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了一条从银杏叶中分离、纯化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工艺路线,对工艺中主要分离、纯化单元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廉价的石油醚为萃取剂,萃取物经水解、大孔树脂吸附和硅胶柱层析,油状产物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含量超过95%,聚戊烯醇类化合物得率为50%,回收率为95.7%,整个工艺过程简单,易于工业放大。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聚戊烯醇分离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银杏叶聚戊烯醇分离与分析的研究近况,对其化学结构、提取分离、分析方法、应用及多萜醇的合成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其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远兴  曾首元 《江西科学》1997,15(2):122-12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银杏提取物水解后的三个甙元--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的含量,用Novapak C18柱,V(甲醇):V(水)为50:50,pH2.5的磷酸体系为流动相,UV360nm检测,三个黄酮甙元获得良好的分离,利用各甙元的转换因子计算了黄铜化合物的总含量。这种方法定量结果准确,重视性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以乙醇为溶剂的银杏叶中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将此条件下浸提液蒸干,得粗提物,其黄酮含量为2.98%,定性试验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类。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的含量,使用YW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检测波长370nm,平均回收率99.6%,变异系数为0.24%。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的黄酮是其主要药效成分.建立快速、高效、成本低廉的分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NANONSPACE SI-2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建立了测定银杏叶提取物(EGB)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应用Shiseido MG C18色谱柱(1.5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48∶52);流速200μL/m in;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μL.3种黄酮苷元有良好的分离度,并通过稳定性实验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了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槲皮素浓度在40~2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槲皮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2%.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类黄酮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分析。以75%CH3OH(色谱纯)和25%H2O(二次蒸馏;0.45μm过滤)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00mL/min,C18色谱柱,以及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54nm分析条件。本文中仅以面积百分含量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最小检知量,仪器精密度及回收率几方面进行了考察。经实验证实,该方法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率高,对于合成实验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银杏叶提取物经酸水解得到其中黄酮甙元槲皮素、山萘酚和异鼠李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YWG-C18柱,甲醇:水(含04%磷酸)为流动相,UV360nm检测,以槲皮素为对照品计算出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甙含量。槲皮素浓度在001~02mg/ml之间,浓度与峰面积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2,回收率为974%,相对标准偏差161%。该方法简便、准确,易于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崔岩  高文涛  王洋 《科技信息》2007,(21):49-49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类黄酮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分析。以75%CH3OH(色谱纯)和25%H2O(二次蒸馏;0.45μm过滤)作为流动相,流速为L000mL/min,C18色谱柱,以及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54nm分析条件。本文中仅以面积百分含量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最小检知量,仪器精密度及回收率几方面进行了考察。经实验证实。该方法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率高,对于合成实验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银杏叶提取物经酸水解得到其中黄酮甙元槲皮素,山萘酚和异鼠李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YWG-C18柱,甲醇:水(含0.4%磷酸)为流动相,UV360nm检测,以槲皮素为对照品中计算出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甙含量,槲皮素浓度在0.01~0.2mg/ml之间,浓度与峰面积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2,回收率在97.4%,相对标准偏差1.61%,该方法简便,准确,易于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黄酮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萃取得率的各因素强烈程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为:夹带剂浓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在流量为35kg/h,萃取时间为2h的条件下,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乙醇浓度为90%,萃取温度为55℃,此时,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银杏叶的形态发育和解剖结构观察,根据重演律和顶枝学说,以及出土化石的地质年代,对银杏类植物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和推断.指出其演化总趋势是向着叶裂片由窄变宽,利于光合作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昆明产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和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lCl3显色分光光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利用DPPH自由基(DPPH.)捕获分光光度法和连苯三酚红褪色光度法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85%;提取物对DPPH.的捕获能力达59.11%,IC50=114.6μg/mL,对.OH的最大清除率为39.16%.结论:昆明产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采收期的银杏叶进行FTIR扫描测定,凭借直观而相对量化的红外特征峰的相对强度来阐明不同采收期银杏叶各组分的全貌.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银杏叶的FTIR谱图都有其各自的物质特征.银杏叶FTIR图谱给出的是样品的整体信息,提供的信息能很好地反映银杏叶组分的整体性,比单一指标成分的测定所提供的信息要更多、更有特征,适合对银杏叶的质量进行快速宏观整体评价,此谱图有助于特征确定其合理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黄酮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化学发光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银杏叶黄酮W和H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水溶性的黄酮W和醇溶性的黄酮H不仅能有效地消除O2^-、H2O2,而且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并提示两者都有可能清除LO,LOO和^1O2。然而,两者清除这些活性氧能力差异显著,且都无清除OH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