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滇西兰坪盆地是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顶铅锌矿是区内重要的超大型矿床。为了查明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对金顶矿区围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稀土总量接近大陆上地壳的平均稀土元素总量值,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呈明显的右倾型,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Cu的平均含量为24.4×10-6,未发生明显富集迁移。Pb、Zn平均含量随矿体距离远近变化较大(Pb含量为2.9×10-6~24.7×10-6,平均含量为13.1×10-6;Zn含量为8.8×10-6~236.0×10-6,平均含量为76.6×10-6),与矿体距离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距离矿体越近,含量越高。稀土元素特征及微量元素相关关系分析表明,矿区围岩古近纪云龙组地层不是提供成矿物质的矿源层。矿区石膏锶、硫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显示金顶矿区的石膏为晚三叠世三合洞组蒸发沉积型,且在适当的成矿温度条件下(150~300℃),石膏会发生...  相似文献   

2.
大桥金矿区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东段,通过对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等的研究,阐明了大桥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铁矿做硫同位素分析,发现δ34S值变化范围较大且较为离散,表明其硫来自深部岩浆硫与地层硫的混合或变质流体,即大桥金矿床属于多成矿期次的中低温变质热液型矿床。对于稀土元素的研究测发现大桥矿区的硅质岩δCe平均值为0.8955,接近非热水成因陆源硅质岩的δCe平均值(1.20),由此认为大桥金矿床更接近于热液成因。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对西秦岭造山带成矿带上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硫同位素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球化学理论,剖析云南会泽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相关认识,重新厘定硫同位素组成,探讨矿床硫源及成矿机理。认为确定矿床硫同位素组成时,样品必须为矿床主要硫化物且样点控制整个矿床。会泽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特征为:方铅矿δ34 S=4.8‰~14.5‰,极差为9.7‰;闪锌矿δ34 S=6.9‰~16.0‰,极差为9.1‰。矿床下部硫化矿带的黄铁矿δ34 S=12.1‰~17.4‰,极差为5.3‰;总的δ34S=4.8‰~17.4‰,极差为12.6‰。成矿流体具自上而下流动特点,导致上部早期硫化物富轻硫,向下较晚晶出的硫化物δ34S随深度增加而增高;矿床硫源自容矿层的层间海水硫酸盐。成矿机理为地壳深部高温、贫硫、富金属(包括Fe2+)成矿流体沿导矿断裂上移,至容矿层后转而向下运移,与层间海水硫酸盐相遇并将其不断还原,持续成矿,最终形成超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
汝珊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265-5271
大平掌矿区位于滇西南澜沧江火山岩带中南段的南部,夹持于NNW向区域性李子箐断裂(F4)和酒房断裂(F1)。是典型的与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VHMS型矿床。通过对硫、铅、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同位素(S、Pb、H、O)研究结果显示:硫同位素δ34S(-2.4‰~2.7‰,平均值为-0.4‰),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195—18.942;207Pb/204Pb≈15.408—15.641;208Pb/204Pb≈37.599—38.659),δD值介于-78‰—-59‰,石英矿物的δ18O≈7.2‰—11‰,石英中的水δ18OH2O≈-3‰—0.35‰,研究结果表明:硫主要来源于火山喷气作用,海水硫酸盐对成矿作用的贡献很小;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壳-幔混合源铅的特点,深源物质参与成矿明显;成矿热液流体应是深循环海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石灰岩的岩相和地球化学特征,在露头及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的基础上,确定了石灰岩的主要类型,结合碳、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分析等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确定了各类石灰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据成岩环境及主要成岩作用,识别出奥陶系主要的石灰岩类型,即泥晶灰岩、海水及淡水亮晶胶结颗粒灰岩、去膏、云化细-粗晶次生灰岩、破裂及紊乱岩溶角砾灰岩;正常海水环境成因的石灰岩具有高δ~(13)C,δ~(18)O,低~(87)Sr/~(86)Sr,富含Sr,贫Mn,Fe及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受淡水环境影响的石灰岩,具有低δ~(13)C,δ~(18)O,高~(87)Sr/~(86)Sr,贫Sr,富含Mn,Fe及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石薄片鉴定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是开展碳酸盐岩成因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幔流体参与宁芜玢岩铁矿成矿 ——碳、锶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灰石为宁芜玢岩铁矿标志性矿物之一,玢岩铁矿磷灰石δ13CPDB值处于-9.6‰—-0.6‰间,除T-06-1和J-06-3两个样品外,其余所有样品δ13CPDB值落入-2‰—-9‰地幔碳区间.玢岩铁矿各种类型磷灰石87Sr/86Sr比值介于0.706326—0.707577,相对比较集中,与火山岩、次火山岩Sr同位素初始比基本相同.比典型幔源岩浆成因磷灰石87Sr/86Sr值(≈0.7040)高得多,很显然成矿时有壳源物质的加入.磷灰石包体中δ13C和Sr同位素的特征表明玢岩铁矿形成时幔源物质和幔源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这被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宁芜火山岩、次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所证实.  相似文献   

7.
以岩石结构分析为基础,结合自云石有序度和Sr含量及Sr同位素等资料,对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广泛发育的白云岩成因进行研究,从中识别出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两种成因类型.其中具有储集意义的仅为多期次埋藏交代成因的成岩白云岩,包括鲕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两种主要结构类型.综合成岩埋藏白云岩的结构与有序度和Sr含量及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埋藏白云化过程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成岩阶段.各阶段储层白云岩的岩石结构虽然有显著的差别,但微量元素Sr含量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与周源性,不仅显示了埋藏白云化流体为具备早三叠世海水Sr同位素组成特征的海源地层水而与大气淡水无关,同时反映了多期次的埋藏白云化作用是发生在继承性发展演化的过程中的和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因此,对储层的发育和天然气的聚集成藏都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8.
胶东大庄子金矿微量元素及Pb-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大庄子金矿Pb、S同位素 ,稀土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 ,并讨论了其地质意义 .大庄子金矿Pb同位素组成与胶东群和荆山群相似 ,而S同位素组成 (δ34Scdt=1 1 .9‰±0 .4‰ )与荆山群更为相近 ,Pb、S同位素组成与胶东主要金矿基本一致 ,研究显示其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胶东群和荆山群 .对蚀变岩和较新鲜原岩的稀土 (REE)和微量元素含量研究发现 ,钾化蚀变过程中两者都从流体中带入围岩 ;而绢英岩化蚀变过程中 ,REE从围岩中带出 ,微量元素既有带入也有带出 ;Cu、Pb、Zn等主要金属元素在两蚀变过程中主要是带入 .围岩及黄铁矿的稀土元素分配曲线特征 ,揭示了成矿物质的沉淀明显受微观环境的制约 ,浸染状黄铁矿的沉淀伴随着成矿流体与围岩之间的蚀变作用而发生 ,此时水 /岩反应进程导致的成矿流体PH值和Eh值等因素的变化 ,可能是成矿物质沉淀的主导因素 ;而脉状黄铁矿则直接从成矿流体中沉淀而出 ,围岩的影响不明显 ,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温度、压力的变化 ,可能是成矿物质沉淀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云南南角河银多金属矿床矿石中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矿石中δ34S值分布范围为-2.18‰~5.95‰,平均为2.15‰,与基性岩类硫同位素组成非常接近,表明矿石硫来源于深部。运用平克尼-拉夫特法作Δ34S闪锌矿-方铅矿对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关系图,得到成矿热液的总硫同位素组成为-0.86‰~+4.42‰,平均为1.78‰,进一步说明矿石硫的来源与临沧花岗岩体关系密切,为深部岩浆均一化作用的结果。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在Zartman和Doe的铅构造模式图上的投影,主要落入造山带演化线附近及其以上,说明矿石铅同位素的来源是混合铅。对比临沧花岗岩体的铅同位素组成,二者之间关系密切,矿石铅主要由临沧花岗岩体铅混入不同比例的澜沧群变质岩铅组成。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的R-Q因子分析方法在识别海相石灰岩岩相中的应用。根据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确定了海相石灰岩的主要岩相类型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典型样品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全岩X衍射实验、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等地球化学实验,应用R-Q因子分析对大量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海相石灰岩岩相类型的地球化学识别模版。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巴楚—塔中隆起带的奥陶系石灰岩按照沉积相带可以划分为泥质石灰岩、砂砾屑石灰岩、藻粘结石灰岩、球粒石灰岩、叠锥石灰岩等5种岩相类型。潮上带的泥质石灰岩主要富含重金属及稀土元素,潮间带潮汐水道的砂砾屑灰岩主要富集钙(Ca)元素,潮间带潮间藻坪的藻粘结石灰岩主要富含锶(Sr)元素;潮下带的球粒石灰岩主要富集铁(Fe)、锰(Mn)元素;叠锥灰岩主要富集锶(Sr)元素与相对较多的钙(Ca)元素。在石灰岩主、微量元素的R-Q因子分析过程中,通过样品与样品、样品与变量、变量与变量间的统计分析,形成了石灰岩岩相的元素R-Q因子分析模版,确定了钙(Ca)、铁(Fe)、锰(Mn)、锶(Sr)、铀(U)及稀土元素等识别石灰岩岩相的有效元素,建立了Fe-Mn、Sr/Ba-Th/U、(Ce+La+Y+Yb)-(Ag+Au+Cu)/Sr等3个有效识别塔中地区海相石灰岩岩相的地球化学图版。  相似文献   

11.
江西贵溪冷水斑岩型Ag—Pb—Zn矿床产于晚侏罗世火山—侵入杂岩体中,矿化与次火山岩,主要是花岗斑岩的侵入有关.矿化和蚀变分带明显,自下而上依次出现铜矿化带、锌—铅矿化带和银矿化带以及相应的绿泥石化带,绢云母化带和碳酸盐化带,不同成矿阶段矿物的硫、碳、氧同位素组成有所不同。其变化具有较明显的规律. 矿区的铅同位素组成主要显示单阶段演化的特点,其成矿年龄约为100百万年,晚于火山—侵入杂岩体的形成(140百万年).早期矿化阶段成矿溶液的δ~(18)O_(H_2O)=9.90%,δ~(34)∑_s≈4‰,证明溶液中的水和硫主要来自岩浆。晚期成矿溶液δ~(18)O_(H_2O)为4.89‰,表明大气降水逐渐增加.矿物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规律性变化表明成矿溶液是向着温度逐渐降低,氧逸度逐渐升高和pH缓慢增加的方向演化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家沟组岩盐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本文通过对碳酸盐岩C、O、Sr同位素及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研究区内δ13C介于-0.346%~0.108%之间,Sr同位素比值明显较低,Sr/Ba比值均大于1。稀土元素总体上呈现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单元素Ce具有微弱的正异常,Eu具有明显的负异常,Sr/Cu比值均大于10,V/(V+Ni)值总体介于0.7~0.8之间。认为该区在马四、马五段沉积期气候干旱炎热,水体较深,处于还原环境,为典型的海相沉积环境,且岩盐在沉积的过程中有可能受到了幔源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青海南山早三叠世石英闪长岩的成岩时代、构造环境、地球化学等特征,通过对岩体中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LA-ICP-MS同位素定年等方面的样品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岩体的成岩时代为早三叠世;主量元素总体呈偏铝质的高钾钙碱性岩石,具I型花岗岩的特点;岩体在成岩过程中经历了较强的结晶分异和地壳重熔作用,是印支期拉脊山造山带向南俯冲与西秦岭造山带碰撞后的构造产物。为了解早三叠世青海南山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讷河地区讷青山口组上部及姚家组主要呈现氧化还原过渡环境,青山口组的中砂岩、细砂岩夹泥岩及姚家组三角洲相的砂泥互层为成矿有利相带,为讷河地区成矿潜力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讷河地区砂岩主要富集微量元素有Pb、Hf、Ba、Zr、Ga等,亏损Cs、V、Cu、Ni、Sr、Zn、Co、Cr等元素;LREE/HREE比值在8.07-12.64说明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存在分异作用,δEu为弱正Eu异常、δCe异常不明显,以上表明成岩时环境较稳定,受后期改造作用较少。通过与鄂尔多斯东北部含矿砂岩的微量元素进行对比得出讷河地区青山口组及姚家组砂岩具有有利于成矿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淋湘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陕西旬阳淋湘金矿床产于南秦岭古生界泥盆系地层中,容矿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金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第Ⅱ、第Ⅲ矿化阶段为金的主要矿化阶段,第Ⅱ~Ⅲ阶段石英包体中N2含量大于21μg/g,而第Ⅳ阶段矿物中的N2含量均小于1μg/g,说明成矿流体中的N2含量减少对金矿化不利;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与变质水相当;矿石的硫同位素早期为18.21‰,中晚期为17.83‰~14.01‰;铅具有正常铅同位素特征;不同矿化程度的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曲线,呈富轻稀土的右倾型,曲线形态基本一致,随着矿化增强其稀土元素含量明显增高.这些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金属元素和硫主要来源于造山带围岩地层,属容矿岩石为沉积岩中的浅层渗滤同生热盐水型金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平和大望山等铅、锌、银(金)矿床的氧、氢、硫、铅稳定同位素分析测定结果,脉石矿物氧同位素δ~(18)O(‰)=+2.54~+10.05,其中包裹体氢同位素δD_(H_2O)(‰)=-46.6~-111.8矿石硫同位素δ~(34)Si(‰)=-3.60~+4.90,铅同位素~(206)Pb/~(204)Pb=18.3817~18.8747,~(207)Pb/~(204)Pb=15.5932~15.8328,~(206)Pb/~(204)Pb=38.5152~39.9802.据硫、铅同位素研究认为,矿质来自花岗闪长岩浆: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成矿溶液主要为演化的混合型初始岩浆水(MCIMW),局部有大气降水或演化的大气降水的混入,并讨论了水/岩作用以及矿床所在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对合仁坪金矿的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显示,其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4.8‰~2.0‰之间,硫化物的206Pb/204Pb比值为17.419~17.436, 207Pb/204Pb比值为15.519~15.535, 208Pb/204Pb比值为 37.86~37.90.成矿流体的δD介于-62.3‰~-53.0‰之间,δ18O 介于4.2‰~11.8‰之间.合仁坪金矿的S, Pb, O和H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水来源,成矿作用存在明显的氧化还原特征,并形成本区特色的褪色蚀变带.该金矿是一个与深部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找矿应着眼于赋矿地层内的氧化还原界面,褪色蚀变带是其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金顶铅锌矿区上三叠统三合洞组角砾状灰岩为其主要容矿岩层,最近在与金顶矿床共生的灰岩角砾岩,深灰色泥晶灰岩和灰色云化灰岩中发现多层稠油储层及油气包裹体。包裹体烃类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存在多源性母质输入,油气母源类型以藻类及细菌等微生物贡献为主,沉积水体介质为高盐度、较强还原环境,源岩演化处于低成熟-成熟。铅锌金属与稠油的共生、金属硫化物的有机生物硫特性、有机质富集地区矿化强烈等均表明有机质与金属成矿存在相互作用。按照不同世代有机质与金属成矿作用机理,本区有机成矿以配合作用及吸附、还原作用为主,有机质的存在增加了铅锌离子的溶解度,促进了铅锌金属离子的迁移和富集,有利于产生铅锌金属沉淀的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9.
青海唐古拉山北藏麻西孔岩浆活动与铜银多金属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唐古拉山北藏麻西孔铜银矿区喜马拉雅期斑岩体通过野外观察,室内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斑岩体与铜银多金属矿的形成关系.斑岩体内,稀土元素总量高,轻稀土与重稀土之比值较大,为10.87~14.23,说明由下地壳局部熔融形成;形成年龄为38 Ma,属碰撞后造山碱性花岗岩类.成矿与斑岩体关系密切.斑岩体中富Pb,Zn,Ag,Mo,Cu等,为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既晚于晚白垩世风火山群,又晚于斑岩体的侵入时间.在斑岩体的影响下,成矿元素向深部具有富积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德令哈滚艾尔沟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本文对该矿区含矿长英质片岩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进行了测年及硫、铅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测得:与成矿有关的长英质片岩锆石年龄较为分散,成岩具有多期次性,主要集中于400~500,800~1 100 Ma,代表矿区内铜元素成矿的下限年龄为400~500 Ma,属加里东期。S同位素为4.7‰,显示该铜矿点S质来源于深部硫,Pb同位素显示Pb可能为上地幔与上覆盖层混合来源。滚艾尔沟铜矿区内铜矿化的成因类型应该存在两种类型,即变质热液型和构造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