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合成丙烯酸改性邻甲酚醛环氧树脂。方法研究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和反应时间对丙烯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在烯丙基/环氧基的摩尔比为0.30:1时,温度控制在95℃,采用N,N-二甲基苯胺作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的1.00%),反应3h后,丙烯酸转化率可达到98.80%。结论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丙烯酸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2.
含马来酰亚胺酚醛树脂在环氧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为改性剂,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马来酰亚胺含量的酚醛树脂(PMF),并以此作为一种新型的环氧固化剂对环氧树脂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改性研究.固化物的热性能研究发现由于马来酰亚胺结构的引入,固化物的初始热分解温度(380℃)和残炭率(700℃,48.6%)都有较大的提高.固化物的阻燃性能测试表明HPM的引入可有效地提高环氧固化物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3.
酚醛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先合成酚醛树脂,接着配制酚醛环氧树脂,并用热重分析法(TG)和差示扫描量法(DSC)对酚醛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出了该体系的动力学参数,其反应级数n=0.87、活化能E=49.18kJ/mol;同时分析验证了固化过程缩聚反应的存在,并给出了相关的工艺参数(固化工艺温度170℃,烘焙温度120℃).  相似文献   

4.
采用先缩合后醚化再环氧化法合成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并对树脂中的总氯、无机氯、可水解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树脂中总氯含量为1225 ppm,无机氯2 ppm,易皂化氯87 ppm,各种氯含量均较低,成功制备出低氯含量的邻甲酚醛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马来酰亚胺桐油酸酐(MTOA)耐热固化剂及固化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的特性.证明了MTOA环氧胶具有桐油酸酐(TOA)环氧胶相似的固化特性.结果表明MTOA可快速固化环氧树脂,该固化物有高的耐热性能、机械性能和高温电气性能.可用于耐热胶粘剂、浸渍漆和F级耐热绝缘材料,适用于大型高压发电机.  相似文献   

6.
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然 《科技资讯》2009,(11):1-1,3
介绍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指出了我国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陶果  徐友辉  朱斌 《科技信息》2010,(16):I0012-I0013
本文研究了氯化亚锡催化还原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NPMI类化合物——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考察了温度、催化剂、中合剂、萃取剂、酸度和萃取次数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优化条件。在反应温度60℃、n(氯化亚锡):n(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5:1、n(盐酸1:1):n(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20:1、无水碳酸钙作中合剂、乙酸乙酯作萃取剂、萃取次数6次的条件下,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收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8.
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共沸法合成了树脂耐热改性剂—N-苯基马来酰亚胺,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原料配比为n(顺丁烯二酸酐)/n(苯胺)=3∶1,反应温度控制在70℃左右,反应时间为3h,催化剂用量为苯胺用量的0.2%。反应产物红外光谱确认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收率为83%,纯度为99.2%。  相似文献   

9.
马来酰亚胺聚谷氨酸天冬氨酸(Mal-PGA-Asp)是在天然高分子聚谷氨酸(PGA)基础上化学修饰而获得,能够偶联含巯基的多肽;成为新型药物载体.波长分析和双键鉴定反应显示Mal-PGA-Asp带有马来酰亚胺基团;电泳检测表明Mal-PGA-Asp可以有效偶联P40(还原型多肽)及mGLP-1(TCEP还原氧化型多肽);这为Mal-PGA-Asp药物载体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氨基马来酰亚胺骨架的重要性,以芳香胺和N-苯基溴代马来酰亚胺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氨基马来酰亚胺产物。考察了碱的类型、溶剂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亲核取代反应产率的影响。进行了氨基马来酰亚胺取代产物的Pd/C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探索了非天然N-芳基天冬氨酸的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75℃条件下,以碳酸氢钠为碱,乙醇作为溶剂时,氨基马来酰亚胺的产率可达97%。亲核取代反应产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获得酰亚胺单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非等温DSC法对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热行为及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Kissinger和Ozawa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各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利用Crane模型计算出固化反应级数,通过固化体系的DSC数据确定了体系的固化工艺为100 ℃2 h→140 ℃2 h→160 ℃1 h,并通过TG及DSC测试了在该工艺固化后复合材料的5%热失重温度在287~330 ℃,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05.29~130.27 ℃之间,具有良好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用差热分析研究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与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反应的动力学,探讨了固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此固化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加成反应,第二步是催化聚合反应,由此确定适宜采用分段固化工艺。通过DNA曲线推得固化工艺湿度,并计算固化反应各步活化能:E1=36.8KJ.mol^-1,E2=53.9KJ.mol^-1。  相似文献   

13.
环氧/氰酸酯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K issinger法对环氧/氰酸酯体系进行动力学研究,得到了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活化能、反应级数和频率因子。研究表明:加入催化剂后各样品的固化反应活化能都有所降低,其中乙酰丙酮铜可使反应活化能下降30%,催化反应的级数为2;钛酸四正丁酯、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乙酰丙酮钴也能降低固化反应活化能15%以上,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乙酰丙酮钴能大幅降低固化反应温度。以钛酸四正丁酯、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催化与不加催化剂的氰酸酯/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级数均为1。钛酸四正丁酯催化氰酸酯与环氧树脂的固化交联反应是一步连续进行的,而以其他催化剂催化和不加催化剂的固化反应是二步交替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 IP)改性酚醛环氧树脂(F-51)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用K issinger方法求得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ΔE=49.9kJ/m o l,根据C rane理论计算得到该体系的固化反应级数n=0.87。为初步确定甲基四氢苯酐(M eTHPA)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两种酸酐作为固化剂的固化反应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聚氨酯改性TDE-85/MeTHPA体系的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氨酯预聚体、扩链剂和交联剂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树脂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探讨聚氨酯(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研究表明: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由TDE-85/MeTHPA树脂体系的83.14 kJ/mol降至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的67.91 kJ/mol。确定的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合适的固化工艺条件为:120℃,2 h+140℃,2 h+160℃,2 h。在该固化工艺制度条件下,PU改性TDE-85/MeTHPA体系固化反应完全,能满足固化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环氧树脂/氰酸酯共固化体系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凝胶实验和DSC测试,研究了含异辛酸钴促进剂的环氧树脂(EP)/氰酸酯(CE)共混体系中的工艺参数对固化速度和产物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化温度高于180℃时,加入促进剂的量高于0.05%对体系的固化反应速度无明显的影响。综合考虑体系的热性能、成本、可加工性等因素,该体系最佳的工艺和配方为mEP/mCE为6/4,w钴盐=0.05%,T固化=180℃,t固化=3h,在200℃下后固化2h。在所选出的这种配方和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样品的热变形温度可达201℃。DSC和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还表明,固化反应分为2步,首先为氰酸酯的自聚生成三嗪环,再与环氧基团反应生成噁唑啉及噁唑烷酮结构。这些生成的五元和六元环使体系的热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氨酯基改性的端胺基聚醚型柔性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为原料,合成了羰羟基聚氨酯预聚体。该预聚体同环氧氯丙烷进行了开环加成反应,得到了中间体氯化聚醚二元醇,再经乙二胺胺解后,制得了氨酯基改性的端胺基聚醚型生固化剂,产物通过红外光谱和端基分析进行了表征,在室温下研究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胶片的力学性能。以联二脲为填料,胶片在20℃,50℃及-40℃下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6.44MPa和124.15%,2.68MPa和85.24%,27.38MPa和24.09%。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加入该固化剂后体系的柔生得到了增加,断面形貌呈现出明显的韧性断裂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