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沙区植物种的生态位适宜度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种的生态位适宜度理论与模拟方法是对生态位理论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发展,以沙区植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种的生态位适宜度理论模式和测算公式,以及年际内水分适宜度过程模拟方法。依据试验结果进行了有关计算分析与数据模拟,模拟结果具有很高精确,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该结果为沙区人工林的营建提供了定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半干旱区主要农作物春小麦为研究对象,扩展了Hutchinson的n维超的生态位概念,给出了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定义,即定义生态位适宜度为生物种的现实资源位与最适生态位之间的贴近度。并利用几何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作物生态位适宜的一种新模型。  相似文献   

3.
将生态位理论引入作物生长系统研究中,分析了作物生态位适宜度的内涵.以兰州百合为研究对象,依据大田覆膜及施肥调控试验和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对兰州百合生态位适宜度值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覆膜和施肥均有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兰州百合适宜度值和增加商品鳞茎产量的效果.覆膜比平播样区的叶面积指数在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平均增加了25.90%,生态位适宜度值提高了6.40%,商品鳞茎产量增加了21.21%.土壤养分梯度随着N,P,K肥施用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生态位适宜度值和作物商品鳞茎产量均有所增加.平播条件下,A_LB_L,A_OB_L,A_LB_O处理下叶面积指数比A_OB_O处理下叶面积指数在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三个生长时期内分别增加了41.83%,30.07%,13.73%.单施K肥生态位适宜度值和商品鳞茎产量(A_OB_L处理相对于A_OB_O处理)增幅分别大于单施N,P肥处理(A_LB_O处理相对于A_OB_O处理)18.32%,42.65%.N,P,K肥混施对生态位适宜度值提高和商品鳞茎产量增加最为显著,且增幅(A_LB_L处理相对于A_OB_O处理)在覆膜条件下较大,分别达26.80%,58.82%.商品鳞茎产量与其适宜度值间呈现显著的二项式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物适宜度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要求有一定适宜的环境条件,环境胁迫制约作物的生长发育,最终制约其产量,即环境与作物之间存在着“适宜”关系。本文提出了描述这种关系的理论,并据此建立了一系列数学模型。文中最后还给出了适宜度理论的应用实例。一、适宜度理论及模型 1、适宜度理论设r是与某种作物生长有关的任一环境因子,若在r=r_0处该种作物有最高的经济产量,则称r_0为r对该作物的最适点,并定义r在r_0处对该作物的适宜度为1。若在r=r_0处作物生长停滞、死亡或产量为零,则定义r在r_1处的适宜度为0。这样就定义了从r的定义域到  相似文献   

5.
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主要作物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扩展经典生态位理论的内涵,定义作物生态位适宜度为作物的现实资源位与其最适生态位之间的贴近度,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依据大田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补充灌溉、施氮肥和升高CO_2物质的量分数均具有提高适宜度、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产量的显著效果.其中:灌溉比无灌溉处理可导致春小麦适宜度(F(t))值平均提高18.5%,最大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增大27.2%,0~120 cm土层的根生物量平均增加19.3%;灌溉下施氮肥比不施肥处理其适宜度值平均提高14.8%,最大LAI值平均增加25.1%,0~120 cm土层的根生物量平均增加15.5%,籽粒产量增加37.6%;灌溉施肥条件下升高CO_2物质的量分数比不升高,适宜度值平均提高12.4%,最大LAI值平均增加11.6%,0~120 cm土层的根生物量平均增加9.8%,籽粒产量增加18.1%;而在无灌溉不施肥条件下其效果不显著.统计分析表明春小麦籽粒产量与适宜度之间呈现正线性相关关系.适宜度评价结果为:灌溉、施氮肥和升高CO_2物质的量分数的三种处理下属适宜,只灌溉或施肥的三种处理属中等,无灌溉不施肥的两种处理下属不适宜.其中:最大适宜度(F(t)=0.6996)和最高籽粒产量(3648 kg/hm~2)在灌溉、施氮肥和升高CO_2物质的量分数(升高74.5×10~(-6))组合处理下一致达到,表明这是一种半干旱区农田高产高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沙区人工固沙植物水分生态适宜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植物为研究对象,扩展了Hutchinson提出的n维超体积的生态位概念、定义固沙植物种的水分生态适宜度是该植物的最适水分资源位与其现实水资源位的贴近度,并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新模型的计算结果比常用的百分比相似性公式计算结果有较合理的数值分布;  相似文献   

7.
在无灌溉的生态系统中,水分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利用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建立了宁夏沙坡头人工植被防护林固沙植物油蒿和柠条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建立两种基于水分利用的Lotka-Volterra相互竞争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两种植物水分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比较满意.通过对沙坡头人工植被防护林水分平衡试验场植物配置格局试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参考有关文献,建立了宁夏沙坡头油蒿、柠条间相互竞争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高校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培育与提升高校生态位适宜度,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借鉴自然系统的生态位理论,以高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高校生态位适宜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高校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十六所综合性大学的计算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该模型可以为高校进行合理评价与决策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生态位适宜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生态位理论进展中各种生态位定义的内涵,从生物种对n维资源谱利用方面发展Huthcinson等人的工作,提出定义种的生态位适度是该种的最适资源位与表征其生境条件的现实资源位之间的贴近度,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棉花玉米复合种植系统种间适宜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场理论,对中据相似生态位的棉花玉米复合种植系统中的种间适宜距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作物距离由近及远条件下,透光率日变化叶“S”型趋势,而不同间距下土壤垂直剖面的含水量变化则呈倒“V”型趋势。相邻作物在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上的均表现为个体生长优势与种间距离大小呈相关。  相似文献   

11.
The niche-fitness and limited factors of rice, wheat, cotton and rape in Houhu Farm area of Jianghan Plain are analyzed by weighted average model and limited factor model. The niche-fitness theory and GIS are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on multi-suitability evaluation. The high values of the niche-fitness (the maximum is 0. 958) indicate that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asica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rops in the area.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single crop shows that the degrees of suitability are satisfactory. Comprehensiv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acreage for grade 1 (highly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accounts for 18.16% of the total cultivated land area, whereas the acreage for grade 3 (critically suitable) and grade 4 (unsuitable) only for 8.9%. The main factors limiting the potential land productivity ar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and accessibility level of road.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田间试验资料,综合考虑了影响农田蒸散的气象、作物和土壤因素,并以Priestley-Taylor公式为基础,建立了不同作物(棉花、玉米和冬小麦)的农田蒸散估算模型。该模型仅需常规气象和农业气象资料,计算简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聚焦于水稻、玉米和小麦3大粮食作物,就生长期的定义、界定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基于局地、区域尺度视角,描述了我国不同品种、不同地区对生长期界定所存在的差异;对应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生长期的变化规律和气候变化特征这2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作物生长期的起止日期主要依据界限温度或现实经验进行界定,界限温度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气候指标,我国主要以0、5或10 ℃为阈值;采用滑动平均方法准确估算作物播种和收获的具体日期,适用于局地尺度范围内生长期起止日期的界定.参考我国农业种植制度和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定某时段作为生长期,便于开展区域尺度范围内气候因素的长期演变研究;改进作物生长期的界定,可准确分析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为气候变化研究的指标选取和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农业种植制度的制定、作物品种的布局优化等相关工作,能更好地保障作物产量并提高作物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作物湿度对传统型脱粒装置脱粒分离性能影响的分析,用三种不同湿度作物进行对比的方法,对传统型脱粒装置脱干燥作物、中湿作物和潮湿作物的脱粒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不同湿度作物下各个性能指标的回归方程,并利用优化技术获得了不同湿度作物的脱粒参数最佳组合方案,对于不同湿度的作物,只要在相应的最佳参数组合方案下进行脱粒,都能获得满意的脱粒性能,提高了传统型脱粒装置对于作物湿度的适应性,为传统型脱粒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动态的观点研究了苎麻头、二、三麻的化学性能、生物学特性在整个生长期内的变化规律。大量试验数据证明,由于传统农作制度的影响,我国各季麻生长期过长是造成我国苎麻原麻品质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适当缩短各季麻的生长期,将目前的农作制度由每年收三季麻增为收四季麻,即可为纺织工业提供大量优质苎麻原料,而农业产量也有所提高,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攀西地区下湿田增种早春作物,是充分利用春季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测定5种早春作物的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与净同化率、茎叶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和产量、产值。不同作物比较试验表明,攀西地区下湿田早春作物以种植玉米、西瓜、马铃薯的产量和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地区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的环境变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坡 《贵州科学》1996,14(3):27-33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开发利用中必须重视科学,否则其将匮乏。过度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所产生的环境变异主要表现为: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逐渐丧失自组织能力和天然肥力;人们为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侈的作物而在一年内多种植几季,从而加快土壤矿物和肌机质的枯竭和土壤结构的破坏,造成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18.
节水农业与作物高效用水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就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作物自身高效用水在节水农业中的地位进行了论述。提出作物高效用水的基本原理在于一定生育阶段适度水分亏缺后覆水作物可以产生生理、生长和产量形成上的补偿效应,促使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高。本文还对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若干技术途径作了介绍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黄土区直根系作物地土壤分离生长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变坡试验水槽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直根系作物大豆和马铃薯在生长季土壤分离过程的季节变化及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1在作物生长季,直根系作物大豆地和马铃薯地的土壤分离能力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5),并表现出了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2两种作物地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农事活动、土壤硬化、水稳性团聚体和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3两种作物地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可以用水流剪切力、土壤粘结力和作物根系密度很好地模拟(R20.64,NSE0.63)。结论黄土区直根系作物地土壤分离过程具有明显季节变化,该变化主要是由农事活动、土壤粘结力和作物根系密度季节变化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作物全生育期内累积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采用Logistic曲线建立了夏玉米、设施栽培番茄和西瓜的累积蒸发蒸腾量随生育时间变化的模拟模型,并通过Logistic曲线的不同阶段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内的需水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番茄和西瓜的全生育期累积蒸发蒸腾量呈现出符合Logistic曲线的“慢—快—慢”的变化规律,采用Logistic曲线模拟大田和设施栽培作物累积蒸发蒸腾量是可行的;与FAO推荐的生育进程划分结果相比,根据Logistic曲线对大田作物玉米的生育进程划分结果相差不大,而设施栽培番茄和西瓜的生育进程划分结果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