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下学宫     
壹天下最大的学校,一定是孔子创办的那一所。我知道,说出这句话,立即会有人拿出各种数字来反驳。我今天要说的理由,比较特殊。按照我以前的说法,孔子开办"私学",完全靠自己个人的力量召唤陋巷间的平民弟子到杏坛听课,把高层文化播撒到了社会底层。而且,我说过,他早早地感觉到了大地太大,杏坛太小,便带着学生们拔脚出走,组成了一个"游士集团",一所流亡学校。  相似文献   

2.
正习爷爷曾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暑假里,我认真地读了一本习爷爷读过的书——《论语诠解》。《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讲了很多人们做事和学习应该有的方法和态度。在学习方面,《论语诠解》教给我很多道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经常温习学过的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德政观可以用"仁礼同构"来概括,孔子努力身体力行并且也是这样要求他的学生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德行派弟子如颜渊看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历史上产生了较重要的影响。了解这一差异有助于我们把握儒学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4.
提问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著名的"苏格拉底问答法",而我国的孔子最善于师生间的问答,<论语>中记载的孔子思想就蕴含在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相互问答中.课堂提问适用于各个学科,也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叶公沈诸梁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颇有见树的县尹,但却因"叶公好龙"的故事而含垢千年。叶公确有好龙之实,但并无"好龙"之事,该故事很可能是由于叶公与孔子当年交往时的恩怨致使孔子后世弟子编造出来攻击叶公的。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去逝,使其创立的早期儒学团体顿然失去了固有的"精神家园"。如何缅怀恩师、瞭望与守护"精神家园",是摆在此时孔门弟子面前最紧迫的课题。除在孔子庙堂"以时习礼"外,"无得而逾"、"万仞宫墙"等语,是孔门弟子对时人批评与误解的反驳,不仅维护着孔子在其心目中的圣人形象,而且扩大了孔子学说的影响,为儒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对孔子弟子梁鳣均有记载,但对其年龄的记述却存在分歧.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可知,<家语>关于梁鳣"少孔子三十九岁"的说法更为可靠.<家语>中对梁鳣和商瞿"出妻"的记载表明,不仅两汉时期存在大量"无子出妻"的情形,在先秦时期也不鲜见.  相似文献   

8.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弟子的谈话,渗透了儒家的"仁""礼"思想.四人中独有曾皙的观点备受孔子赞美,这是一个很有趣味又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试图从儒家思想和孔子的现实处境两个方面去剖析这一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对子路等人说:"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徒手搏虎,徒足涉河,这完全是莽夫所为,笨得到家了,孔子是不取的。在他的入门弟子中,就曾经有这样一个莽夫,后来被他成功地改造了。孔子尝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与共战,揽尾得之,  相似文献   

10.
《论语》"绘事后素"一则是孔子与弟子对话中探讨文艺美学的一个经典命题,它切实而且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重要文艺美学思想。这则《论语》纠结着"素以为绚"、"何以为绚"而加以展开,但却未能全面理解审美机制的发生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孔子的审美哲学存在局限。而从和合文化角度出发,我们似乎能够为之找到一个切中肯綮的解释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杨碎福 《科技信息》2008,(3):574-57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记述了孔子和四个弟子的一次谈话,谈话的内容是孔子问四个人的志向并加以评价,塑造了孔子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师长形象.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不但表达了四弟子之志,也通过曾皙之口讲出了孔子所追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论语》在孔子"自卫反鲁"后由孔子弟子开始编辑,成书于孔子生前的公元前481年至公元前480年间。孔子曾为《论语》的编辑提供过若干材料。成书于孔子生前的《论语》约包含了今本章数的百分之九十,其余为孔子卒后《论语》修订时所加。  相似文献   

13.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08,(6):3-3
西安读者张成伟:我和我老伴都喜欢吃饭时喝一点酒,特别是儿女们来的时候,这次收到贵刊第4期的白酒专题正是过年期间,对我全家人吃过年饭也很有帮助,非常及时!多年下来,我坚持每天喝2两酒,感觉身  相似文献   

14.
孔子问志     
一天,孔子与几位弟子闲聊,孔子对大家说:“不要认为我比你们大几岁,评了特级教师的职称,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就认为我有什么了不起。平时,你们总说别人不了解你们,现在我就给你们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你们每个人来谈谈自己的志向,阐述一下你们要怎样实现人生,如何?”子路第一个抢着:“给我一个网站,这个网站,在外,面临投资撤出,黑客攻击,官司缠身;在内,资金紧缺,人心涣散,员工已经半年没有发工资,倒闭已是早晚的事。但让我来当CEO,只要三年,便可以成功融资,使网络用户达到6000万,广告收入增长1个亿,然后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孔子笑了…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1998,(1)
公元前485年2月15日子夜,即周穆王53年2月15日,一代佛祖释迦牟尼进入了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此前,佛祖曾对跪拜身前的弟子说:"我所要救度的众生皆已度尽,未度的众生,都已结下了得度的因缘。世人随教我的教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驻之地。我要进入福乐的涅盘了。"多年之后,他的弟子们根据他的说教,整理出了诸如:《法华》、《华严》、《大藏》、《密教》……共1460部4250卷经典卷本。用佛祖博大精深的智慧,给迷茫的众生指明方向,带来了光明。这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快乐兰花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弟子们由于一时疏忽,当晚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 弟子们望着眼前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后悔不迭。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慧宗禅师泰然自若,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相似文献   

17.
<正>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这样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中遇见有鲁国人沦为奴隶的,可以垫钱把这个奴隶赎出来,回国后再到鲁国的国库去报销。据说,孔子的一位弟子有一次在国外遇见了一个已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于是花钱把他赎出来。但孔子的这位弟子事后并不到国库去报账,以显示自己追求"义"的决心与真诚。孔子知道此事后,严厉地训斥了这个学生,理由是:你的这种行为将阻碍更多的已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被解放出来。这是因为,你品格高尚,自己掏钱救人,受到社会的赞扬,但今后,当别人在国外再遇见沦为奴隶的鲁国人时,他就会想:垫不垫钱去赎人?如果垫钱赎出了人,回国后去不去报账?不去报账,岂不是白白丢掉一大笔钱?如果去报账,岂不是在行为上会遭旁人讥笑,显得自己的品格不高?于是就会装作没有看见有鲁国人沦为奴隶,这岂不是阻碍了对至今仍沦为奴隶的鲁国人的解救?这是  相似文献   

18.
在孔子以前,“君子”仅仅是对统治者或贵族男子的通称。《书·酒诰》中提到:“越庶伯君子”;《诗·魏风·伐檀》里说:“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伦理学家孔子首先把“君子”引入道德范畴,作为他全部伦理思想的理想人格提出来,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起着巨大的影响。本人试就其君子思想的内容和实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得到专家、学者们的指教。一孔子为“君子”规定的条件很多,其中有一句众所周知的话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意为配合得当,这句话的意  相似文献   

19.
怎样积极评价学生,从哪些方面去评价,一直是教师教学实践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教育家孔子,他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是怎样对其弟子进行评价的呢?这些评价对弟子的学习、成长与工作产生了多大的作用和影响呢?本文试从孔子评价弟子的性格、为人、处事、学习、才干、职业选择等方面内容为视角进行分析、归纳,揭示孔子评价弟子的法则、规律、艺术和效果,总结其评价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实践有何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讼"一词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意思是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我的目的在于使人们不争讼。孔子的这一观点成为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诉讼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的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几乎历朝历代都将其奉为圭臬而遵守之,没有太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