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桑德尔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批判,认为主体规定性的不一致使罗尔斯正义理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这一批评并没有切中要害,要害在于主体和正义理论都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的限制。用马克思的观点看,现实的正义理论固然是有意义的,但同国家、阶级、私有制一样,终究是需要被超越和消灭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有对于正义思想的描述,基于实践哲学指导下的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从现实社会的生产方式的发展状况的考察出发,对劳动异化现象的揭示,提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对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分配不公平问题,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沃尔泽主张任何事物的正确的规范原则都取决于那种事物的性质,分配正义预设了一个有边界的世界,不同的边界会以不同的方式产生作用,应该根据相关于不同情境的不同边界来讨论多重正义。这是对罗尔斯主义的一种适当终结。设定正义边界的三种代表性观点:合作实践、政治强制与普遍认同,都没有给出分配正义原则适用的充分必要条件。社会正义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理想类型的民族国家是其最有效的整合者,可以实现这三种观点的有效整合,也是正义最强的边界形式;但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这种整合作用正在受到挑战,新的正义边界形式正在形成,我们需要发展新的全球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4.
王冰 《科技信息》2008,(19):197-197
一、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和现实马克思在批判劳动异化中揭露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秘密,提出克服劳动异化的根本出路,是最终消灭私有制和实现共产主义,并认为未来的社会应是一个“理想高尚和体魄健全的和谐社会”。布朗基也预言,“文明的最高峰必然是共产主义”,他又说,“共产主义是一个文化极高和完全平等的可能争取的唯一社会”。按照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关于“平等”,哲学史界探讨已久,马克思在《手稿》也进行了论述。我们认为,首先马克思主张人的平等实际上是对异化的自我本质的复归;其次,他主张平等只能在消除了异化劳动的社会才能实现,平等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于共产主义之中,而不是作为一种基础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共产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从所有制形式发展的角度看,亚细亚所有制是孕育共产主义所有制的理想的前提;随后基于原始共同体的主体差异性和自然环境优劣性冲突、对立、融合而产生的古代所有制,是和共产主义相背离的;日耳曼所有制接受上述差异性和优劣性,便越来越远离共产主义所有制;生产力三要素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的拓展与转移,也使关于共产主义的具体规定性的描述成为先验理性的产物.像马克思那样将共产主义看作是一种"现实运动”,才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7.
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相互生成影响,但是也存在着相互背离的情形。在建设司法公正的过程中,存在的法治成本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不得不接受的不利条件,这既包括经济学上所说的成本的含叉,同时又超出了这一层次的成本;在这一过程中司法要承受正义之重。理想中的正义向来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然而,在法治社会,正义的实现无论是实质正义还是程序正义却是需要考量成本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决定社会分配的正义属性,而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正义必须以马克思的历史正义观为指导,具体地讲,就是要坚持如下三个原则,即社会分配与社会生产相一致原则、社会分配与贡献大小相一致原则和社会分配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原则。上述三项原则必须做到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在劳动与资本出现矛盾的情况下,马克思对劳动问题进行了全面而完整的哲学思考,他以劳动为核心,对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进行阐述,并形成了劳动哲学本体论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认识论和历史观。马克思通过劳动验证人的本质,寻找现实生活的根基,寻求社会历史的规律,将人的解放与共产主义社会有机联系起来。在马克思那里,正是劳动使人慢慢地从私有财产中解放出来,劳动是人们获取财产和正义的重要途径,因此,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思哲学就是劳动哲学。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马斯洛关于人的本质异化和实现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强调人的类本质的独特性,认为人的高级需要的追求要以低级需要为基础,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由于理论产生背景、研究角度不同,两种观点又有深刻分歧。  相似文献   

11.
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要准确把握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社会主义"的含义进行梳理,搞清楚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笔下"社会主义"的含义变化,有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马克思本人是在相同意义上使用"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列宁首次明确地将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这显然是因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需要经历更长久的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客观现实要求在名称上加以强调以突显其长期必要性;斯大林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框架解释,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降低了社会主义的进入标准;受其影响,毛泽东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沿用了斯大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了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十分严整而又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它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当时西  相似文献   

13.
正义是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共同体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探索中,人类并没有获得一种关于正义的普适定义,也许正义本身根本就不需要定义,并且在根本上任何企图用定义的形式来终结知识发展的思路都是对人类思想的损害。这里是关于正义的一组笔谈,笔谈的作者并不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思考的正义是正义的惟一话语方式,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正义的多维思考,或许这种多维化的探索方式恰恰反映了正义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但这并不是说正义就完全缺乏共通的东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正义依然会有一个大致相通的期待。这组笔谈是由河北经贸大学"法哲学小组"的成员完成的,他们对于学术的热爱与执著,将他们组合到了一起,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希望他们能够在法哲学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笔谈属学术探讨性质,作者所持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义是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共同体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探索中,人类并没有获得一种关于正义的普适定义,也许正义本身根本就不需要定义,并且在根本上任何企图用定义的形式来终结知识发展的思路都是对人类思想的损害。这里是关于正义的一组笔谈,笔谈的作者并不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思考的正义是正义的惟一话语方式,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正义的多维思考,或许这种多维化的探索方式恰恰反映了正义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但这并不是说正义就完全缺乏共通的东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正义依然会有一个大致相通的期待。这组笔谈是由河北经贸大学"法哲学小组"的成员完成的,他们对于学术的热爱与执著,将他们组合到了一起,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希望他们能够在法哲学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笔谈属学术探讨性质,作者所持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相似文献   

15.
德里达的"幽灵政治学"以苏东剧变后的时代现实为背景,以马克思的异质性遗产为阐述主题,以祛除现实政治的苦难为宗旨,架构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体现着特定的伦理意蕴。马克思"幽灵"内蕴着政治伦理的追求,是复数的亡魂。德里达从马克思"幽灵"的政治伦理精神中提炼出了正义,作为我们应该秉持的价值法则,并认为"追求正义",是我们建构理想生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公司社会责任已经受到社会各界不同程度的关注。公司社会责任基于社会本位和利益均衡的理念,强调对社会和公司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保护,是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司正义的一条路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公司社会责任正是和谐社会对公司多元化利益诉求的法律表达。  相似文献   

17.
正义是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共同体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探索中,人类并没有获得一种关于正义的普适定义,也许正义本身根本就不需要定义,并且在根本上任何企图用定义的形式来终结知识发展的思路都是对人类思想的损害。这里是关于正义的一组笔谈,笔谈的作者并不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思考的正义是正义的惟一话语方式,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正义的多维思考,或许这种多维化的探索方式恰恰反映了正义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但这并不是说正义就完全缺乏共通的东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正义依然会有一个大致相通的期待。这组笔谈是由河北经贸大学"法哲学小组"的成员完成的,他们对于学术的热爱与执著,将他们组合到了一起,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希望他们能够在法哲学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笔谈属学术探讨性质,作者所持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有两种阐释语境:一是正义现语境;二是国家观语境.整体来看,马克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以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问题为逻辑原点,通过分析国家的公共职能以及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国家财政的本质,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公共产品(服务)的分配问题,从而建构起了比较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体系,它的现实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19.
有些学者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理解为重建私有制,并认为这是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根据。本文把这种观点称为所有制改革的私有制思路,认为这种思路是不成立的。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观点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马克思提出的所有制否定之否定的结论就是建立公有制。正确理解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关键要持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二要素论,而不是生产资料或者说消费资料的一要素论。  相似文献   

20.
正义是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共同体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探索中,人类并没有获得一种关于正义的普适定义,也许正义本身根本就不需要定义,并且在根本上任何企图用定义的形式来终结知识发展的思路都是对人类思想的损害。这里是关于正义的一组笔谈,笔谈的作者并不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思考的正义是正义的惟一话语方式,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正义的多维思考,或许这种多维化的探索方式恰恰反映了正义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但这并不是说正义就完全缺乏共通的东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正义依然会有一个大致相通的期待。这组笔谈是由河北经贸大学“法哲学小组”的成员完成的,他们对于学术的热爱与执著,将他们组合到了一起,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希望他们能够在法哲学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笔谈属学术探讨性质,作者所持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