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稻田养鱼是利用水面养鱼的一种生产方法。既可利用稻田提供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儿吃掉稻田中害虫杂草。鱼儿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稻田增产又收鱼利,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2.
我国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据记载始于三国时代.国外进行稻田养鱼的国家,历史最久者也不过一百余年.日本开始稻田养鱼在1884年,苏联首次进行稻田养鱼试验在1932年,而美国则在1950年才开始稻田养鱼.但是,解放前我国由于漫长的封建社会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稻田养鱼多停滞在自发性生产的情况下,技术提高缓慢,鱼产量也不高.解放后,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水产部门曾大力提倡稻田养鱼,也有一个大发展时期,1959年全国稻田养鱼面积达一千多万亩,但因种种原因,坚持稻田养鱼者已为数不很多.  相似文献   

3.
由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主持完成的稻、萍、鱼共生高产技术开发研究,经几年来的大面积多点应用验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已于1990年底通过鉴定。此项研究是在对传统稻田养鱼和稻田养萍技术进行改革的基础上,以形成良好的共生生态环境为目的,与稻田工程设计相结合,进行综合的配套技术研究。表明在粮食尚能增产0.2—4.8%的基础上,亩产鲜鱼比  相似文献   

4.
稻鱼工程是指对农田田坎进行工程化技术改造后,在稻田里进行种植和养殖轮换生产或同时生产的综合技术,也称工程化稻田养鱼,它包括稻鱼果、稻鱼藕、稻鱼菜、稻鱼鸭等多种稻鱼种养模式。泸州市现有稻田200余万亩,其中宜渔稻田100万亩以上。2007年全市稻田养鱼50余万亩,渔产量2.9万吨,占全市渔产品总量的43.94%。其中,工程化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鱼是生态渔业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以某地3.4hm2的稻田养鱼试验为例,详细介绍了稻田养鱼工程设计及养殖技术,并对其经济效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 稻田养鱼试验研究在我省还是第一次。为了提高稻田的生产效益,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倪达书教授提出的“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的稻鱼共生理论。我们从一九八四年起在黄淮流域的原阳,罗山,桐柏三县选择了313.1亩稻田开始进行不同鱼类混养,不同放养密度、不同土质的稻田及不同管理方法的中稻田养鱼种试验,现将  相似文献   

7.
杨草 《今日科技》1997,(10):9-9
冬闲养鱼,是利用晚稻割后至翌年春早稻生产前稻田休闲期养鱼,一般是以养成鱼和种鱼为多。冬闲稻田长时间积水,浮游生物和两栖动物丰富,还有谷粒、草籽等残留,可成为鱼的好饵料,很适合养鱼。利用冬闲田养鱼能为池塘、水库培养大规格鱼种;能清除田间杂草,吃掉害虫;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肥料,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头年11月份放养鱼种,到次年5月收获,一般鲜鱼亩产可在50kg以上。冬闲田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海毅 《今日科技》2007,(12):10-10
青田县仁庄镇积极推广稻田养鱼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7年被青田县人民政府评为星火先进集体。仁庄镇是个欠发达的农业乡镇,稻田养鱼是传统主导产业,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2003年前,仁庄镇农民都是零星养殖,采用原始的"以种稻为主、养鱼为辅"  相似文献   

9.
我国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四川省又具有稻田养鱼的历史传统,近年来稻田养鱼面积逐年扩大,生产中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急需解决。关于稻田养鱼鱼种放养量以多大为宜,以前也有一些试验报导或经验数据,但因年代久远,又因稻作栽培技术变动,于今颇感难以作为依据。我们于一九七九年进行了稻田养鱼不同放养密空的对比实验,对于稻田养鱼最适的鱼种放养量有了一些初步认识,现将试验结果整理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稻田养鱼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忻州市的稻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宜忻州市乃至山西省北部地区稻田养鱼的养殖技术。从养鱼稻田的选择、稻田养鱼工程建设、鱼沟和鱼坑的消毒、鱼种选购及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稻田养鱼技术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1985,(1)
我县历来有稻田养鱼的习惯,但十年动乱,在“以粮为纲,全面扫光”的思想指导下,片面认为稻田养鱼会影响粮食产量,因而不准稻田养鱼.加之农药化肥的滥施乱用,农业环境受到污染,稻田养鱼濒于绝迹,“渔米之乡”反而食鱼难. 党的三中全会,吹绿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激发了人们的生产活力,稻田养鱼又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群众深切体会到稻田养鱼的好处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罗小钰 《遵义科技》2006,34(2):19-20
为了探索沼气灯在稻田中诱捕害虫养鱼效果,提高水稻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增加稻田养鱼的天然饵料来源,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特进行了沼气灯在稻田养鱼上应用效果试验,为今后大力发展牛态养鱼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3.
技术与市场     
绍兴市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有18个乡172家农户,在243.5亩稻田养鱼取得较好的效果。亩产一般在20至50斤之间,最高的上百斤,而且养鱼的比不养鱼的稻谷每亩增产35斤,取得稻鱼双得的成效。实践证明,稻田养鱼大有可为,既能增加淡水鱼的产量,又能促进水稻的增产。稻田养鱼一是本小利大,家家户户都可养,春天只要花几元钱的鱼种费,放养四至五个月便可收入几十元,高的可达上百元。二是放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的稻田养鱼体系,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性知识,与当地社会融为一体,得以长期延续。在现代化的力量日益向农村渗透的社会语境下,传统的稻田养鱼体系受到现代农业观的冲击。为了在现代化的语境中传承和保护传统的地方性知识,应正确应对冲击,保护传统的稻田养鱼文化的内核。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水产科研所去年以宜春县水江公社为稻田养鱼的试点,划定了约140亩共168丘稻田为试验区,主要放养尼罗罗非鱼种,又塔配一部分水花鲤鱼及少数夏花草鱼,取得了平均亩产77斤,最高亩产194斤的成绩。稻田养鱼有许多好处,如能增产稻谷,养鱼不占水面,不投饵料,技术简单、成本少等。而在稻田养尼罗罗非鱼还有它的特殊  相似文献   

16.
垄畦法稻、萍、鱼共生技术是一条山区冷浸田生态综合改良利用的新途径。1988年青田县土肥站在推广水稻垄畦法技术的同时,引进稻萍养鱼技术,并逐步形成垄畦法稻、萍、鱼共生技术。即在垄畦挖沟(坑),垄畦上种稻,沟中养鱼,水面养萍;以萍饲鱼,鱼粪肥田,以鱼除虫灭草。当年5.2亩单季晚稻试验田,亩产稻谷457.0公斤,鲜鱼58.0公斤,达到稻鱼双丰收,亩产值达829.6元,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永嘉、松阳、景宁等县山区也相继开展垄畦法稻、萍、鱼共生技术的试验示范,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至1993年累计示范面积已达  相似文献   

17.
正"要做好惠农实事,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这是今年已经62岁的沈学能在从事技术推广40多年来,心中一直牢记的话。在沈学能的带领下,当地创新出油基鱼塘、鱼菜共生、稻田养鱼等综合种养模式,近几年还带头引进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并取得了初步成功。虽然已到退休年龄,他却每天闲不下来,常常下村走访,了解鱼市行情,询问渔民养殖情  相似文献   

18.
曾玉亮 《今日科技》2006,(11):58-59
到过青田的人,一定吃过红烧的田鲤鱼,那种鲜美的滋味,真是摧人唾涎、叫人难忘啊!我吃过鲜美的红烧田鲤鱼,也吃过香脆的烤田鱼干,但没有看到过“稻鱼共生”的情景,更不了解有关的知识。自打“稻田共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列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我一直想去青田看看,但都未能成行。近日,正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来丽水开展科技合作活动,也就想出了一个参观考察稻田养鱼的主题。我们选择了距青田县城较近的仁庄镇冯洋村参观考察。在前往冯洋村的路上,陪同考察的县科技局办公室主任陈海毅向我们介绍:2005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优势互补,避免了池塘养蟹水质管理困难,隐蔽物不足,夏季水温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速了河蟹的生长,提高了商品蟹质量。同时因河蟹摄食田间害虫和水草,可减轻稻田虫害、草害,减少或停用杀虫、除草剂。此外,河蟹的活动加速了泥土中有机物分解和无机盐的释放,可少追或不追施化肥,稻米的质量也大大提高。实践证明,稻田养蟹具有省工、节本、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育技术是当前有机水稻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我国南方稻区放养家鸭的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探讨牡丹江地区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技术,我们于2003~2004年,在宁安市石岩镇有机稻米试验基地,进行了稻田养鸭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显示,每公顷稻田放养180~210只肉鸭,稻鸭共生期45~60 d,以鸭粪肥田,基本能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追肥.除草、除虫效果显著,可以取代化学除草剂和药剂除草,促进了稻田生态趋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