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乡县退耕还林工作按照"退的下、稳的住、能致富、不反弹"总体要求,结合我县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发展要求,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稳步推进,至2009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6818.8亩,发挥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本文根据新乡县退耕还林的实际工作,对新乡县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阐述今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就,以及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许多令人担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在后期管护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学军 《甘肃科技》2016,(1):136-137
概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评估了退耕还林所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思路和后续产业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临汾市2001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的基本情况,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搞好退耕还林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创立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若干问题,从实例出发,分析了建立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经验,阐述了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远海 《安徽科技》2003,(10):20-21
退耕还林是一项调整农业结构,让农民休养生态的利国利民的政策.退耕还林工作在广大农民心目中已经形成了共识,农民的积极性高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的结构调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晏琼  仝新平  张旭红  晏珍  蔡琪 《甘肃科技》2006,22(12):22-25
通过对平凉市近年来退耕还林和粮食生产趋势的分析,指出退耕还林不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原因,农业从业人员、粮食播种面积及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远比退耕还林严重,并对维护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实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核查和评价是国家林业局自2002年开始实施的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核查和评价工作为决策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和科学建议,有效地促进了工程的长远发展。但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目前采用的核查结果评价系统对工程人工造林的主特性评价不具体,其核查结果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工程建设成效。笔者通过总结几年来的外业核查和全国数据汇总实践经验,在全面分析当前工程评价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核查评价指标,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退耕还林工程核查结果评价系统。同时利用黑龙江省核查结果对新、旧两套评价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与验证,并分析了新评价系统的有效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原州区是宁夏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重点地区之一。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民祖祖辈辈垦荒种粮的传统耕作习惯,实现了由毁林开垦向退耕还林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状况,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该文通过对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存在问题、建设该工程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和对建设内容与布局分析,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技术方案。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恩施市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提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必要性,同时对恩施市退耕还林(草)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从经济学和生态学效应上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对恩施市的影响,指出目前恩施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着生态林和经济林比例失调、缺乏完善配套措施、物种单一、重治理、轻管护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前一轮退耕还林从1999年率先在全国开始试点,截至2006年底全省完成退耕地造林66.89万hm2。为确保"十一五"期间全国耕地不少于1.125亿hm2,2007年国家对退耕还林政策作了调整,2007年~2013年暂停退耕地还林计划任务安排,要求各省摸清耕地底数后,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治理25°以上坡耕地。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重新启动。作者参与全省退耕还林检查验收经历10余年、2015年参与完成了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质量督察、2017年3月参与完成了"甘肃省林业厅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察",作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提出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范方超 《广东科技》2011,20(10):59-6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林业资源面临严重威胁。本文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就林业永续利用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发表自己在工作中所积累和总结的若干看法,并提出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清 《科技信息》2008,(17):316-316
本文论述了大通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意义,并结合大通县实际情况探讨并提出发展中藏药基地等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实施退耕还林十多年来,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实施后,要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途径之一便是发展后续产业。通过选取甘肃中部的会宁县和通渭县,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模式之一的劳务输出业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数量、程度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引入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强度值指标.通过运用主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中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发展、退耕还林政策是影响雅安市耕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退耕还林政策和粮食产量是林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固定资产投资是未利用土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最后,总结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子,并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科学地进行退耕还林工程、合理地调整农业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以及推进农地流转与集中等方面,就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尤其是如何有效协调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经济关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凯英 《科技信息》2011,(20):I0218-I0218,I0220
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项目管理所包括的若干要素,同时分析当前软件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后续的工作建议。对关键项目的高效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退耕还林(草)面临的新问题再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东部得以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党和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生态环境恶劣制约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2000年在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的西部地区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又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演绎到了新的高度,文章在上述背景下,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与退耕造林所发挥作用的探讨,结合西部自然特点和实际情况,总结了建国50年来退耕还林和种草所经历的不平凡四个阶段,分析了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西部区情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及整治大江大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是全国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之一,工程实施期限为10年,10年内全国总退耕还林面积4.8亿亩,国家总投入资金3000亿元。2002年经国家批准,我县开始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在全县引起了巨大反响,得到了全县上下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回顾总结2002年至今退耕还林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制定下步工作方案和措施,对我们今后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退耕还林(草)意义、目的、范围和必要性、可能性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程实施措施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20.
巩固成果是退耕还林成败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介绍了晋城市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果.论述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5项措施,即强化管护、依法管理、加强指导与服务、科学管理和抓好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