg a.i.·L~(-1),且均为高毒。结果表明,丁草胺单剂及3种复配剂对大型溞的安全风险性较低,但对斜生栅藻和斑马鱼的安全风险性很高,因此在施用农药时应注意对藻类的危害,避免在雨天或鱼类敏感水区及保护区附近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