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技能化、学术化严重,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该文就对人文素质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探索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策略,希望能够给社会就业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科技信息》2009,(34):I0033-I0033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专业素质作为大学生就业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指标之一。为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本文就如何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文章介绍了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价值体现,并阐述了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提高心理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事关教育工作成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铸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推进成功就业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研修院围绕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素养提升、就业能力培养,开展学习与实训活动.活动中始终坚持提高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及职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态度品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实践是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社会、高校应高度重视,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鼓励和推动广大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明确就业方向,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大学毕业人数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国家为了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做出了一系列努力,而各大高校也创新了大学生培养方式,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重点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关系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必由之路,以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系提供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措施和手段的观点。从而使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更加具体(就业能力强);为如何培养的问题阐明了策略和措施(进行素质教育改革)。这对促进当前高校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和解决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问题都是很有意义和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主创业关乎民生就业之根本与民族创新之未来.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面对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和成功率偏低的现实,我国高校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探索利用模拟创业这一途径来推进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但是,高校在开展模拟创业活动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对西安市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知识技能、创业行为及对模拟创业需求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高校通过完善模拟创业途径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旭 《科技信息》2010,(35):I0226-I0227
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其功能主要是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品德素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智力素质、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职业能力、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高校应该合理引导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对勤工助学的认识;通过完善制度和创新管理,进一步促进勤工助学的发展;积极面向社会拓宽勤工助学渠道;把勤工助学纳入教学轨道;融职业指导于勤工助学全过程,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市场需求的西藏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西藏地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适应社会需要,是否“靠得住,用得上”?文章从这一论点出发,构建了西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得出了合理的测评结果。依据结果,给出了提高西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以及科学素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