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明 《科技信息》2010,(23):I0417-I0417,I0398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水平和实施的效果,是其法治发展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为了保障程序公正同时维护实体公正,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我国开展了法律援助,确立了法律援助制度。本文通过简述法律援助的宪法基础,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的区别,进一步分析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2.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种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司法救济制度 ,它是对需要利用司法机制但又缺乏相应能力的社会成员 ,由国家、社会、个人给予援助 ,使之克服司法障碍的社会现象 ,我国司法援助主体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 ,国家应制定统一的法律援助法对法律援助的主体、性质等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3.
2013年修订后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在援助范围上虽有所扩大,但非常有限;在援助经费上使供需矛盾更加紧张,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予以解决;在援助主体上确立了法律援助机构的核心地位,但其法律性质、法律关系和运作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从广义看,法律援助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援助内容的特定性、援助力量的二元化、援助途径的多元性、援助性质的公益性、援助形式的广泛性和援助对象的针对性。其功能主要表现为司法公正功能、人权保障功能、科学发展功能、社会和谐功能、境界提升功能等。要实现法律援助,可以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社会普法力度,增强人们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大法律援助范围等路径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二审刑事法律援助对律师指派的需求不断增大,暴露出该程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立法中,二审刑事法律援助的律师指派方式仅有两种,无法满足受援人的需求;实践中,具体指派律师的工作存在着缺陷。这些都是制约我国二审刑事法律援助的律师指派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因此,应当完善我国二审刑事法律援助的律师指派制度,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与法律援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援助制度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自2003年正式确立以来,因其在推动人权保障的重要作用而得到广泛关注,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缺陷亟待解决。因此,有必要探讨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途径,以加快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7,(3):46-50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核心是实现庭审实质化,因此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的辩护权,着力推进我刑事辩护制度的改革是题中应有之意。正确理解"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和意义,是改革和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前提和依据。尽管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辩护制度作出较大修改和完善,强化了对辩护权的保障,但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结合我国《决定》和《意见》的文件精神,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充分保障律师履职权利,健全和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切实提高辩护质量,实现有效辩护,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从1994年发展到今天,在援助模式、援助经费、受援对象、援助者及运作程序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就法律援助制度完善提出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国际化推动了法律的国际化。刑法的国际化是法律国际化的一部分,其主要表现是各国刑事法律之间不断吸精纳粹、相互借鉴,国际社会还通过国际公约的路径来不断影响各国的刑法内容。这种趋势也必然不断推动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改革。在当前人权问题成为时代和国际鲜明主题的情况下,刑法国际化的进程使人权保障理念在我国的现行刑法中得以突出体现,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刑法中的人权保障机能存在着严重缺陷。只有不断跟上刑法国际化进程,不断重视和真正贯彻人权保障理念,在刑法基本原则、刑罚制度、刑法分则编排体例等方面完善刑法典,才能使现行刑法充分体现刑法应然的机能。  相似文献   

10.
构建我国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是很有必要也具有可行性的,本文以论证法律援助的未成年被害人的资格为起点,从立法保障、建立法律援助程序、开辟法律援助的人力资源和建立经费保障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的具体制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人权保障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刑事司法领域普遍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障.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刑事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赋予其一系列的诉讼权利,加强对其人权保障.然而,纵观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仍存在诸多缺失,被害人的权利无法得到充分的实现.加强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应从被害人取得公平待遇制度、刑事赔偿制度、国家补偿制度等方面搭建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司法保障。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律援助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法律援助的作用是当前一项重要课题。为此,该文针对当前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现状,结合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以便更好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齐楠 《科技信息》2009,(20):336-336
法律援助是现代法制国家对本国公民基本人权的保障,它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法律援助有其自身特点和多方面的功能。《法律援助条例》规定了我国法律援助的模式、资金来源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以往法律在法律援助问题上的种种不统一,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值得进一步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4.
辩诉交易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刑事司法制度,针对我国司法领域的具体情况,引入这一制度非常有必要,但应该建立适应中国司法自身特点的、与其他刑事法律制度相和谐的中国式的"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往往把人权保障问题作为攻击中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和手段之一。其中,罪犯人权保障是一个重要方面。人大八届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充分体现了“尊重与保障人权”的政策精神,对罪犯的人权保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方针 《科技信息》2010,(22):75-76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司法的目的在于通过纠纷的解决实现社会正义,司法救济已经成为人权保障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式。法院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司法机关,但现行的司法体制并不能充分发挥法院人权保障的充分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法院在人权保障功能方面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指定辩护制度是在司法民主化和人权保障理念的基础上构建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但我国现行制定辩护制度仍存在许多不足,与现代法治要求不相适应。因此,为实现实体和程序正义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指定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指定辩护制度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帮助一些特殊的被告人行使其法定的辩护权。这对保障这些被告人的权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该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诸多的不足和制约因素,从而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我们应对这项制度认真研究,并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建设法治中国重要内容和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只有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坚持司法为民,落实改革措施,确保司法机关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才能大大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20.
人权是人作为人所具有或应当具有的一切权利的总称,这一概念包容性极强,层次也很繁杂,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道德性和法治性,应然性和实然性,抽象性和具体性。司法是保障人权最基本,最重要和最终的途径,但司法保障的人权仅限于法治意义上的人权,即法律权利,其前提是法院审判要公正独立以及政府行为具有可诉性。其基本理论基础是诉权或获得司法审判权是现代法制中第一制度性人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的司法补救也具有了重要的国际意义。最后简略谈谈中国的人权补救现状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