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穆绪峰 《科技信息》2012,(25):402-402
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而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的地位与作用更显得特别重要。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日益显著,建设用地的扩张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加强耕地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我国耕地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结构的大调整、客观上需要占有大量耕地。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缺乏,致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新的土地法律、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保护耕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解决,方可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江西是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其耕地资源的状况与本省农业发展休戚相关。本文探讨了江西省耕地基本状况,分析了耕地减少的基本类型,并提出了保护耕地的基本对策,以便能阻止耕地资源的退化,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与耕地减少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干旱区,对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使得人口~水~耕地系统失去了动态平衡,威胁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吐鲁番地区人~水~耕地系统耦合关系与其资源、环境现状,对吐鲁番地区人口、水资源与耕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吐鲁番地区人~水~耕地协调发展系统模型。通过对该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拟,分析模拟三个子系统及耦合系统失衡的关键因素,提出调控方案,为吐鲁番地区未来的发展制定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国际上对人口问题的讨论,经历了战前和战后两个阶段。在二次大战前的人口讨论,仅限于学术界,其内容限于人口再生产等学术问题;二次大战后,尤其是进入了六十年代,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达到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峰,由此而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国际论坛对人口问题的讨论便变得全然不同以往了。关于人口问题的争论跳出了纯学术圈圈,登上了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而与耕地、粮食、农业、资源、环境等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密切联系起来。“人口与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课题。人口·耕地·粮食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在“人口与发展”这个大主题中,人口与耕地、粮食的问题乃是最主要的。五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以高速度递增,但是这些国家耕地有  相似文献   

6.
一、人口压力、气候地缘与马铃薯作物的地位  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下,全球农业资源,包括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等的利用,正在日趋饱和。各国都试图在农业生产整体效益最优的目标下,对本国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技水平、人口规模及其素质、需求结构、贸易条件等因素,通过经济结构合理化的调整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而且出现一种趋势:着力开发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使这些地区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地域辽阔,中西部广大地区居于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带,远离海洋…  相似文献   

7.
中国耕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生态学,土地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中国耕地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情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之一,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湖南省人口增长过快,耕地重用轻养。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厦农田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制约着湖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为了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建立耕地预警制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态农业是在适应中国国情特点下产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体现了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又是一项农民自发创造、政府积极支持、科技人员主动参与的伟大实践,有着存在的客观现实性。 中国农业长期以来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人口压力。全国人均耕地仅0.11平方毫米左右,是世界平均的1/3;水资源更加紧缺,人均占有量(地表径流)仅为2472立方米,为世界平均的1/4。资源基础的先天不足以及人口的巨大压力客观上要求我国农业必须走一条资源节约及合理利用的道路。中国生态农业正适应了这一国情特点。 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已经从最早的户级生态模式如桑基渔塘、稻田养鱼和庭院生态经济,发展到现在的生态农业县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全球盐湖、盐碱地广泛分布,我国西部内陆盐湖和东部滨海盐水域和盐碱地总面积约达1.06亿hm2,既是重要盐类资源,也是值得引起重视的土地资源,随着"盐湖农业与盐碱农业"观念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传统农业由淡土耕地向盐土耕地扩展,可改善盐区环境、对世界人口膨胀、农产品不足等问题,为人类的食物供应获得更为广阔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为例,基于1997-2005年的耕地利用变化数据,运用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对区域未来的耕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增长、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区的耕地数量将逐年下降,耕地资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人口容量是近年来地理学和人口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往往把人口容量支持系统局限于关闭区域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耕地等,忽视与外界的物能交换,而这种交换在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区域人口容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人多地少、物能交换频繁的沪苏锡常城市连绵区为例,考察了开放条件下区际补给对耕地资源人口容量的影响,并就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以有助于人口容量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根据贵州省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乌蒙山区从1990—2006年近20年的耕地与人口、经济的相对变化率空间分布,并引入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公式,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引入回归分析这一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得出耕地资源受人口因素比受经济因素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协调好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即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促进耕地资源向集约化发展,是地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根据贵州省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乌蒙山区从1990—2006年近20年的耕地与人口、经济的相对变化率空间分布,并引入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公式,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引入回归分析这一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得出耕地资源受人口因素比受经济因素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协调好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即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促进耕地资源向集约化发展,是地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5.
清代山东地区的人地矛盾与农业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山东是个农业大省,但是农业时常处于危机之中,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制度。然而随着清代山东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农业人口也随之增多,传统农业的产出,耕地的开垦以及人口增长的速度,造成人地之间的矛盾,结果使农业危机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要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继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住科技进步和结构优化这两个根本,根据我们的省情市情,应该还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抓好“再造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服务于可持续农业的最佳管理措施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包括两个基本方面:(1)稳定而较高的农业产出;(2)对环境友好,同时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极高。我国可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10%左右,人均耕地面积、林地和草地只有全球平均的1/ 3、1/ 5、 1/ 4,且土壤退化十分严重、总体质量不高。目前人口仍以每年 1200万的速度增长,而后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因而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总量的潜力很小,现有耕地土壤资源将承受越来越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人口容量是近年来地理学和人口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往往把人口容量支持系统局限于关闭区域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耕地等,忽视与外界的物能交换,而这种交换在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区域人口容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人多地少,物能交换频率的沪苏锡常城市连绵区为例,考察了开放条件下区际补给对耕地资源人口容量的影响,并就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以有助于人口容量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耕地数量变化与人口及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省1996年~2006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山西省近年来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并建立了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投资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耕地数量不断减少,由1996年的4 556.29×10^3hm^2减少到了2006年的4 054.0×10^3hm^2;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耕地数量的减少都有明显影响,但人口增长对耕地数量变化影响更大;近年来山西省经济发展仍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但经济发展的态势趋向资金密集型和节地型,耕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对环渤海地区“耕地趋减,粮产趋升”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 ,土地资源 ,尤其是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质量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耕地资源正在向其他利用方式转变 ,耕地总面积持续减少 ,质量不断下降[1]。耕地的这些变化进一步激化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长期存在的矛盾。一方面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加快 ,城乡居民居住建设用地大规模扩张 ,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宝贵的耕地资源。同时 ,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也使大量耕地变为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