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能物理学界的全球性合作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该领域发表的大部分科学研究成果是由不同
国家的科学家们合作撰写完成的。在这种合作情况下,要准确界定每个国家在高能物理科学研究中的贡
献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分析了2005年在高能物理领域同行评议期刊发表的合作科学论文,首次利用比例
分摊(pro rata)方法正确估计了各个国家和各个机构对高能物理科学论文所做的贡献;分析结果获得了
一些对高能物理学界的跨地域合作模式的有趣认识,并进一步分析了高能物理论文发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结合2014 年2 月参加“对未来环型对撞机研究的启动会议”的见闻,介绍了全球高能物理界正在讨论如何通过广泛国际合作、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建造未来环形高能加速器和粒子对撞机的新动态,简要回顾了历史上高能加速器和对撞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摘编了与会者提出的相关见解和建议,希望中国高能物理的长远发展可从中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是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bdus Salam教授1964年创办的。其目的之一是促进和提高发展中国家在物理、数学方面的科学研究水平。该中心有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等多个学科研究组。多年来,除了开展正常的科研活动外,各研究组还经常不定期地举办高水平理论训练课程,学术研讨班及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等活动。  相似文献   

4.
李娜 《科技导报(北京)》2018,36(22):152-154
 2018年11月12日下午6点半,北京市玉泉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有建筑和行人沐浴在初冬夜晚的清冷与安静之中。不同的是,主楼西侧一座新楼的大厅里,充满了热望和兴奋。这里正进行着一场西式的招待酒会,只供应酒水和小而精致的西式冷餐,来自不同国家的上百名高能物理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持杯欢谈,或排队取食,或驻足学术海报,流畅而持久的英文交谈随处可闻,气氛既热烈又不喧闹。  相似文献   

5.
第2届杭州国际分子影像研讨会暨首届小动物分子影像研讨会于2006年9月16-17日在杭州举行。研讨会由浙江大学主办,由浙江大学医学PET中心、浙江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所、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承办,中科院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协办。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巴德年院士、唐孝威院士、陈宜张院士、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了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国家(地区)高能物理研究的基本情况,归纳了国际高能物理研究计划和研究前沿、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归纳分析了高能物理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在科学发现的新时代把握发展的良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浩瀚宇宙,问天寻道。2013年12月27日,是云南大学学科建设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经过认真的研究、筹备和组织,云南大学天文学系正式成立。据悉,这是西部地区首个高校天文学系。成立仪式在东陆园科学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惕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焕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杨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相似文献   

8.
郭硕鸿,男,1928年7月生,广东中山县人,理论物理学家.1950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留校任助教,1952年后,一直在中山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978年升任教授,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理科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委.  相似文献   

9.
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及其后不久北京谱仪投入正常工作,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高能物理实验基地。目前北京谱仪已收集到900万J/φ粒子事例,对J/φ粒子衰变性质的研究方面获得了一些有趣的结果;完成了τ轻子质量的精确测定,得到了国际高能物理界的关注和赞赏,标志着中国已在世界高能物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高能物理也称作粒子物理,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与相互作用、宇宙起源的重要基础科学前沿分支.高能物理实验装置非常复杂,产生的实验数据规模巨大,从20世纪后期的实验每年产生TB级发展到现在最新的实验每年产生近百PB.过去数十年来高能物理一直对数据与计算技术提出挑战,同时也充当数据与计算技术发展的推动者.高能物理实验一方面在利用最新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数据及计算的支撑,同时也在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与突破.本文首先介绍高能物理实验数据与计算的基本模式,列举典型的高能物理实验说明数据规模及数据处理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介绍高能物理计算技术的发展过程,特别就当前主流的网格计算、云计算技术及数据共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2017年高能物理领域的探究主要围绕标准模型的高精度检验、新物理的探寻这2个方面前进。本文盘点2017年在标准模型的检验与新粒子直接探测、重味物理与CP破坏、量子色动力学与强子物理、中微子物理、暗物质探测5个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高能物理的未来发展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2.
高能物理领域中的一个一重要系列国际会议——第21届多粒子动力学国际会议于今年9月23日到27日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经国际组织委员会多次研究,确定由我校粒子物理研究所主持本届会议,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欢迎。到会代表有来自17个国家的94名,其中,国外代表66名。会议对多粒子动力学各方面的新进展作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在会上报告的许多结果是首次公布,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例如,DeBoe报告的LEP实验支持了极不超对称性理论;沈庆春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随着时代和国情的变化,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不断进步、完善。作为基础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能物理也顺应时代大潮而获得不断发展。按照时间顺序,将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分为创业期、建设期、收获期和跨越期4个阶段,并结合时代背景讨论了科技政策在不同阶段对高能物理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1957年到1977年,中国高能物理加速器的设计方案历经了“六上六下”的波折.1977年11月第7次上马的高能质子加速器工程——“八七工程”在1980年底遭遇下马.在以张文裕为首的高能物理学家们的努力争取之下,经邓小平批准,保留和利用“八七工程”预制研究的余款,经过一番分外曲折的探寻,借助中美高能物理合作的有利条件,正确采纳李政道、潘诺夫斯基等人关于建造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议方案,几经论证最终选定了中国高能加速器的建设方案——正负电子对撞机,奠定了中国高能物理在世界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刚刚落幕的中国高能物理分会第7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上,我校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鲁公儒教授当选为中国高能物理分会第7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6.
李娜 《科技导报(北京)》2018,36(22):155-157
 2018年11月14日,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概念设计报告》(Conceptual Design Report,CDR)正式发布。该报告分为《加速器卷》和《探测器与物理卷》,负责《加速器卷》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杰(图1)表示,这是CEPC项目重要的历史性和标志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在高能物理中,经常遇到费曼图的振幅解析计算的问题,而其中的求迹运算是困扰理论物理工作者的一个难点,尤其当相关图较多或者被求迹的γ矩阵在六个以上的时候:分析了近年来相应的高能物理计算工具FeynCalc,介绍了它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方法,并用它对γγ→e^+e^-过程进行了相应的求迹运算,其解析结果与手工推导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二年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一日,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我院理论粒子物理研究室负责组织,召开了“一九八二年武汉粒子物理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机关和全国高等院校等四十二个单位的代表和列席代表一百多名。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9.
全国第三届高山乳胶室工作会议,于1991年7月12~18日,在威海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山东大学高能物理研究室承办.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山东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共22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并讲了话.利用大面积高山乳胶室研究宇宙线超高能核作用,是探索10~(14)~10~(17)cV能域高能核作用规律和寻找新现象的一个主要手段.由于涉及的能量非常高,其上限比现有能量最高的强子对撞机达到的能量高约1~2个数量级,而观测范围是对撞机难以观测的碎裂区,所以,所研究的内容是粒子物理的前沿之一.高能所、山东大学等单位,利用我国的有利高山条件,1977年,在西藏甘巴拉山(海拔5500米)上,创建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山乳胶室,并逐年扩大,现已成为国际上最有名的乳胶室.甘巴拉山乳胶窒实验的合作研究,在事例  相似文献   

20.
非阿基米德动力系统是中国科技部重点项目命题,学科代码为A0105,该研究涉及拓扑学与(复)动力系统。新兴高能物理动力研究是针对粒子物理之外的高能物理现象原因和规律的揭示,侧重于非阿基米德动力系统的研究。从拓扑相变方法中发现了一种新兴高能物理的科学成果,有望使人类进入对能量利用的自由王国。描述了其基本原理与产品技术特性,给出新兴高能物理的定义,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