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科技计划管理组织活动成熟的标志,也是科技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范化的必然选择。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提出了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是通过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宏观统筹,委托专业机构来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正式拉开了新一轮科技计划  相似文献   

2.
2014年天津市共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7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项目521项和国家科学自然基金1015项。天津市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包含: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天津市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情况主要集中于新药创制、转基因、水污染防治、核高基等4个领域。高校以承担基础性研究项目为主,科研院所则兼顾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项目,企业主要承担技术应用项目。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2015,(2):9-1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的精神,科技部、财政部在充分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制定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以下简称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近日,《方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本刊综合相关政策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科技部组织开展"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9年度第二批项目申报工作。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1.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  相似文献   

5.
要闻速递     
<正>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2015年5月14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并讲话。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科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并讲话。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相关工  相似文献   

7.
正2月16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专项指南,标志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实施。"973计划""863计划"即将成为历史名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从哪儿来?2014年底,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启动后,在构建的科技计划体系框架和布局方面,原有的近百个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被优化整合为五大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  相似文献   

8.
 2014 年12 月25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简称《方案》)。《方案》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牵头,改革涵盖一半以上民口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涉及近40个管理部门。《方案》显示,包括863计划和973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原有科技计划体系经优化整合后将被列入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这意味着在中国科学界实施多年、影响深远的863计划和973计划即将告别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按照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精神、《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文)要求,由原有国家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形成的五类计划项目之一。它是将科技部管理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等24个科技计划和专项等归并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科技部连续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和《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等通知。通知严格依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的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11.
视点     
【科技】
  万钢一两年基本建成国家科技管理平台
  中国将整合中央财政科技的计划,形成五大类科研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基金、基地人才专项。
  10月25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14浦江创新论坛上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协同创新,共享机遇》主题报告,描绘出中国科技强国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2.
《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即将发布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是通过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宏观统筹,依托专业机构来具体管理。这是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也给专业机构带来发展新机遇。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一条为加强科研信用体系建设,构筑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氛围,规范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以下简称科技计划)相关管理工作,实现科技计划任务目标,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推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国科发政[2016]97号)、《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粤府[2016]86号)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4.
整合科技计划、重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是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重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必须要有利于聚焦国家目标,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必须要有利于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提高科研实验装备使用效益;必须要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资源和潜力充分释放;必须要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教融合,实现高层次创新人才新突破;必须要有利于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全面提高中央财政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全国上下热火朝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对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有形之手"和市场配置科技资源"无形之手"的统筹协调,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在科技发展中的规划布局、政策制定、引导服务和评估监督作用,是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热点难题,也是当务之急。2014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  相似文献   

16.
主编的话     
<正>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2014年,深化改革元年,科技领域已迎风疾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有效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项目资金管理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扩大改革试点,重大料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的总体部署,在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港澳开放申报试点的基础上,本次"合成生物学"等3个重点专项继续对港澳特区开放,鼓励港澳高校联合内地单位共同申报。申请资格要求:1.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  相似文献   

18.
财政扶持政策 国办发128号文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继续增加投入.主要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补助(引导)资金、保费补贴和创业风险投资等方式,加大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支持.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包括: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政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1]289号)规定,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采用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和绩效奖励等支持方式,主要用于支持转化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包括国家(行业、部门)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地方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及其他由事业单位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置及其系统等.  相似文献   

19.
《太原科技》2012,(1):110-110
为保证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加强对重大专项的科学、规范、高效管理,2011年12月22日,山西省科技厅出台《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20.
“八五”以来,根据山西省科委科技管理改革总体思路,科技计划及其经费管理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转变传统计划观念和管理职能,改革计划管理方式,建立科学的科技计划体系和健全新的计划方法制度和依托体系,建立科技投入新体制、新机制,建立科技发展基金,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管理,不断推动工作创新,提高科技投资效益,提出如下设想:一、确实把好计划的选择立项关,保证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科技计划的编制,要突出体现“集中资源办大事”的指导思想,继续坚持有限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