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染源排放增加,珠三角感潮河网水体黑臭现象严重,目前尚没有一种适用于珠三角感潮河网水体黑臭的评价方法。在系统分析国内黑臭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海珠区调水试验数据,提出适用于珠三角感潮河网的黑臭评价方法。试验证明,提出的方法简便、可行。利用提出的黑臭评价方法对调水黑臭改善效果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黑臭水体是一种极端的水污染现象,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水生态环境健康.利用遥感手段及时、准确地识别黑臭水体的时空分布,对掌握黑臭水体治理进展、推进水污染控制管理起着重要作用.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黑臭水体和正常水体在高分影像上的光谱差异,构建了多个黑臭水体识别模型,并采用了一种自动阈值选取算法进行模型阈值的快速选取,进而进行了城市黑臭水体的遥感识别,探讨了影响识别精度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构建的模型识别黑臭水体总体精度最高可达96.8%;从黑臭水体识别的空间分布来看,该模型错分率较小,尤其在细小河涌中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地表水质数据和卫星影像的一致性误差、高分影像融合方法和混合像元的存在等可能是导致模型错误识别黑臭水体的原因.基于高分影像的黑臭水体识别模型和自动阈值选择方法可实现对城市黑臭水体的快速和高效识别,为黑臭水体治理和城市水环境精细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3.
覆盖渠因内部无法实现彻底控源截污、水体修复能力差、淤积现象严重等原因,渠内水体黑臭问题严重,易对下游河涌水体造成污染。鉴于覆盖渠的危害性,对恒大排洪渠揭盖复涌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严格禁止河涌渠道覆盖、源头截污控源是截污的关键、制定科学的河涌管养办法、加强环境宣传工作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黑臭水体是指在城区之内的水系统呈现出黑色或泛黑色,并散发令人不适的恶臭味道的水体。在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时,存在着不可逆因素,如高浓度的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发育影响,并对修复效果造成影响。可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投放并进行水体修复,并引导微生物群向良性方向活动,使水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三十六脚湖是平潭综合实验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为探究湖区水体磷污染来源,基于历史数据、实地调查和污染系数估算,对磷营养物质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十六脚湖湖区磷污染源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分散畜禽养殖、农田化肥使用等面源污染、调水污染以及沉积物内源污染,湖区总磷平均输入负荷为2.837t/a,其中57.8%来自调水输入磷污染,调水对三十六脚湖水质和水生态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6.
对天津市建成区21条黑臭河道的透明度、溶解氧及NH_3-N等指标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监测,对黑臭河道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和分级.分析黑臭水体的污染特征及黑臭原因,提出"排查评估→污染削减→生态恢复→水系循环→信息公开"分步骤进行黑臭水体整治的总体方案,根据河道特点制定"一河一策"水体污染整治措施,为天津市黑臭水体整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州古廖涌生物修复的指示藻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氧化塘—河道原位生物修复的方法对广州市古廖涌河道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并对治理前、氧化塘处理、原位生物修复河段上游和下游四个不同治理阶段的水体进行水质和浮游藻类的监测,试图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反应河涌黑臭水体不同治理程度的藻类生态结构特征和指示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修复阶段,水体COD、BOD、氮磷等污染物逐步得到去除,透明度大大提高;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优势藻由蓝藻转变为裸藻,藻类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种群结构和优势种也发生演变,耐重有机污染种逐步减少或消失,耐中–轻污染种出现;研究还确定了可作为城市污染河涌水体修复的指示藻类。  相似文献   

8.
以佛山市内河涌——机场涌为研究对象,对机场涌的工业、农业及生活三大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及研究。分析研究表明,机场涌的污染源是以铝型材加工行业作为典型的工业污染源为主,农业污染源中以鱼塘养殖业的污染为首对机场涌的水质影响最为明显,大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染源直接排入机场涌,对机场涌的水质影响较大,工业、农业及生活三大污染源是造成佛山内河涌污染及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汾河太原城区段水体黑臭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多断面、长时间、高频度现场观测与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应用黑臭单因子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分别对水体进行黑臭评价,提出了适合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水质黑臭评价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0.
城市黑臭水体空间分布的精准识别对准确和全面治理黑臭水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黑臭水体遥感识别主要的模型算法,包括单波段法、差值法、比值法、黑臭水体模型判别指数法(HCI),结合地面试验测量数据对其进行阈值修订,从修订后的算法中选取精度最高的差值算法对2017年深圳市黑臭水体空间分布进行识别并计算识别精度。结果表明:深圳市建成区内共识别黑臭河段26条,总长度128.409 km。深圳市黑臭水体主要分布在宝安区和龙岗区,且宝安区数量大于龙岗区。其中,宝安区的黑臭水体长度为100.789 km,占该区水体的25.92%;龙岗区的长度为27.620 km,占该区水体的22.04%。黑臭水体遥感识别在城市黑臭水体识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我国部分城市水体出现黑臭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效果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作为评价对象,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步骤为基础,构建两者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确定评价模型——协调度(C_v),最后结合实例,对上述研究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今后经济建设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水质模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先用WASP模型软件开发了苏州河水质模型,使用数据来自1999年苏州河第3次调水试验的同步监测资料、全市污染源调查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用此模型,对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中有关工程和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一期工程进行了调整.通过苏州河一期工程的实施,苏州河干流在2000年底基本消除了黑臭现象,干流水质主要指标年均值基本达到国家景观水标准,河道生态系统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珠江支流谷河表观上可定义为城市黑臭水体。轮虫作为重要的指示生物,在评价水体营养和污染状态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轮虫与黑臭水体关系的研究基本为空白。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对广州谷河中大河段进行了轮虫与水体黑臭的3次调研。通过轮虫污染指示性种类组成、E/O指数、Q_(B/T)指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H′)对水质进行富营养化评价,采用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法(I_B)对谷河进行黑臭评价。结果表明,谷河中大河段的轮虫共计35种,隶属10科16属,其中污染指示种23种。根据E/O指数和Q_(B/T)指数均判定谷河达到富营养化水平。H′指数判定谷河为α-中污型和β-中污型。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轮虫种类数、丰度与水温、COD_(Mn)、DO、Chl a呈显著相关(P﹤0.05)。典范对应分析显示,藻类丰度、Chl a、水温、COD_(Mn)等是影响谷河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前翼轮虫、晶囊轮虫与I_B呈相关性显著,可作为谷河水体污染加重的指示生物。但轮虫总丰度、臂尾轮虫总丰度、臂尾轮虫组成比例与I_B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轮虫可作为有效的水体污染指示生物来评价谷河水体营养状况,但用来评价水体黑臭状况还有待后续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0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及其周边乡村水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特别是在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几乎都有水体黑臭的问题。黑臭水体不仅影响景观,甚至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我国城市形象和生态安全的重大环境问题,治理黑臭势在必行。针对目前国内黑臭水体难治理、易反复等问题,本文综述近年来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三项新的或改进  相似文献   

15.
骆芳  秦雪娜  彭勃 《科技信息》2011,(9):348-349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地表水由于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演变成黑臭水体。本文分析了黑臭河流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概括了国内外现有的治理黑臭河流的技术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并预测了黑臭河流治理在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黑臭水体治理、城市双休、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等环境治理、环境质量提高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因此,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制定了本区域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实施内容、治理目标,本文以华北某县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技术应用为例,通过对黑臭水体形成原因、环境危害的具体分析,提出了适合本工程特点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技术路线和工程措施,以期达到彻底整治黑臭水体,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南京黑臭河道底泥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黑臭河道底泥污染状况,以南京城区黑臭河道底泥为研究对象,测定底泥中总氮、总磷、有机质及重金属的含量;并分别采用有机指数与污染指数对底泥营养盐,污染负荷指数对重金属进行污染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总氮、总磷及有机质的均值分别为1 537.81 mg/kg、1 905.83 mg/kg、7.62%,三者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重金属Zn、Ni、Cr、Cu及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 699.10mg/kg、276.21 mg/kg、535.53 mg/kg、588.80 mg/kg和124.79 mg/kg,各金属元素均远超南京土壤背景值且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大。底泥营养盐评价结果表明黑臭河道底泥受到有机和磷污染比氮更为严重,底泥污染负荷指数(PLI)范围在4.01~24.72之间;黑臭河道底泥普遍受到重金属污染。与其他受污染水体(未达到黑臭水平)相比,黑臭河道底泥有机污染及重金属污染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南京市某黑臭河道为例,通过对其污染现状的综合分析,采用微纳米曝气—固定化微生物—浮岛滤床一体化生态修复集成系统分别从水体增氧、微生物负载增殖、植物吸收降解、填料吸附等途径对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水质净化,使处理后河道水体消除间歇性黑臭,水体DO提高2~3mg/L,部分水质指标达到或优于地表V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19.
黑臭水形成的水质和环境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黑臭是城乡普遍的水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水体景观和水质安全.揭示高污染水体产生黑臭的具体水质和环境条件阈值,对于水体黑臭预警、预防和治理工作有重要意义.根据黑臭水普遍特征,人工自制典型黑臭水,分析了总有机碳、总氮、Fe2+浓度、温度、溶氧、水深等对黑臭水形成的影响,从水质参数与环境条件两方面分析黑臭水形成的阈值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总有机碳≥150mg/L,总氮≥50mg/L,Fe2+浓度≥0.2mg/L,温度≥25℃,水深≥0.9m及厌氧条件时,高污染水体会发生黑臭.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强化混凝法原位修复黑臭水体中易形成的二次污染和底泥负荷问题,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新型碳素纤维(carbon fiber,CF)生态草填料协同曝气技术对强化混凝处理后的黑臭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原水采自某流动性差的小型封闭黑臭水体,经高锰酸钾强化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出水作为试验用水,分别研究了空白处理、单独曝气处理、单独CF生态草修复和CF生态草协同曝气处理后水体中的浊度、氨氮、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和UV254(ultraviolet absorption)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CF生态草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吸附性和生物亲和性,10 d后即可形成成熟较厚的活性生物膜。CF生态草协同曝气技术修复黑臭水体的效果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处理方式,水体中的浊度、氨氮、COD和UV254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95. 37%、80. 78%、77. 27%和77. 50%。可见CF生态草与强化混凝技术联用修复黑臭水体,可解决混凝沉淀技术易产生的二次污染和底泥负荷问题;强化混凝、曝气和CF草生态修复三种技术相组合的新型黑臭水体修复工艺,在黑臭水体的整治和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