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东南丘陵区的联合梯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海拔土壤有机质(SOM)、碱解氮(SAN)、有效磷(SAP)、速效钾(SA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海拔100~299 m(Ⅰ)、300~499 m(Ⅱ)、500~699 m(Ⅲ)、700~899 m(Ⅳ)、900 m以上(Ⅴ)5个梯度,SOM含量在海拔Ⅰ~Ⅳ基本稳定,在海拔Ⅴ显著增加;SAN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略有增加趋势;SAP和SAK含量在海拔Ⅰ较低,从海拔Ⅱ到Ⅴ呈下降趋势.SOM、SAN含量在各海拔梯度肥力总体较高,SAP和SAK肥力中等偏上(除Ⅴ外);SAN与SAP含量比无明显变化规律,SAN与SAK含量比和SAP与SAK含量比随着海拔的升高呈"Ⅴ"字型变化.此外,高海拔区(Ⅳ和Ⅴ)土壤SAN与SAP含量比较高,表明联合梯田土壤在高海拔区存在一定的磷限制,需加强施肥指导,适当增施磷肥.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量磷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我国中亚热带森林区土壤微生物量磷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在福建省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选择了常绿阔叶林(EBF,海拔500 m)、针叶林(CF,海拔1 200 m)、亚高山矮林(SDF,海拔1 800 m)和高山草甸(AM,海拔2 100 m)共4种不同海拔植被类型作为实验样地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其中在0~10 cm的表层土壤中,EBF、CF、SDF和AM 4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磷年均值分别为12.35、14.63、23.98和31.99 mg/kg,除EBF与CF两种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微生物量磷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不同海拔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在0~10 cm土壤表层最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不同植被类型及不同土壤层次中土壤微生物量磷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且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冬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在0~10 cm土层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磷沿海拔梯度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湿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磷季节性变异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3.
以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择不同海拔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海拔异质性.结果表明:各海拔梯度土壤均为偏酸性土壤,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有机质含量较丰且在较高海拔位置处含量较高,各海拔高度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较低,全磷含量处于中等以上的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缺或极缺水平,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属于中等以上水平.各土层的土壤脲酶、磷酸化酶与土壤各养分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单一的土壤酶活性指标不能很好地代表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浙江凤阳山黄山松阔叶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状况,明确海拔变化对黄山松阔叶混交林林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黄山松在凤阳山的主要海拔分布范围(1 000~1 800 m)为准,选取中海拔(1 200 m)、中高海拔(1 500 m)、高海拔(1 800 m)3个海拔梯度,在每个海拔梯度的阳坡内选取排水较好、坡度较缓、长势适中的3个标准样地(20 m×20 m),采用Biolog Eco法研究该林分类型在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特征,同时对土壤微生物利用各类碳源的特性进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排序,进一步分析土壤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①在中高海拔处的土壤微生物活性最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变化并无显著变化(P>0.05); ②研究区内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类型为碳水化合物(CH)、氨基酸类(AA)、聚合物类(PM),各海拔处土壤微生物对酚酸类(PA)和胺类(AM)碳源的利用率均较低,而对羧酸类(CA)碳源的利用存在显著差异; NMDS排序显示,随海拔变化,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出现显著差异(P<0.05); ③土壤养分含量在中高海拔处最大,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结论】中高海拔处土壤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利用率都较高,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海拔变化对黄山松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化学组分含量的影响及初步影响机理,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后,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变化。【方法】以黄山松在凤阳山的主要分布海拔范围1 000~1 800 m为准,选取1 200、1 500、1 800 m 3个海拔梯度,在每个海拔梯度的阳坡选取3个标准样地(20 m×20 m),用蛇形法于每块样地取样,带回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机碳化学组分含量。【结果】随着海拔升高,土壤养分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水溶性碳及有效磷含量在各海拔间差异性显著(P<0.05); 随海拔升高,烷基碳、N-烷氧碳含量先增大后减小; 芳香碳、酚基碳及羰基碳含量则先减小后增大; 烷氧碳和缩醛碳含量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1 200 m处羰基碳含量与其他两个海拔存在显著差异(P<0.05)。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排序显示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之间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羰基碳、烷基碳含量及Z烷基碳/Z烷氧碳的变化引起的。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总磷含量及土壤容重对有机碳分子结构复杂程度影响较强; 土壤总氮含量与有机碳稳定性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海拔变化所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高海拔处温度过低会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土壤碳循环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采用TOC VCPN总有机碳仪测定了武夷山4个典型海拔地的植被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分析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分间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随海拔上升而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的比值介于0.02%~0.16%,以高山草甸10~25 cm土层最高,常绿阔叶林25~40 cm土层最低;不同海拔梯度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土壤湿度、全氮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与土壤温度、pH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赵春雨 《科技信息》2010,(9):380-380,409
通过对辽阳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中无机物的监测结果,来阐述辽阳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中无机物的情况并对辽阳市土壤环境质量作出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岷江冷杉原始林土壤物理性质与海拔梯度的关系,以卧龙邓生阴坡岷江冷杉原始林沿海拔梯度2 700~3 600m内设置的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土壤密度、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性能和土壤石砾含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海拔下土壤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明显增大,各土层土壤密度随海拔升高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所减小,但减小不明显.相同海拔下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最大持水量等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显著性减小;不同海拔梯度岷江冷杉原始林下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的差异不显著,导致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最大持水量等也呈现出不显著的变化趋势,土壤石砾含量与土层深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高山土壤矿质元素动态对海拔的响应,2013年7月采集峨眉山4个典型海拔(775,1 575,2 433,3 010 m)土壤样品,并用好气培养法在室内培养42 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计算土壤净氮矿化率.研究结果表明,峨眉山土壤水温状况、全氮、全磷含量均随海拔梯度改变呈现规律的变化趋势.总体上,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逐渐增加.峨眉山不同海拔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均为正值,氮素循环以矿化为主,从而为"非生长季"甚至来年春季高山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潜在氮库.该研究结果不仅弥补了峨眉山土壤生态过程研究的不足,也为研究峨眉山土壤养分循环和植被分布格局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黔江区农用地土壤中As、Cd、Cr、Pb、Se、Hg等6种重金属和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总六六六、4,4′-DDD、4,4′-DDE、4,4′-DDT、2,4′-DDT、总滴滴涕等有机物进行监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农业土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江区农业区域土壤pH值范围在5.53~7.57之间,阳离子交换量在11.4~34.9 cmol/kg范围之间,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含量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各风险筛选值要求,处于清洁与尚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作为当今的“无烟工业”,在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山区县,近年来,随着“民族传统风俗文化旅游”以及“生态民俗旅游”的兴起,金秀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经济总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如何使金秀旅游业得到持续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新石牌的考察分析,试图发现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某些新特点,指出其将随着各少数民族的存在而自始至终存续着,并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法律思想及司法实践,这对中国的民族法学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西金秀县治疗肝病的瑶医药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总结与归纳了瑶医药治疗肝病的理论体系及瑶医特色诊法,并整理了十种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瑶族治疗肝病的药用植物的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展示了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药资源在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入开发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广西巴马县东山乡文钱村有瑶族“弩村”之称,至今还保留着做弩的传统。这里的瑶族木弩构造比较简单,是一种传统狩猎工具。村民中的两位制弩师傅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和家传的木弩,讲解和演示了瑶族弩的选材、结构、制作工艺与工具、调试、用法以及有关力学知识。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将射弩列为比赛项目,巴马县体育局对参赛的弩做了局部改进。  相似文献   

15.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有着独特的长寿旅游资源, 依此优势建立此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旅游经济模式, 是巴马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依靠科技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初步建立起生态农业,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基本经验.着重剖析该县因地制宜,建立“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的科学性和实际意义,从而说明科技兴农是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金华山树种分布与环境的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应用中点象限法调查了浙江金华山33个样地的24种主要树种的优势度,并计测了样地中林冠郁闭度、土壤p H值、土壤含磷量、土壤含氮量和海拔高度,估测了样地受人为干扰 的强度。应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研究了24个树种与7个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强度对金华山植被分布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海拔高度、土壤含磷量、林冠郁闭度,而土壤含N量和pH值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和突变级数评价法,分别对江华瑶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实施成效进行了评估,结果均显示规划实施成效明显。通过分析2种方法的评估过程,可以得到突变级数评价法评价过程客观,结果真实可靠,反映了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但对各指标实施情况的反映不明晰,且与规划本身相关度不高;而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法评价过程偏主观,与规划相关度高,评价结果的预测性色彩较浓,可反映规划实施的总体和各指标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