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单元,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ABAQUS软件建立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地铁区间隧道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地铁区间隧道衬砌结构和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区间隧道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反应,比较SV及P波方式传播的影响,对比分析区间隧道衬砌结构在不同衬砌厚度、采用不同衬砌材料情况下衬砌结构的地震反应.明确了在地震作用下区间隧道容易遭受破坏的一些薄弱部位,设计时应重视这些薄弱部位的抗震设计,对薄弱部位进行加强.总结了一些区间隧道的地震响应规律,对区间隧道的抗震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上方高耸结构筏板基础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隧道下穿高耸结构筏板基础建筑物过程中的变形响应规律、加固措施等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对沉降监测点产生影响的纵向水平区间约为监测点前3D(D为盾构隧道直径)至监测点后3D;倾斜监测点产生影响的纵向水平区间约为监测点前D至监测点后5D.盾构隧道穿越前对高耸结构进行注浆预加固可有效减小筏板基础倾斜及高耸结构层间位移角.高耸结构水平位移随着隧道施工的进行处于动态变化中,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较大层间位移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地下轨道交通成为争先推动的重点之一,其对缓解交通压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盾构隧道施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掘进速度快等优点,在目前地下轨道交通修建中被普遍采用,特别是小曲率盾构区间因其线路适应性强,更是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支撑.与直线隧道相比小曲率隧道的力学性能更加复杂,会给盾构管片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总结剖析国内外几种常见的盾构管片衬砌计算模型及相关试验方法,分析当前典型模型的优缺点,进一步开展小曲率半径掘进区盾构管片的现场试验,提出小曲率隧道盾构设计关键技术,有望对未来地下轨道交通的小曲率区间盾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紧贴桥梁桩底某暗挖区间施工对桥桩的影响,以下穿小月河桥的北京地铁27号线(昌平线南延)盾构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对下穿小月河桥段区间盾构隧道进行了设计,并用迈达斯/岩土和隧道分析系统(MIDAS/geotechnical and tunnel analysis system, 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小月河桥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大断面盾构区间下穿小月河桥施工过程中桥面、盖梁及桥桩位移变化规律特征;总结了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桥桩施工过程中桥桩附加应力变化规律;揭示了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小月河桥施工过程中桥桩差异沉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超长沉管隧道抗震设计及其关键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沉管隧道抗震性能研究的基础上,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为背景,阐述了超长沉管隧道抗震设计与分析中迫切需要解决的4个关键性问题,即沉管隧道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计算方法、非一致地震激励下超长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分析方法、沉管隧道减震控制技术以及沉管隧道振动台试验模拟技术,并指出了沉管隧道工程抗震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成都地铁18号线天府新站-龙泉山隧道进口端盾构区间和合江车辆段出入线组成的上下重叠隧道进行了施工技术研究,提出了"下部隧道盾构掘进参数控制+下部隧道围岩和夹层土体注浆双加固+下部隧道内设管片支撑结构+上部隧道盾构掘进参数控制"施工措施,建立了地铁区间小间距重叠隧道大直径盾构施工技术。经管片支撑结构应力、地表沉降和下隧道管片结构变形监测结果分析,验证了建立的技术的可行性,安全快速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对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天津地区软土地层隧道盾构区间下穿施工对京沪高铁南仓特大桥的影响,以下穿京沪高铁的天津地铁7号线外院附中站-榆关道站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对下穿京沪高铁南仓特大桥段区间盾构隧道进行设计,通过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数值分析方法对盾构区间下穿京沪高铁南仓特大桥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盾构区间下穿京沪高铁南仓特大桥施工过程中桥面、桥墩、承台及桥桩位移变化规律特征。总结盾构区间侧穿桥桩施工过程中桥桩附加应力变化规律;揭示了盾构区间下穿京沪高铁特大桥施工过程中承台差异沉降及地层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京沪高铁天津南仓特大桥桥桩附加弯矩较小,桥面、承台、桥墩及桥桩沉降最大值均在控制标准值范围以内,桥桩水平位移最大值在控制标准值范围以内,不会对大桥产生破坏影响。可见在软土地区盾构施工对高铁特大桥有一定程度影响,但通过施加工程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对桥的影响程度,保证高铁桥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类型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日益复杂的地铁建设外部条件使得常规的地铁车站结构型式在工程应用中遇到挑战,结合近年来参与的地铁车站结构方案设计研究成果,介绍了复杂外部条件下的地铁车站结构方案及工程应用.主要包括:基于双线盾构隧道扩挖建造的地铁车站、基于大直径盾构隧道扩挖建造的地铁车站、穿越桥区分离式车站、穿越铁路站场和城市重要交通干道道口的组合式车站,以及预制装配式车站.适用于存在车站与区间隧道协调困难、车站赋存的外部条件复杂等问题的地铁车站结构型式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基盾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历次发生的大震表明,软土地基会增大地震作用的破坏程度。以某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为原型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重点分析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及隧道与围岩的相互动力作用。试验分析表明:地震波在土体中的传播特性因隧道结构的存在而发生了改变,隧道的存在对其周围土体和地表的加速度峰值有一定的减小作用。隧道结构应变值在距离拱顶和拱底圆心角为±30°处相对于其他部位较大,这些部位易发生破坏。因此,在隧道结构设计中应适当提高这些部位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盾构隧道,势必会引起既有隧道不均匀变形.以北京地铁12号线西三区间盾构穿越机场专线为工程背景,提出了适合既有运营隧道纵向刚度折减的修正等效连续模型.模型以轨顶面为中性轴位置,可以较好考虑运营隧道对道床、钢轨等结构的影响.数值分析及与已有经验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修正等效连续模型预测值与监测值最吻合,验证了模型在本工程中的适应性.从隧道净距及地层性质两方面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结论可为类似盾构下穿既有线路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三种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延性系数法、能力谱法和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及其研究、应用现状,讨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结构性能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KPM软件,建立了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模型,进而对该结构进行了抗震设计、计算与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适合该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措施。该抗震设计及分析方法和结构抗震措施可为类似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房屋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分析、房屋建筑结构体系分析以及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三个方面入手,围绕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体系选型及抗震设计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高质量的结构设计体系选型及抗震设计在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结构工程质量与工作效率,乃至确保建筑工程稳定性与安全性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动力非线性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挡土墙动土压力问题,得出了挡土墙动土压力分布随振动强度、时间、振型和频率等变化的结论.根据分析所得的动、静应力分量,采用有限元与圆弧滑动法相结合的有限元一圆弧法,分析了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由此提出挡土墙的抗震设计应以动力稳定分析为主要依据.文中分别就几种不同墙高和基土厚度的算例进行了相应的稳定计算.同时指出了拟静力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就现有的房屋建筑进行抗震鉴定,对于保证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安全非常重要。抗震鉴定方法可分为两级,第一级鉴定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而多层砌体房屋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实践证明,抗震鉴定方法参考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技术与抗震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技术与设计方法等方面的设计研究最新进展;详细的论述减震控制技术与应用、抗震设计和结构设计要求、层间位移限值等设计问题;并指出超高层建筑结构中一些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领域中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布提高高强混凝土柱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利用碳纤维布加固既有建筑中的高强混凝土柱,以及加固后抗震性能的评估问题,对7根高强混凝土柱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碳纤维布约束高强混凝土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机理.通过理论推导和统计回归的方法.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高强混凝土柱位移延性比的理论计算方法和基于两个回归公式的简化计算方法.两种计算方法概念清晰,简便适用,分析结果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控制在20%左右,可以满足抗震加固设计的要求.两个回归公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和0.99,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可用于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柱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地震荷载是一种随机荷载,桥梁结构受到罕遇或超预期地震作用时,抗震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小地震荷载的破坏程度。连梁装置是公路桥梁防落梁系统中的最终安全保护措施,用于避免桥梁上、下部结构相对位移过大、支座丧失支承功能后发生落梁。结合国内外连梁装置的相关设计标准,对设拉索式连梁装置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及强震序列动力时程分析,得出连梁装置的防落梁效果及内力随其拉索长度、设计位移量的变化规律。在地震作用下,经合理设计的连梁装置起到防落梁效果,增大结构的整体性、提高结构的抗推刚度,使地震荷载在各墩间平均分配。连梁装置在整个强震序列激励过程中均起到防落梁作用,可保证有损结构的通行能力,达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
邓国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515-6520
采用SAP2000V14.1对防屈曲耗能支撑在矩形平面三边简支一边自由的斜放四角锥网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在难以直接比较多方案网架结构减震优劣的情况下,提出了以综合轴力减震值作为进一步的比较指标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对9种防屈曲耗能支撑替换方案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较优的替换方案。为今后该类网架结构的耗能减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对结构不同部位的动力响应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探讨用Jc拟静力法求解平板坝的动力可靠度 .用Jc拟静力法计算分析变量的截尾、相关情况下结构的动力可靠度 ,并用于古田溪三级平板坝的抗震计算和分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