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明确区域开发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把区位理论、扩散理论和发展极理论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我国区域开发的“点轴网面”时空过程模式,用国内外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与趋势加以证明,并结合我国区域开发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对“点轴网面”时空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
区域开发是一个涉及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问题,本文以岳西县为例,根据“区域开发匹配系数”这一概念,对区域开发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指标进行了定性和宣定量的分析,根据匹配系数划分匹配综合类型区,并提出相应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3.
区域开发保护格局是指导区域开发的总抓手。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不断健全,省级层面的国土空间开发须要尊重国土空间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综合评价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的“守”与“变”。明确在国家两个一百年目标体系下,省域国土空间开发要体现战略性和协调性,注重科学性,具有操作性和调控性。  相似文献   

4.
“点轴开发理论”是指导区域开发的一种重要理论,它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根据我国当前资源分布的特点,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有效选择形式应当是“点”、“线”结合,在成都、重庆、西安等“点”为增长极,通过沿流域开发与沿交通线开发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天津科技》2004,31(6):23
由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的“滨海新区区域开发的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方案及示范工程研究”项目通过了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6.
武红艳 《太原科技》2006,(3):22-23,26
通过对山西“红色旅游”资源的论述,分析了山西“红色旅游”的现状,针对山西“红色旅游”存在的经济基础薄弱、服务设施较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利通区区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的分析,结合利通区区域开发的实际情况,就全面推进利通区区域开发的措施做了探讨,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区域开发模式,如城镇带动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及旅游带动模式等,目的在于促进利通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依托技术创新,促进山西可再生能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山西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从制约山西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技术瓶颈”入手,结合国内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趋势,提出山西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重点及对策,为促进山西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胜利闭幕了。为了贯彻十四大精神,加快我省改革开放步伐,省委、省政府号召“山西经济上新台阶”。山西化工在山西省能源重化上基地建设中,居于异常重要的地位。在本世纪最后八年中,山西化工应以十四大精神为指导,发展“大煤化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加快发展速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搏浪前进。使山西化学工业上一个新台阶,为山西经济上新台阶作出应有的贡献。 山西化工上新台阶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是辩证矛盾体,它是山西经济上新台阶母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山西经济上新台阶又是2000年我国经济翻两番的子系统。子系统和母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和秩序,矛盾与统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罗源湾生态环境特征、区域开发现状及发展规划,对临港工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分析罗源湾地区建设临港重化产业基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在临港工业开发中应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上评价甘肃省旅游资源,分析其优势及劣势之所在,进一步探讨了该省旅游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将旅游业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引入产业集成思想,依据旅游业在区域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区域旅游集成开发概念。根据旅游产业在区域产业中的地位,将之分为主导型开发和非主导型开发两种类型。从基础分析、开发路径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区域旅游集成开发理论框架,其中基础分析包括经济区位、区域产业、旅游资源等3个方面,开发路径包括产业定位、开发定位、空间布局等3部分。应用上述框架,对重庆长寿区旅游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区位交通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和旅游资源富集优势,并提出了服务功能的产业定位、高端商务度假的开发定位和“三圈一体”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3.
北海道历史上是日本的落后地区,类似于目前甘肃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北海道经过近50多年的持续综合开发,取得了很大成功,被认为是区域综合开发的成功范例.北海道在综合开发中产业布局上形成的独特思路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为甘肃省国土综合开发中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提供借鉴.针对甘肃省的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分析了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利用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1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的特点长江中游流域面积68×104km2,水资源分区包括长江中游干流区、汉江水系区、洞庭湖水系区与鄱阳湖水系区,水资源的特点是降水与径流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长江中游区面积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而平均年径流深663....  相似文献   

15.
厦门作为中国十大重点旅游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已到了一定规模。旅游圈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产物,受到了行业和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区域旅游理论中的旅游圈理论对厦门市旅游业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旅游圈理论中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探讨了厦门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土高原矿产资源富集、经济基础薄弱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典型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耦合关系。方法 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和历年统计数据,运用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结果 黄陵县是一个典型的矿业区域,县域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均呈倒“U”字型结构,受国家政策、市场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现阶段县域经济正处于繁荣期向衰退期的转变阶段。结论 利用县域煤炭、旅游、农业等资源的综合优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煤炭深加工、旅游业及苹果业等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结构是促进黄陵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生态经济的世纪,生态旅游是生态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基本条件.本文基于目前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根据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生态旅游深层开发的理念,对深层和浅层生态旅游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火石寨森林公园为实证,对其深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构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两极对接"模式.通过对"两极对接"深层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分析,揭示了森林公园应注重展示景观的生态文化主题,并设计相应的深层生态旅游活动项目方案,以此提高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的展示水平和加深旅游者的生态体验.  相似文献   

18.
从组成土地资源的各基本要素出发,分析了扬州市土地资源的特点.在充分论述扬州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区域环境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区域环境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区域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开发程度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也就可以说,区域环境条件是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实现区域经济飞跃根本。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夹层对厚油层开发效果的影响。所谓夹层系指岩性致密、孔隙度小于12%、渗透率小于0.020μm2的不渗透层或特低渗透层,它把厚油层分成多个独立的流动单元。本文从双河油田厚油层的特点出发,对如何利用夹层改善注水条件、提高厚油层开发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