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采煤工作面煤尘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发现,煤尘粒度分布具有很好的分形结构,其粒度分布可用分维值定量地描述。研究煤尘的分维值能为选择除尘方法和设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甲烷、煤尘复合体系燃烧特性及火焰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速摄像机、超细热电偶、离子电流探针、光电二极管等对管道内甲烷、煤尘复合体系中传播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火焰传播特征和火焰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烷、煤尘复合体系中初期的火焰主要由甲烷空气的气相火焰构成,随着传播过程的进行,煤粒逐步开始参与燃烧,形成甲烷、煤尘的复合火焰.复合火焰中,煤粒热解和燃烧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火焰区域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拉长,火焰在较大的区域存在.甲烷、煤尘复合火焰的预热区厚度大约为2.57cm,预热区的后面是化学反应区,在这个区域中,化学反应强度迅速上升,温度也随着迅速升高,同时发出较强的光.对甲烷、煤尘复合体系火焰传播过程进行研究,可以为防止煤矿井下瓦斯、煤尘爆炸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冬季取暖所需煤炭大部分是靠铁路运输形式实现的,在运输过程中随着气象条件不同,来自煤炭堆存、装卸等环节将产生煤粉尘污染,还有列车在运输过程中也将产生煤尘污染。在原煤储运过程中引起的煤尘污染对周边居民及企事业单位污染影响较大,迫使部分居民进行环保投诉。因此对沿线铁路煤场煤尘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管道内甲烷煤尘复合火焰结构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管道中甲烷煤尘复合火焰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高速摄像系统拍摄了甲烷煤尘复合火焰在垂直管道内传播过程的自发光图片;采用微细热电偶和离子探针技术分别测量了火焰传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化学反应区的强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内甲烷煤尘复合火焰化学反应区的厚度约为15.6cm,比单一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的化学反应区厚度要大两个量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煤尘云的着火敏感性,选取3种典型煤尘-无烟煤、烟煤、褐煤,采用Godbert-Greenwald恒温炉装置,研究不同测试条件及煤尘种类对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以及惰性粉尘对煤尘云着火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随着喷尘压力的增大,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存在最佳喷尘压力为50 kPa,对应的煤尘云着火温度最低;随着煤尘粒径的增大,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呈线性升高的趋势;随着煤尘云浓度的增大,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先降低后升高;3种煤尘云均存在最佳着火浓度:无烟煤和烟煤为1.818 g/L,褐煤为1.364 g/L;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随挥发分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挥发分质量分数小于15%的煤尘,灰分的阻燃作用明显,挥发分质量分数大于15%时,灰分的阻燃作用不明显;惰性粉尘对煤尘云着火的抑制效果:炭黑最强、粉煤灰次之,CaCO3最弱.   相似文献   

6.
在煤矿井下复杂地质条件下穿层钻孔施工中,采用压风钻进,经常出现喷孔、塌孔、煤尘大等状况,容易造成瓦斯超限以及影响环境危害职工健康,我们通过研制一套降尘、防喷装置,防止抽放钻孔施工过程中喷孔造成瓦斯超限及煤尘危害职工身体健康,提高钻机施工中的安全系数,及最大限度的降低煤尘对巷道的污染,通过实践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超细水雾对甲烷-煤尘混合爆炸过程的作用规律,在20 L长方体爆炸装置中进行了抑爆实验.同时基于甲烷气体、雾滴颗粒、煤尘颗粒在受限空间内的蒸发、脱挥发、燃烧过程,建立了超细水雾抑制甲烷-煤尘混合爆炸的数学模型.同实验进行对比可知,数值模拟得到的爆炸压力可准确反映实际爆炸过程.结果表明,超细水雾的加入改变了爆炸的传播规律.与无抑制的甲烷-煤尘混合爆炸相比,加入超细水雾降低了已燃区的气相温度及煤尘颗粒温度,并推迟了火焰阵面沿轴向的传播过程.煤尘颗粒温度分布表明,超细水雾在推迟煤尘颗粒升温过程的同时,反应区煤尘颗粒的中位温度也明显降低.随着超细水雾浓度的不断增加,其对甲烷-煤尘混合爆炸的气相燃烧过程和颗粒脱挥发及燃烧过程的抑制效果也不断增强.研究可为工业生产中甲烷-煤尘爆炸强度预测和水雾抑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煤矿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如机采、综采、炮采、回采、锚喷、装运、选煤等工序,均会产生大量粉尘。煤矿工人长期在高煤尘浓度的环境中作业.吸入呼吸性煤尘可引起尘肺,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国外经常采用的一些煤矿粉尘控制技术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矿过程各个环节产生微颗粒空气污染,包括煤尘和柴油机尾气颗粒污染。长期吸入过量这些污染物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尘肺病及肺癌。现有矿井微颗粒污染检测系统时空分辨率较低,致使矿工暴露在高浓度污染环境中,工作风险增加。低成本颗粒物传感器为广泛实时监测微颗粒污染浓度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然而其在矿井的应用还未实现。本论文通过分析其光散射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影响其精度的误差源,提出了系统的校对方法框架,确定了井下应用可行性的可靠性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0.
输煤巷道煤尘扩散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井下皮带输煤巷道中煤尘的扩散规律。提出煤尘扩散的数学模型,对空气流运动采用雷诺平均数值模拟,再与澳博利恩公式耦合模拟出巷道中煤尘的浓度分布。选取三种不同大小的煤尘分别进行模拟。选定五个观测点,分别绘出浓度在y向的变化曲线,揭示了煤尘的起尘规律以及煤尘的颗粒直径对起尘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颗粒的起尘浓度与颗粒直径成反比。巷道中的气粒两相流从非均质流向均质流演化,演化的速度与颗粒的直径成正比。呼吸性煤尘起尘浓度大,煤尘颗粒主要集中在输送带到其上方1 m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毛煤仓仓下粉尘污染提出有效治理措施,需要掌握毛煤仓仓下落煤过程粉尘析出机理、逸散规律。以准能公司选煤厂毛煤仓仓下为例,对准能公司选煤厂仓下的生产工艺系统和尘源进行了分析。采用大型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和自编程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论证了选煤厂毛煤仓仓下粉尘污染机理。研究发现,毛煤仓仓下粉尘污染主要是由皮带牵引风流、落料诱导风流和空气冲击波风流造成的。基于该研究结论,提出了选煤厂毛煤仓仓下粉尘控制和治理措施,为选煤厂仓下的粉尘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毛煤仓仓顶粉尘污染提出有效治理措施,需要掌握毛煤仓仓顶落煤过程粉尘析出机理、逸散规律。以准能公司选煤厂毛煤仓仓顶为例,对准能公司选煤厂仓顶的生产工艺系统和尘源进行了分析。采用大型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和自编程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论证了选煤厂毛煤仓仓顶粉尘发生机理、逸散规律。研究发现,毛煤仓仓顶粉尘污染主要是由皮带牵引风流、落料诱导风流和空气冲击波风流造成的。基于该研究结论,提出了选煤厂毛煤仓仓顶粉尘控制和治理措施,为选煤厂的粉尘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毛煤仓仓顶粉尘污染提出有效治理措施,需要掌握毛煤仓仓顶落煤过程粉尘析出机理、逸散规律。以准能公司选煤厂毛煤仓仓顶为例,对准能公司选煤厂仓顶的生产工艺系统和尘源进行了分析。采用大型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和自编程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论证了选煤厂毛煤仓仓顶粉尘发生机理、逸散规律。研究发现,毛煤仓仓顶粉尘污染主要是由皮带牵引风流、落料诱导风流和空气冲击波风流造成的。基于该研究结论,提出了选煤厂毛煤仓仓顶粉尘控制和治理措施,为选煤厂的粉尘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王庄煤矿露天储煤场扬尘污染严重的现状,采用挡风抑尘墙加喷淋装置对煤场进行了治理,煤场抑尘效果达90%以上,彻底解决了煤场的扬尘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斯事故是中国煤矿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重大的安全隐患.中国煤矿瓦斯事故防治应转变观念,树立瓦斯既是有害气体,但又是一种优质能源,应将它作为清洁能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为此,介绍了中国的煤层气资源及利用概况,分析了煤层气资源的利用前景,并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对某典型煤矿煤层气利用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瓦斯事故,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煤炭效率低、污染排放严重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要改善燃烧现状,须在大力发展洗选煤的同时,积极发展动力配煤技术。对动力配煤技术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动力配煤的发展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治理选煤厂产尘环节的粉尘污染,必须对产尘环节的粉尘运动规律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选煤厂内粉尘运移的理论分析与现场观测,揭示了选煤厂转载点的粉尘析出机理和运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产尘点粉尘运动规律的研究,能为控尘方案的有效粉尘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Texaco水煤浆技术与Shell干煤粉气化技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介煤气化技术类型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比较先进的Texaco水煤浆技术和shell干煤粉气化技术的特点和特征,提出只有从整体上(如总体投资、用水量、能耗、三废排放及经济分析等诸多方面)对二者做出综合评价后,才能客观地分析出两种气化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