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操作不规范等诸多因素导致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的误差较大。为了探索操作方法、测球直径、测头进给方向与被测表面夹角和数据处理方法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操作方法对测量精度影响的试验。该试验通过在两种测量模式下对高精度量块进行测量,研究了测头直径、测头进给方向与被测面之间的夹角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用MATLAB编程对测球中心点数据进行处理,与设备自带软件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分析了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该研究对提高测量精度和研究数据处理方法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回转曲面测量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回转体曲面,提出了一种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和回转工件台,在工件连续转动过程中,让测头沿母线运动,在圆柱坐标系中进行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测头的运动简单、安全、可靠性高、效率高等优点.论述了其工作原理、圆柱坐标的提取以及一些关键技术,包括测头系统的作用半径标定、转台回转轴线位置确定、被测零件的自动定心技术等.研制了由三坐标测量机、回转工件台、测头回转体和非接触激光三角法测头组成的实验系统,对易碎石膏零件进行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2mm.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零件曲面测量技术的发展,曲面测量的完成通常依靠三坐标测量机.本文结合对非等价铣削圆柱凸轮廓面误差分析的研究,从Pro/E 3D建模、三坐标测量机试件坐标系的建立、测头补偿等关键问题,基于Pro/E几何模型对圆柱凸轮廓面进行实际测量.  相似文献   

4.
坐标测量机如何选用合适的测头探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坐标测量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机的测头探针是其关键部件,测头探针精度的高低决定了坐标测量机的测量重复性。文章针对坐标测量机的测头探针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选择测头探针的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非接触光学测头在金属强反射表面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反射表面的高精度金属件和光学件的表面轮廓测量,是形貌检测领域的一个难点.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逆向工程领域的自由曲面非接触测量系统,其由三坐标测量机和主动式双目视觉形貌测头组成.通过摄像机标定了视觉测头,利用光学偏振技术消除了金属表面强反射光对测量的干扰.对扫描路径进行了规划,并根据金属表面加工纹理方向,选择采样策略.通过对量块表面的测量,验证了使用非接触方法测量金属强反射表面的可行性.研制测头的精度达到了0.05mm.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由三坐标测量机,PH10回转体和激光三角测头组成的自由曲面非接触测量系统,为了将激光测头的测量值转换为测量机机器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值,建立了测量系统的几何模型,利用测头等效法对几何模型进行标定,求出其中的未知矩阵,利用迭代标定法消除了标定误差,使标定结果趋近于理想值。  相似文献   

7.
从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上对影响三座标测量机糟度的测头误差进行分析,说明了它们产生的原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及减少它们的可能方法,指出了引起触头中心点座标误差的主要参数为测头的各向重复精度。对不同类型测头的精度和适用场合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测量强反射表面的测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金属表面强反射光影响光学非接触测量问题,基于视觉测量技术,利用金属表面反射光偏振特性以及三角法测头工作原理,设计了能测量金属强反射表面的测头,并分析了其结构参数.在已有的标定技术基础上,利用三坐标测量机,进一步研究了标定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坐标测量机上安装激光测头时机械调整误差大以及传统补偿算法鲁棒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三坐标测量机非接触扫描测量时PH10回转体上光学测头安装姿势误差的补偿方法,建立了安装姿势误差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标准球球心的最小二乘拟合,给出了误差模型待标定参数的无约束最优化目标函数的惩罚函数形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并行组合模拟退火算法中采用了改进的多点交叉算子和自适应变异算子,同时使用了两次最优保存策略,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求解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三坐标测量机动态精度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静态测量方式为主的三坐标测量机已不能满足高速测量的要求.在分析动态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基础上,对三轴空间位置、测头运行参数、测量速度分别进行了定量数据采集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动态误差因素之间不独立,共同影响测量机的测量精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动态误差的途径,为高速测量机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导热系数测量过程中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是导热系数计算的关键。实验数据不准确,直接影响导热系数的精度。现有的导热系数测量计算中对数据是否准确没有很好的评判准则或方法。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斜率相对标准差为依据筛选数据的导热系数计算新方法。该方法以斜率相对标准差为准则判断并筛选实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筛选后的数据求解导热系数。将该方法应用于乙二醇标定溶液的导热系数计算中,同传统算法相比,新方法数据处理简单、计算导热系数精度提高明显、能够广泛地应用到导热系数测量实验中,测量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12.
用扫描电镜对IC样品电位衬度的定量测量技术作了研究,在对DX-3型扫描电镜 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增加了测量辅助装置,设计制作了平面-半球形栅能量分析器及测量 反馈控制系统.实验研究了各种电参数对“S-曲线”的影响及不同工作状态下测量误差 的变化,在样品电位变化范围为±5V时,测量误差小于0.2V,并在理论上对引起测 量误差的因素作了分析估算。  相似文献   

13.
磁性薄膜磁电阻效应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各向异性磁电阻效应测量原理,介绍了四探针及六探针法测量磁性薄膜的磁电阻率的方法,并讨论了探针因子Mr的值与探针相对位置的关系,提出采用对称电流六探针来改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4.
“双证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是深化高职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高职学生的岗位目标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探索高职“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理论和技能的要求,改进高职“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职业需要和证书内容为目标导向,建立有效的“双证融通”的课程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奠定基础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对用B-dot磁探针测量三维等离子体电枢电弧长度的原理进了理论分析,给出了根据记录的磁探针信号波形计算等离子体电枢电弧长度的判据.通过实测的数据对判据的准确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与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内流场压力测试探针尺寸小、测点多、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仿真分析手段,根据圆柱绕流的特点,对不同直径的探针进行了气动性能分析,研究其表面压力分布规律,根据CFD分析结果确定了总静压复合探针设计方案并加工了试验件,试验件的风洞校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来流无偏角的情况下,Ma0.2到Ma0.6的范围内,Φ10 mm探针静压孔角度在±50o时、Φ12 mm探针静压孔角度在±47.5o时、Φ14 mm探针静压孔角度在±45o时,测量误差在±1%以内,可满足一般试验的精度要求。另外,在满足探针±1%的测量误差的前提下,Φ10 mm探针静压测量不敏感角在马赫数0.2~0.5范围内,可达到±18o;在马赫数0.6时,能达到±15o。Φ12 mm和Φ14 mm探针静压测量不敏感角在马赫数0.2~0.4范围内,可达到±18o;在马赫数0.5时,能达到±12o;在马赫数0.6时,可达到±3o。探针的总压测量误差在马赫数0.2~0.6、±15o的偏转角度范围内可达到±0.3%的发动机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应用于气固两相流局部颗粒浓度分布的电容探针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探针型电容传感器工作原理,并根据国内外电容探针测量模型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容探针测量系统,利用其完成对流化床内局部颗粒浓度分布的测量.通过作为信号获取部分的运算式调幅电路,将测量信号通过USB接口与基于虚拟仪器的数据处理部分相结合,并对该测量系统在稠相气固流动系统中进行了标定.各项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测量中.  相似文献   

18.
小角度测量的光学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学测角法是高精度动态角度测量的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对目前发展较快的几种小角度测量的光学方法——圆光栅测角法、光学内反射小角度测量法和激光干涉测角法进行了介绍.对光学测角法在舰船甲板变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光学非接触测头在其实际应用中,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为此,对三角法测量头的灵敏度与特性标定、工件的倾斜与颜色的影响、光束功率与引起的温升、测头的位置找正、测头系统的作用半径标定等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误差补偿、提高调整和标定精度以提高光学非接触测头使用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To provide a valuable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in vivo biomedical research of small animal model with fluorescence mediated approach, we developed a whole-body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molecular imaging system a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a sensitive CCD camera and has the ability to achieve 360~ full-angle source illuminations and projections capture of the targets to obtain the dense sampling by performing rotational scan.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is validated from cylinder phantom experiments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Finally, we also present typical in vivo images of fluorescent tube implanted into the mouse body. The results are promising and have proved the system imaging performance for macroscopic optical biomed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