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依托于高科技所产生的新媒体艺术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艺术,它与传统艺术不同,新媒体艺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是一种以光学、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门类,与时俱进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将为新媒体艺术带来宽广的前景。同时,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也必将使该艺术门类达到突破。  相似文献   

2.
蔡赟  尚竑 《甘肃科技纵横》2013,(10):115-117,120
新媒体艺术产业伴随着数字技术革命的升级,进入了超高速发展期,该新形态艺术已经逐步被世界公认,并将成为未来世界艺术表现形式的主流与主导.新媒体艺术跨越领域较多,是典型的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同时新媒体艺术的传播载体主要是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电子媒体等.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产业战略布局难度系数较大,需要整合的相关学科专业领域、政府部门、企业资源较广,尤其在我省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应该充分科学合理的对新媒体艺术产业做出整体规划、战略布局.以政策、经济、教育、科研、科普、标准、人才、模型与园区建设等多方元发展,最终形成新媒体艺术产业链的生态化运转模式.  相似文献   

3.
张贵明 《太原科技》2007,(11):69-70
针对新媒体艺术是在激光媒体、时机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艺术方式,介绍了新媒体艺术的成型背景和发展脉络,同时提出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语境。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新媒体艺术在中国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极大地释放了中国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新媒体艺术,详细说明了我国新媒体艺术的现状,通过举例说明新媒体艺术在我国某些行业的作用。阐明了我国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数字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到艺术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最终带来了一场视觉的革命。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型艺术门类。是信息社会下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由于与传统艺术在载体、艺术语言、表现形式及创作观念上的迥异,新媒体艺术对于创作者来说,既是一种专业学科的拓展,又是对传统创作理念的颠覆。如何不断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探索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方式,使之不断创作出经典作品成为艺工作者及信息工程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晓宇  段雪 《科技资讯》2011,(19):214-214
新媒体艺术具有一种国际化的语言,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并日渐成为电视、电影、动画、网页等一些创意产业的基础。中国的媒体艺术主要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迅速带动了许多职业院校的美术专业陆续开设新媒体艺术这门学科,在这种大环境下,新媒体艺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中面临着什么样的困惑和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景丹 《科技资讯》2011,(34):232-232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艺术以其快速的传播方式充斥着人们的思想,给当代艺术和当代视觉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参与性和互动性。新媒体艺术的发展需要艺术与技术的双刃剑并行而使。互动性的不断提升同时也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徐静  傅畅 《科技信息》2007,(27):213-213,236
起源于二十世纪中期的新媒体艺术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严格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比这要晚得多,不过它的发展却相当迅速。世界及我国的新媒体艺术起源于受杜象影响甚巨的六十年代观念艺术,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以及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ing)脱胎转变而成的七十年代表演艺术,五、六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沟通与合作成为在这些范畴进行创作的艺术家的关注焦点,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材,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在我国,十几年前很少有人了解新媒体艺术,但在今天,新媒体艺术已被许许多多的人所熟知,她带给我们不仅是艺术形态上的全新体验,更多的是关于生活、艺术、文化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艺术传播是用传播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传播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揭示艺术传播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艺术传播与艺术接收的关系,以及技术复制条件下所带动的艺术传播与艺术的产业化发展的关系、新媒体的出现与艺术形式的变更等在新的大众传媒下艺术的基本问题。文章从艺术的传播与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关系出发,结合广西和百色的民歌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了艺术传播和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复杂关系,对艺术传播和艺术产业化发展关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与艺术     
蒋晖 《科技信息》2007,(33):235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媒体的艺术形式作为当前新媒体艺术中较为活跃的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艺术表达方式,极大地扩展了艺术表现手段,缩短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作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网络艺术的发展情况,归纳了艺术通过网络表现的种种形式,旨在探讨网络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趋势,促进网络艺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艺术享受·艺术修养·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享受、艺术修养、艺术教育三者是紧密相关的,艺术享受是美育的必要环节和重要途径,艺术修养是获得艺术享受的前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在这三者中,艺术教育是核心,必须致力于建立艺术享受、艺术修养和艺术教育三者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电视与电子网络这两种媒介在文艺产业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说来,传媒主要在三个方面影响并推进着文艺的产业化:媒介文化使作家、艺术家变成了流行文学家和艺术家,因此他们的创作自觉地具有市场意识,朝向大众,追求读者效应;媒介文化也培育出了大众文化、商业文艺的消费者,这是文学艺术产业化道路拓宽的一个根本保证;媒介参与营销是文艺大众化产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复杂性构成要素,区域在艺术世界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迄今有关这一论题的系统而深入的探讨甚为鲜见。本文拟从区域的多义性与基本构成、区域与艺术家的关系、区域与艺术生产、艺术传播及艺术消费的关系等方面,讨论区域在艺术活动领域中的功能定位,指出区域不仅是外源性的限定要素,更是内源性的构成要素,它从内部对艺术世界进行建构,在诸种艺术活动中发挥着既定的作用,是艺术世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规模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设置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公共艺术创造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显得紧迫和突出。带有地域文化元素的公共艺术作品对城市文化的体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徽文化元素运用在高校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公共艺术教学应通过课程内容的设置引导学生研究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创作的关系,发掘檄文化元素的实践价值,对促进公共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喷画艺术具有逼真、生动的艺术效果,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动画设计和建筑等领域。喷画能够具有惟妙惟肖的写真效果,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在教学中,该绘画手法应充分考虑不同的创作目的、材料等因素,更好地发挥其独特而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喷画的充分了解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应用能力,发挥其在艺术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乐舞百戏的内容很宽泛,凡是在当时能愉悦人们的动态的音乐、演唱、舞蹈、杂技、角力较武、幻术、滑稽技艺表演等大多包括在内,是西藏民族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其表演形式在吐蕃时期就已形成了,而且乐舞百戏也是寺院壁画描绘的主要内容。西藏的乐舞百戏始终与藏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民俗、风情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蕴含着独特的藏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具有独特的形象性、浓烈的感染性、广泛的社会性、唯美的新颖性等审美特征,是藏民族生存意识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公共艺术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本文根据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哪些条件来促进提高艺术教育的价值,以适应大学生自身及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18.
高校美术鉴赏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琳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128-131
美术鉴赏课是高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美术素质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却存在教学资料、设备的不完善,缺乏专门的师资等问题,需要学校在经费、师资建设上长期投入并扶持。  相似文献   

19.
美术基础课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为新媒体艺术可以取代美术基础课.因此对美术基础课的学习不够重视。笔者认为这将导致学生的设计作品空间感差.缺乏想象力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此阐述了美术基础的重要课程之一的素描课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为充分发挥美术基础课的作用而着重探讨了如何改进素描在设计专业中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相互作用,现代艺术中的感官互动无论作为心理学或语言学,都是一种感觉引起、诱发其它感官进行的系统反应,是一种“感觉挪移”。注重感官成为现代艺术与生活中重要的形式法则,它是一种设计思维、一项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