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荷能的Q和E10在金刚石(001)-(2X1)表面的化学吸附过程.主要讨论了团簇大小和入射能量对沉积团簇的结构特性的影响.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C2和E10的沉积结构和自由团簇是不同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实验的发现,而且,从原子尺度模拟了沉积机制.  相似文献   

2.
利用离散变分 Xα(DV Xα)方法计算了不同大小TiO2 团簇模型的电子能级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给出了不同团簇的计算结果 ,并据此分析了各团簇的电子结构特征 .结果显示 :随着团簇增大 ,其电子能级的计算结果向能带理论的计算结果接近 ,而小团簇模型则更适合于研究原子之间的键合性质 .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解释在丙酮分子的多光子电离/解离实验中观测到的主要产物是质子化的团簇离子的实验结果,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质子化丙酮分子团簇体系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CH3COCH3)2H 团簇中,质子离其中一个丙酮分子的氧原子较近,这是由于在该几何构型中,质子作为桥氢把两个丙酮分子连接起来,形成了极性氢键O1—H …O2的缘故,即氢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团簇(CH3COCH3)2H 中两个氧原子的不等价.质子化丙酮分子团簇离子的形成是由于大尺寸团簇吸收能量被电离后,团簇内部发生重排的解离反应,继而得到一系列质子化的团簇离子.  相似文献   

4.
在B3LYP/LAN2DZ(+ECP)对金、6-311+G*基组对碳和氧水平下,对Aunm(n=35,m=0,±1)簇及其CO在簇上发生单分子吸附几何进行全优化和振动分析。获得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基态Aunm簇结构,以及CO在相应各簇上形成吸附配合物AunCOm(n=35,m=0,±1)簇及其CO在簇上发生单分子吸附几何进行全优化和振动分析。获得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基态Aunm簇结构,以及CO在相应各簇上形成吸附配合物AunCOm(n=35,m=0,±1)的最低能量结构和吸附能。通过对其结构、能量和振动分析,获得了CO与Aunm簇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O在Aun+上的吸附能比在相应中性和阴离子簇上大,其值随簇尺寸减小呈减小趋势,CO在组成较大的Aun-簇上的反应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滤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外加碱金属(锂、钠或钾)硫酸盐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乙二醇软团簇体系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其超滤曲线与表面张力曲线相似,也存在双拐点(c1和c2),且c1随外加电解质浓度增加而降低,c2随外加电解质浓度增加而增加,因而软团簇形成的边界随外加电解质浓度增加而变宽,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聚乙二醇间具有更显著的团簇化作用,外加碱金属(锂或钾)离子在软团簇上的缔合量与软团簇中表面活性离子含量之比随该金属离子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外加碱离子浓度下,钾离子在软团簇上的缔合量大于锂离子在软团簇上的缔合量,这是由于锂水合离子半径较钾水合离子半径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针对优化无线传感器网(WSN)的网络寿命问题,在低功率自适应分簇协议(LEACH)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簇优化策略LEACH-Cluster Control(LEACH-CC)。在成簇阶段,提出一种易于工程实现的二次分簇策略。对簇成员过多的簇进行二次分簇,降低簇头负载,改善簇头分布不均匀,均衡全网能量消耗。优化簇内成员的入簇准则,寻找全局能量消耗最优的簇头加入,延长网络寿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减少全网节点能量消耗,有效延长15%的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7.
氨水团簇(NH3)m(H2O)n(m+n=2-5)的模型势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氨水分子间的作用采用一种新的模型势,利用新近发展的一种快速分子动力学局域优化算法,计算了中性氨水团簇(NH3)m(H2O)n(m+n=2-5)的可能结构.发现氨水团簇(NH3)m(H2O)n的结构数随分子数n+m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当H2O分子在数目上占优势时,团簇的最稳定结构与(H2O)n+m的构型相似,只是其中的水分子被NH3取代,这个结果与实验结果和ab initio结果一致,表明针对氨水团簇提出的新模型势可以得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是一种新兴的传感器网络。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协议是WSNs中最流行的簇类协议之一,它通过概率模型选择簇头,并且周期性地改变簇头来实现最大化的网络覆盖率和网络寿命。本文通过网络中节点的能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对Leach协议中节点成为簇头的概率公式进行修正,从而改进协议的簇头选择算法,平衡网络的能耗,达到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的目的。基于NS2(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平台的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的Leach算法可以延长WSNs的寿命。  相似文献   

9.
提出基于凝聚K-means的决策簇分类模型.将凝聚策略和聚类簇调整参数λ运用于K-means聚类方法中,并结合簇验证技术,在训练数据集上,通过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嵌套式聚类方法建立一棵聚类树,然后从这棵树中提取决策分类模型.基于UCI的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分类方法具有如下优势:(1)有效改善了Kmeans对初始中心的位置敏感的问题;(2)能自动确定簇的数目;(3)有效控制获得聚类簇的密度.  相似文献   

10.
用遗传算法(GA)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奇数高碳团簇(C51~C59)及相关的含Rh富勒烯团簇的结构进行了计算,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对奇数高碳团簇C51~C59的结构进行搜索,找出其最低能量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B3LYP/3—21G方法对相应的奇数高碳团簇结构进行再优化,利用遗传算法得到了比已报道的能量更低的奇数高碳团簇C51~C59的基态结构,计算所得的奇数高碳团簇具有准笼状类富勒烯结构,其最低能量异构体都含有一个两配位的碳原子,在金属富勒烯C14Rh的结构中,Rh原子取代C55上两配位的碳原子而形成取代型类富勒烯结构。对奇数高碳团簇及含Rh富勒烯团簇的结合能和结构参数进行了计算,还讨论了奇数高碳团簇异构体的结构随能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The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and the morphology of crystals of the copolymer poly ( ethylene terephthalate/ isophthalate ) (IPET) were studied by DSC and polarized-light microscopy in this paper. DSC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of IPET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but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Tm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Tc of PET and IPET have much difference. The difference of Tc between PET and IPET2 is about 7℃, and the difference of Tm between PET and IPET2 is about 16℃. From the kinetics analysis of the crystallization, the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of all samples is of three-dimension spherulitic growth from instantaneous nuclei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isophthalate (IPA) decreases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IPET greatly. The isotherm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rphologies of PET and IPET crystals are all spherulite, which is in conformity to the results of non-isothermal d  相似文献   

12.
在温和条件下通过静电作用成功制备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oly(St-co-MAA))分别与Cu2O、CuO形成的复合微球.所得样品的微结构和化学组成分别经过了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式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poly(St-co-MAA)微球表面光洁,粒径约为440纳米,单分散性非常好;所制得的poly(St-co-MAA)/Cu2O微球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为800 nm;而包裹在poly(St-co-MAA)微球表面的CuO纳米粒子呈棒状结构.本文提出了复合微球形成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亲核取代反应, 通过A2+B3方法制备含联苯结 构氟封端超支化聚醚醚酮(HPDEEK-F), 用4-苯乙炔苯酚与得到的氟封端聚合物反应, 制得苯乙炔封端的超支化聚醚醚酮(HPDEEK-PEP), 并研究了其结构和性能. 结果表明, 苯乙炔封端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氟封端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热稳定性好于氟封端聚合物, 两种聚合物在极性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14.
氯化聚丁烯的结构与热分解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用化学气相沉积(CVD)聚合法制备了聚对亚苯基二亚甲基(PPX)膜,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证实了其化学结构.采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PPX的热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空气氛围中由于氧气的参与,其热稳定性比在N2中差,热氧化降解明显.PPX具有较好的耐溶剂性和抗化学氧化性能,膜的吸水速率和吸水率也比较小,常温常压下3 h后才能达到吸水平衡.PPX膜的水汽渗透率随温度和湿度的升高而升高,用Arrhenius方程拟合可计算得到水汽在膜中渗透扩散的表观活化能为12.4 kJ.mol-1.PPX膜的动态力学温度谱表现出典型的结晶聚合物的行为,晶区中的次级转变造成了PPX在玻璃化转变后,随温度提高损耗因子出现的反常升高,以及储能模量的持续、平缓下降,而不同于非晶聚合物的突然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聚乙二醇作为可溶性聚合物载体,得到了聚乙二醇支载的的邻叠氮苯甲酸酯,与炔酯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后,以KCN作为解脱剂,从聚乙二醇上解脱得到1,2,3-三唑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产率,经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等检测,所得数据与其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17.
树枝状聚合物PAMAM葛根素复合物的制备及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树枝状聚合物G3,G4,G5 PAMAM葛根素复合物,研究其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大鼠小肠吸收参数,以未加PAMAM组作为空白对照组,计算累积透过量及表观通透系数(Papp).葛根素在空肠及回肠段吸收明显,表观通透系数分别为(2.98±0.22)×10-6、(3.94±0.30)×10-6cm·s-1,PAMAM与葛根素形成复合物能增加葛根素大鼠小肠累积透过量及表观通透系数.其中G5 PAMAM对葛根素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葛根素空肠、回肠段表观通透系数分别增加了2.78、2.22倍(P<0.05).PAMAM能有效促进葛根素大鼠小肠吸收.  相似文献   

18.
对聚醚醚酮/二苯砜、聚醚醚酮/二苯酮所组成聚合物/稀释剂体系,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醚醚酮多孔膜,探讨了制备具有耐高温、耐溶剂的聚醚醚酮多孔膜的可能性,对聚合物/稀释剂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并研究了聚合物的含量对成膜多孔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Poly(dimethylsiloxane) based microchip for DNA electrophore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novel poly(dimethylsiloxane)(PDMS) -based microchip for DNA separation through electrophoresi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a 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 technology. Unlike previous hybrid PDMS microchip, one PDMS film is first created on glass support by pressing method in our microchip. Thus, increased band-broadening phenomena, arising from the material nonuniformity at the walls of microchannel, can be avoided in electrophoresis process. A low-viscosity 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100 (HPMC-100) is used as the separation medium for fluorescent intercalator-labeled double-stranded DNA (dsDNA) fragments. Mannitol is introduced to PDMS-based microchip as a separation medium additive to enhanc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t applied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of 150 V/cm, excellent separations of the PCR marker could be achieved with an effective separation distance of 25mm .  相似文献   

20.
以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A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聚乙烯醇接枝丙烯酸共聚共混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FT-IR) 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结果表明,AA在PVA分子链上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形成PVA/AA共聚共混物,且该共聚共混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粘结性和耐温性.由保湿性和渗透性试验表明,由该共聚共混物和一定量的助剂配制成的抑尘剂能够避免煤炭和灰沙等在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和损失,达到较好的抑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