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喷射成形高速钢显微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了沉积高速钢孔隙的大小、形状、分布及显微结构,测定了试样的力学性能,并与相同成分的铸态,锻造态高速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沉积高速钢显微结构和性能都优于铸态和锻造高速钢。  相似文献   

2.
对太钢热连轧SIEMENS模型控制结构及过程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在高速钢轧辊开发方面提出了神经元网络分类建模的控制方法,以适应高速钢轧辊与高铬镍铸铁轧辊的轧制;同时,考虑到高速钢轧辊磨损的遗传性和累加性,改进了轧辊磨损凸度计算方法,快速、高效地投入高速钢轧辊控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将磁化的和末磁化的高速钢材料的耐磨性进行对比,并研究了磁化及退磁对高速钢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磁化处理能够提高高速钢材料的耐磨损性能,并显著提高高速钢材料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的表面高速钢的形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等离子表面冶金高速钢的形成方法,并对由这种工艺方法形成的高速钢中的碳化物大小、分布及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双辉渗金属高速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独创的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普通低碳钢及低合金钢表面渗入所需合金元素,再经渗碳,形成具有高速钢成分的渗层,即在钢的表面形成高速钢,称为双层辉光离子渗高速钢(简称双辉渗高速钢)。由于这是一种固态冶金法,没有由于结晶而形成的粗大一次碳化物,合金层中的碳化物细小且分布均匀,避免了传统的冶炼、锻轧高速钢生产中难以克服的碳化物不均匀问题。合金元素供给源采用粉末冶金法制成,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其组分配比,从而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成分的高速钢渗层  相似文献   

6.
为讨论Mo元素和变质处理对高钒高速钢耐磨性的影响,制备高钒钼高速钢.通过金相法、X射线衍射和摩擦磨损实验对高钒高速钢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耐磨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未变质高钒高速钢、变质高钒高速钢和变质高钒钼高速钢的组织主要由马氏体、Fe3C和V2C组成;Mo元素和变质处理使高钒高速钢的碳化物明显细化,大量颗粒状碳化物弥散分布;变质高钒钼高速钢在室温下干磨损60 min,失重量为0.0119 g.该研究为高钒高速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正交优化试验,对经过脉冲磁化处理的硬质合金及高速钢刀具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磁化处理能够提高硬质合金及高速钢刀具的耐磨性能,可以显著地提高硬质合金及高速钢刀具的使用寿命。在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中,磁场强度最大,频率次之。  相似文献   

8.
一、序言 高速钢在热处理时,常常发生脱碳现像,引起机械加工时的浪费,或工具质量的降低,因此测定高速钢中脱碳层的深度及各层的含碳量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 高速钢脱碳层的深度一般可用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量,化学分析和x射线分析等方法。 用金相方法测定高速钢中的脱碳层一般利用碳含量对于马氏体点的影响由于钢中含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高速钢模具的预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淬火及其冷却、回火等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刍议高速钢模具的热处理工艺,以此推动高速钢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低碳Fe-W(Mo)-Co(Ni)合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一种特殊类型高速钢——低碳Fe-W(Mo)-Co(Ni)合金的设计原理、冶炼、锻造、热处理工艺及它的基本性能,并与普通高速钢作了比较。实验结果指出,高钴含量时合金有极强的硬化能力,时效后硬度达68~69HRC,与超硬高速钢(M42)相同。该文还介绍了Fe-W(Mo)-Co(Ni)-Ti-A1合金刀具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谈城市建设实施中参与人群的角色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在土地和资产开发的城市建设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于土地所有者、开发者、使用者和设计者等角色本身以及相互关系与影响的认知,对政府、开发者以及公众角色的转换与干预的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在建设开发中对建设实施品质的保障作用,了解城市建设实施的过程中角色的特性、职能等相关要素,强调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对于角色相互关系的梳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与决定了开发的品质,对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此进一步完善城市实施体系中的综合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声学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成本低、易于携带、无辐射、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在木材领域内广泛应用。阐述了基于声学的常见6种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冲击应力波法、超声波速法、共振法、声发射、声-超声和层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介绍了这些方法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对木材的物理力学特性的评估、木材内部缺陷的检测。综述了提高检测精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声学的木材无损检测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展望了木材无损检测设备在信号源、信号传输机理、信号分析与处理、便携性与实时性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就生命本体论而言,艺术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不再表现为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物质实体的主客两分、二元对立,而是一种生命本体意义上的主体自我与客体对象的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具体来说,人与世界在艺术审美态度中表现为主体的超越功利及客体的自由无限,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为物我相融相契。  相似文献   

14.
陕西延川黄河蛇曲是发育在晋陕峡谷中的大型蛇曲群体,完整系统地保留了黄河蛇曲形成、演化过程的地质遗迹,本文通过对该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进行调查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旅游资源的评定体系和评定方法,对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的地景及人文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进行评价,表明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达到国家级资源质量标准。并根据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适宜发展地质旅游的特点,提出了建设该国家地质公园的具体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路网密度的增加和气候环境恶化,使得低能见度雾环境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影响日趋严重。从高速公路雾环境行车致危机理、雾区能见度监测预测、雾区管控与安全保障等方面对高速公路雾区行车管控与保障技术的中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表明:高速公路雾环境行车安全研究已经从早期的气象角度研究雾的生消和物理化学特征,发展为材料、光学、交通、气候、电子、视觉心理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综合性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涉及范围更广、研究领域细分度更高;雾的致危机理研究主要集中于雾区危险性分级、驾驶视觉心理、驾驶行为、车辆行驶状态变化规律和能见度与交通事故的相关性分析等方面,但尚不够系统全面;雨雾、冰雾等共生性气候的危险等级判定研究还相对缺乏;雾区监测预测理论、监测手段等都有了显著进步,但气象和交通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基于微路段和微区域精细化监测预报;特别是团雾路段的实时监测预警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中国研发的雾区智能诱导警示系统设计理念较国外更先进,与我国国情结合更紧密,但依然存在系统使用耐久性差,安装维护成本高,缺乏国家和行业标准,理论研究有待深入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建议今后努力方向:加强从气象、交通、控制等领域对高速公路雾区行车安全,尤其是多气候耦合路段行车致危机理研究;倡导气象部门和交通部门进行深入协同联动;强化微路段微气候分级分段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深入分析雾区诱导机理;加速研发低成本、耐用的雾区诱导设备;从系统论与控制论角度,构建雾区路段分级诱导联动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16.
17.
借鉴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最新学术思想,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城乡资源配置政策不公平导致的贫富差异扩大问题,克服"增长极"思想的不利影响,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到新型城镇化实施的过程之中,以人为本,努力探索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和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可行之路,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智慧发展、绿色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完善,要加快推进城乡体制机制一体化,建立全省统筹的规划建设协调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集聚机制,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要素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动态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健全城镇投融资体制机制.研究提出了未来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即,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公平性,坚持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正确方向,牢固树立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城镇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特征。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神经纤维缠结的主要组成成分)在脑中的异常聚集会导致神经元活性异常,进而引起神经环路结构及功能紊乱,最终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概述了Aβ及tau蛋白的生成及调控,阐述了Aβ及tau蛋白异常聚集在神经元及神经环路活动中的作用和机制,综述了ApoE、炎症反应及成体神经发生异常在AD神经元及神经环路活动障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existing data concern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exual reproduct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ocesses of sex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ractions play a key role in evolution. From the beginning environment and organism are unified. In a changing dynamic environment life originat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fe and environment develops from simple to more complex organisms. Sexual reproduction is introduced after the origin of meiosis and is a key process in evolution. The asexual reproduction process prepares to dispersal. Sexual reproduction process adds the genome renewal and the gamete-gamete interaction. Reproduction and dispersal are connected and the process of reproduction has similarities between asexual and sexual reproduction. Unicellular algae develop the physi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sex differentiation. Sex differentia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y of dispersal. The step to multicellular plants introduces cell isolation after meiosis and by the stay on the mother plant within a cell or organ, plant-cell apoplastic interaction originates and by prolonged stay the plant-plant interaction. This stay influences the type of dispersal. A life cycle with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and two moments of dispersal permits plants to go on land. In ferns a shift in the moment of sex differentiation to meiospore happens and the stay of the macrospore leads to the seed plants. In water all types of sexual reproduction, interactions and the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are prepared and these are used to conquest land. On land the biotic dispersal is realized. The phylogeny of sexual reproduction reveals that the sex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raction are the main causes in the evolution of sexual reproduction. Sexual reproduction shows interactions during gamete fusion, between organism and environment and in multicellular plants between organisms. With respect to other types of interaction as in symbiosis or the nutrient chain, interaction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action which is based on a persisting cooperation and points to a push during evolution. The push is expressed as communication: the driving force in the evolution.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sm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 dynamic environment, communication is considered as a driving force leading to the evolution as explain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 reproduction. Consequences for reproduction, its regul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新余高专为新余的建设发展服务,有着重大的意义,是新余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新余高专的职能和义务,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服务的途径有:办好普通本专科教育,构筑人才高地,为新余培养各种高级专门实用型人才;通过开办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为本地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服务,为工业园区、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再就业培训;面向新余经济、文化建设主战场,与校外人员一道开展科学研究,联合攻关,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组织师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活动,提供第三产业服务:开展对外宣传,为新余招商引资、吸纳外地高素质青年人才落户新余、服务新余作出贡献;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