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千年飞天梦     
《科学世界》2005,(3):64-71
2004年10月29日,欧阳自远院士到北京师范大学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叫做《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的月球探测》。欧阳院士现任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他阐述了当前国际月球探测的最新动态,重点讲解了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规划和目前实施进展,探月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与高新科技发展的重大意义。经北京师范大学田斌老师整理,节选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我国开展月球探测是以和平利用空间为宗旨,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需求,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放在首位,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起步较晚,要借鉴国外月球探测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优选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探测目标,形成自己的特色,力求高起点进入国际主潮流并做出应有贡献。我们采取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循序渐进与分阶段发展相结合,各阶段互相有机衔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讨论会将于2011年10月9—11日在西安召开。征文范围:正在进行和建议的空间探测计划介绍,空间探测专项技术发展综述;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太阳、行星及其卫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探测;空间电场、磁场、电磁波、粒子探  相似文献   

4.
2月18日,为庆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40周年,第二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对40年来中国空间事业的卫星技术、载人航天技术、深空探测技术以及空间技术应用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据悉,40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突破了近百项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取得了多个重大空间科技专项的立项,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在卫星回收技术、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技术、载人飞船技术、月球探测技术等多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空间技术的跨越武发展,带动了微电子、计算机、光电、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以及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群体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月球及深空探测一直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和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标志性科学工程,大量新的科学发现和工程技术成果的取得,激发了越来越多国家和组织的积极参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始了自阿波罗计划之后的新一轮月球探测热潮,美国、日本、中国、印度以及欧洲等航天大国和组织化都相继发起了月球探测任务.与20世纪冷战时期的探测思维不同,本轮探测都把重点放在了月球科学领域某些科学问题方面,尤其在月球水冰探测、地质和内部结构探测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科学成果,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月球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吴思蕴 《科技资讯》2012,(22):54-5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管线探测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找到科学、合理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最终介绍不同管线所用的探测技术,针对非金属探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从而更好的推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绕月探测工程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最近总结并发表了我国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嫦娥”1号两项优于国际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后续月球探测工程奠定坚实基础.并对国际月球探测做出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等对“嫦娥”1号取得的初步科研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分析了CCD图像数据的特点、获取方法和数据质量,系统探讨了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对图像镶嵌拼接方法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火灾探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火灾自动探测技术的发展概况及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尤其介绍了CO作为探测特性参数之一的必要性:最后指出了今后尚需解决的课题:如低功耗、高灵敏度CO传感器的应用及与其他传感元件的复合:主动吸气式探测技术在普通环境中应用;分布光纤测温技术研究及产品化:特殊场所的火灾探测:以及降低成本的同时与自动化、现代通讯及其他领域新技术的进一步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月球是研究地球、地月系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对象,也是人类实现向外层空间拓展的理想基地,同时也是研究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月球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月球探测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国际月球探测发展规划通常按照"探、登、驻"三步走的策略来制定,在完成无人月球探测工程之后,实施载人登月工程和月球基地工程,是人类实现对月球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各主要航天国家和机构正酝酿在近2 0~3 0年内联合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开发和利用月球的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未来的月球探测活动目标将更明确、参与国家更多,国际合作将逐步成为主流模式。1月球探测活动的发展历程 人类对月球的真正探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整个探测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简述月球探测的历程与趋势的基础上,强调当代月球探测的总体目标为:(1)研究月球与地月系的起源和演化,特别是月球大气层与磁场的消失,矿物与岩石的分布和形成环境、月壤和内部层圈结构的形成以及月球演化的历程;(2)探测月球的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的开发利用及对人类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我国不载人月球探测划分为绕、落及回三个阶段。为了全球性、整体性重新认识月球,绕月卫星探测的科学目标为获取全月面三维影像,探测14种有用元素的全球分布与丰度,探测月壤厚度并估算^3He资源量以及太阳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影响。“落”为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就位探测和月球车巡视探测,建立月基光学、低频射电和极紫外天文观测平台。“回”为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就位探测和取样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2.
 深空探测是空间科学探索与发现的重要方式之一。2019年全球在轨工作的深空探测任务有29个,皆为非载人航天任务,主要开展了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的探测、深空太阳观测及日-地L1点空间天气监测和L2点空间天文观测。在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之际,美国加快推动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中国嫦娥四号任务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对月球背面的就位探测和巡视勘察陆续产出一批国际关注的科学成果。美国新视野号任务飞掠柯伊伯带小天体“2014 MU69”的首个科学成果揭示了该“接触双星系统”的发展、地质与构成。日本隼鸟二号任务完成对“龙宫”小行星的两次采样探测、启程返回地球。除了“史诗级”的太阳探测帕克号任务,被“遗忘”在L1点的多个超期服役的空间天气监测科学任务如SOHO、WIND等表现依然稳定和出色。2020年,人类将迎来探测火星的新发射窗口,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即将实施的多个火星任务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94年的“克莱门汀”号和1998年的“月球勘探者”号月球探测器的发射成功和取得的新的科学发现,在21世纪初,世界各国相继宣布以月球和火星探测为中心的深空探测计划,掀起自阿波罗计划之后的第二次月球探测高潮。中国在卫星应用和载人航天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适时开展月球探测,填补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空白。绕月探测工程的实施经历了长达10年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综合论证,于2004年初开始正式启动。2007年初,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1号的各项设施已经全部准备就绪,待命出厂,择机发射,以确保首发必成。嫦娥1号绕月探测卫星的科学目标包括绘制月球立体地图、探测月表物质成分、探测月壤厚度和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4项科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欧阳自远 《科技潮》2007,(12):32-34
登月是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月球探测将为我国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技术的突破与进步、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提供新的机遇,将为人类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深空探测指人类航天器离开近地轨道、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对地球以外天体(月球及以远天体)或空间环境开展的科学探测。2018年,国际深空探测叠彩纷呈:中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将开展巡视勘察;美国“洞察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向太阳系空间进发,朝向日心方向,欧洲空间局和日本合作研制的BeipiColombo探测器正飞向水星、美国“帕克号”探测器开启“史诗级”旅行去“触摸太阳”,远离日心方向,“新视野号”成功飞掠柯伊伯带的小行星“天涯海角”、“旅行者2号”突破日球层顶;美国“奥西里斯-REx”和日本“隼鸟2号”顺利抵达各自目标小行星执行采样任务。2018年,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火星发现有机分子、太阳系边际再抵近等发现或突破对于探寻生命起源、太阳系起源和演化,拓展人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世界》2011,(7):10-10
嫦娥二号在圆满完成月球探测任务后,燃料仍然充足。从2011年6月9日起,它开始进行另一项重要的拓展性试验:飞往距地球150万公里以外的深空进行探测,到达目的地需要大约3个月。这次飞行中需要完成技术试验和科学试验两类任务。就技术试验的任务而言,首先是要实现从月球到目标点的“长途旅行”并绕目标点环绕飞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技术发展迅速. 2020年12月17日,随着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壤返抵地球,历经16年我国圆满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也开启了后续深空探测的新篇章. 2021年2月24日,我国首个行星际探测器"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停泊轨道,经过近3个月的环绕探测后,于5月15日成功软着陆,在火星探测史上首次一步实现"绕、落、巡".  相似文献   

18.
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这标志着“嫦娥一号”卫星在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后开始实施的各项在轨测试任务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9.
<正>第四届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于7月22日至24日在珠海举行,会议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会上表示,经过与俄罗斯、欧洲航天局以及其他国际同行的充分交流,正在提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倡议。中国于2016年提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设想。此前,欧洲航天局曾提出"月球村"的概念,俄罗斯航天局最近也提出2030年后建立月球  相似文献   

20.
2002年5月27—29日在意大利古城莱切举行了“环境控制传感器新进展国际研讨会”。该研讨会将学术机构、公共研究中心和工业界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讨论用于环境控制的新传感器和新方法。本书是该研讨会的论文集,内容涉及传感层和新探测机理的新型纳米材料,微型仪器中微系统与纳米系统的开发,以及化学物质污染的探测与监视的新设备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