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双伸臂梁整体稳定分析中引入等效计算长度系数,提出了其计算公式,并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设计中的相关内容,由等效计算长度系数推导出了双伸臂梁整体稳定系数的表达式,给出了完整简洁的双伸臂梁整体稳定设计的计算步骤和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2.
首先建立了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曲率沿梁长的分布曲线模型,然后结合结构力学理论,推导了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梁变形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适合于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梁,并研究了钢纤维对钢筋混凝土梁等效塑性区长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钢纤维增大了等效塑性区长度,使构件塑性区的塑性变形能力得到了改善,提出的等效塑性区长度的统一计算公式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钢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构件等效塑性区长度的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3.
针对带伸臂框架-核心筒的结构方案设计提出了一种考虑普通楼层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并将此方法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 在此基础上对楼层数量、楼层刚度比、伸臂刚度比、伸臂跨度比及高跨比等参数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考虑普通楼层刚度的等效核心筒刚度比计算公式,并分析对比了其对伸臂结构动力性能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简化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相对未考虑普通楼层刚度情况误差率减小 20%;提出的等效核心筒刚度比公式能较好地估计普通楼层对整体刚度的贡献,能满足工程方案设计精度要求,且拟合的等效核心筒刚度比计算公式能简化结构动力分析,近似估计伸臂结构动力特性,为带伸臂框架-核心筒的结构动力分析提供简单的实用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推导出砖砌体结构中梁端有效支承长度的计算公式,还给出了考虑砖砌体受压应力-应变(σ-ε)全曲线时的梁端有效支承长度计算公式以及梁变为伸臂变截面梁时公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等效变形区长度提出了极限状态下混凝土梁跨中挠度的简化计算方法,继而根据梁的跨中挠度推导了体内和体外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的通用计算公式.以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预应力筋布置形式、预应力度、跨高比、荷载形式等为参数,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参数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以综合配筋指标和预应力度为参数的等效变形区长度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多种荷载形式作用时的等效变形区长度,可取为各种荷载单独作用时等效变形区长度的加权平均值,权值为各类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广PVA-RFCC在桥梁加固中的运用,针对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PVA-RFCC加固矩形截面梁开展四点弯实验研究.探讨了加固层长度对该梁弯曲性能及裂缝形态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加固层长度加固梁的等效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加固层长度与梁总长度之比(l/L)小于0.5时,极限承载力增长速率小于未加固梁;当l/L0.5时,极限承载力增长速率明显增加.当l/L0.7时,位移延性系数呈现出抛物线式波动;当l/L0.7,位移延性系数骤降.为了保证位移延性系数不大幅度降低的同时改善承载力,建议l/L控制在0.5~0.7之间.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该等效计算方法可以运用在不同加固层长度加固梁计算中.  相似文献   

7.
现行钢结构规范中没有工字形钢梁在上翼缘均布荷载、下翼缘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整体稳定的计算方法.采用能量法推导出这两类荷载作用下双轴对称工字形钢梁的临界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总结了荷载比例系数对临界弯矩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理论公式进行验证,在荷载比例小于3时,计算结果与理论公式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这类荷载作用下工字形钢梁的等效临界弯矩系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2根对比梁和2根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砂浆(PVA-ECC)钢筋网加固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的抗剪试验,分析了不同剪跨比下的对比梁及加固试验梁的斜裂缝开展、破坏形态、挠度、应变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该加固方法对梁的剪切刚度、抗裂性能及抗剪承载力均有一定的提高.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砂浆钢筋网加固RC伸臂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可为实际加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在进行构件稳定验算时计算长度系数不明确的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采用单位荷载法在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支撑结构整体模型下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并通过欧拉公式反算得到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的计算长度系数.研究了网格划分、楼板、短梁对单肢柱计算长度系数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层异形柱沿其高度方向划分为10段、连接板宜沿其宽度方向划分为2段,同时去掉模型中的楼板、短梁可提高结果的安全度和软件分析速度.在上述分析结果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组合异形柱网格划分、去掉模型中的楼板、短梁的整体结构模型,分析了不同异形柱平面位置、所在楼层、梁截面尺寸和楼层总数等因素影响下的单肢柱计算长度系数,结果表明:单肢柱计算长度系数随着所在楼层的上升呈现增大趋势,8~20层单肢柱计算长度系数随梁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大部分楼层的单肢柱计算长度系数随楼层总数减少而增大.根据所得数据,基于安全性和计算简便的考虑,给出了各层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中单肢柱计算长度系数建议值.基于计算长度系数的建议取值,分析得到整体模型中各单肢柱的应力比,并与直接分析设计法得到的应力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  相似文献   

10.
在碳纤维布和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利用等效转化原则将混凝土的非线性应力图形转化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二次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滞后应变的计算公式.经与试验结果比较,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首先设定了较为准确的形函数,然后利用大型数学软件Mapple采取伽辽金法对悬臂外伸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于形心的临界荷载进行了推导,并运用ANSYS对不同整体稳定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假定周围介质的约束反力与型钢的位移成正比,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约束整体稳定计算式.结果表明,周围介质的侧向约束作用显著提高了钢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计算长度超过某一界限长度后其临界弯矩不再降低.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连续梁双悬臂挂篮逆施工顺序拆除施工的纵向倾覆稳定性,采用可靠度方法对其进行安全评价.提出因果链模式的体系可靠度方法,推导拓展了全概率公式的应用范围,并据此推导了因果链模式体系可靠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串并联联接模式很好吻合.推导拓展了贝叶斯公式的应用范围,分析得出导致体系失效最主要的失效模式.对最主要的失效模式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可以指导拆除施工抗倾覆问题的结论,即吊索强度、根数和钢管桩强度以及切割不对称误差对拆除体系倾覆安全可靠度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4.
便携式移动通信基站由于其快速建站、移动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由于不需要开挖基础,现行规范对基站基础设计尚无计算公式.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自锁地梁基础进行数值分析,评价其整体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自锁地梁基础整体性能好,基础应力小,调整基础尺寸能满足基底脱开率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钢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多采用平腹板的H型钢和工字钢,两种构件的截面由于高厚比的限制经济性差。波纹腹板H型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该问题。文中就波纹腹板H型钢梁整体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到该型钢截面翘曲惯性矩的一种实用计算公式。分析波幅与波长对其临界弯矩的影响,比较平腹板H型钢和波纹腹板H型铜二者在相同条件下的临界弯矩的差异。结果表明:波纹腹板与平腹板相比,前者失稳时临界弯矩更大,说明整体稳定性能更好。波幅与波长对截面翘曲惯性矩均有影响,但波幅比波长影响更甚,说明波幅对临界弯矩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有限元计算了轴向临界压力 ,同时采有简单公式计算了轴向临界压力 ,二者吻合 ,可以采用简单公式快速计算轴向临界压力 .计算表明 ,高炉炉壳几何参数 (半径、壁厚 )设计合理 ,炉壳的稳定性足够 ,不需要加环梁 .为相同类型高炉炉壳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为将来编制统一的高炉炉壳结构设计规范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单承载面连续梁抛物线拱组合体系桥在竖向均匀荷载作用下的侧倾屈曲问题,首次用能量法推导了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侧倾稳定计算的实用公式,并提出了边跨效应影响系数.将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实用计算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实用计算公式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侧倾稳定的因素,具有足够的精确性,使用简洁方便,对同类桥型的初步设计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表明边跨有利于桥梁结构的稳定,且在合理的边中跨比范围内增大边跨可进一步提高桥梁结构的侧倾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在悬索桥的抗风设计中,流线型箱梁由于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经验公式分析和有限元两种方法得出箱梁梁高对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常用桥宽下悬索桥梁高设计的近似公式。另外,还通过对一种振型耦合的特殊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钢管脚手架整体稳定的计算理论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它的不同型式与条件,提出了脚步手架整体稳定计算的通式,扩大了计算公式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长期实践与计算结果证明,本文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是有效的,是符合安全与经济要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