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CHEN系统的同步及其在保密通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稳定性理论,用非线性反馈的方法构造一个同步系统.用Lyapunov方法从理论上证明误差系统的零点稳定性,用Fortran程序进行了数值仿真,给出系统同步误差图,结果表明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能够很好地达到同步.对系统的第一个变量x(t)进行扰动,数值仿真表明在扰动下系统仍能很好地同步,说明同步系统具有抗干扰性.然后把系统应用到保密通讯中,信息信号m(t)和混沌变量x(t)相加成为混沌传输信号s(t),在接收端信息信号被有效复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信方案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稳定性理论,用自适应控制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同步系统,实现对任意传输信号的及时准确恢复;用此方法对CHEN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很好地达到同步。将该系统应用到保密通讯中,信息信号和混沌信号相加构成混沌传输信号,在接收端信息信号能被有效复原,仿真研究表明该通信方案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稳定性理论,用自适应控制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同步系统,实现对任意传输信号的及时准确恢复;用此方法对Liu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很好地达到同步。将该系统应用到保密通讯中,信息信号和混沌信号相加构成混沌传输信号,在接收端信息信号能被有效复原,仿真研究表明该通信方案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参数辨识的CHEN系统混沌同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把观测器思想用于系统中未知参数的辨识,对CHEN 混沌系统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了辨识研究,数值结果表明,若未知参数为常数或缓慢变化的信号,该文方法都能给出很好的辨识结果;基于稳定性理论, 用非线性反馈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同步系统,用Lyapunov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误差系统的零点稳定性,给出了系统同步误差图,结果表明,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能够很好地达到同步;把辨识和控制问题综合起来考虑,提出改进CHEN系统混沌的控制方法,数值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个新自治系统的混沌控制和同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个新三维混沌自治系统,研究了该混沌系统的控制和同步问题.利用线性负反馈法和Routh-Hurwitz稳定性条件,获得达到控制目标时负反馈系数所满足的条件,并借助Matlab对受控系统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实现其同步的一种非线性控制器.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证明了同步误差系统是全局渐近稳定的.Matlab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能有效地实现混沌同步.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采用脉冲同步理论解决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并利用脉冲同步方法构造超混沌脉冲同步系统.根据同步渐进稳定性条件作为前提对系统进行数值仿真.采用同步误差的线性反馈作为脉冲信号,结合谱半径的稳定性定理采用合适的脉冲周期对系统进行了同步仿真实验.实现了超混沌系统的同步.并以正弦信号为例进行了信号传输的实验,进一步在加入白噪声的情况下考察了其同步效果.仿真效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抗噪能力,是对传统同步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统一混沌系统,进一步分析了系统的混沌特性,基于稳定性理论,设计了能实现其反同步控制的非线性控制器。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反同步误差系统是全局渐近稳定的.Matlab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地实现统一混沌系统的反同步。  相似文献   

8.
张香伟  王建平 《河南科学》2010,28(10):1225-1229
用变量反馈方法研究了具有对称双势阱的扩展Duffing-Van der Pol(DVP)系统的混沌同步问题,以及反馈增益强度摄动对同步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需一路反馈信号就能有效实现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的混沌同步,反馈增益强度具有较宽的取值区间,且反馈增益强度的摄动幅度小于0.82时对同步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变量反馈控制方法实现DVP系统混沌同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通过数值仿真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
Liu系统的跟踪控制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Liu混沌系统的追踪控制和同步问题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Liu混沌系统的基本特性.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设计出非线性控制器,实现了混沌系统对任意具有一阶导数的参考信号的追踪,并且用这种方法追踪混沌系统的输出信号,实现了2个异结构混沌系统的同步.用混沌掩盖的方法将该同步方法应用于保密通信,用混沌系统的状态变量对信息信号进行加密后,与混沌信号的输出信号一起传送到接收端,发送和接收系统同步以后,在接收端解密恢复出信息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单调快速同步,应用于保密通信可以达到掩盖有用信号的目的,并且可以无失真地恢复有用信号.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误差变量的线性组合对超混沌系统进行单向反馈控制,解析地证明了实现同步的可能性,从Lyapunov理论角度分析了对四维超混沌LC振子采用单变量单向耦合的可行性,求出同步所需控制器要满足的条件,当驱动系统参数做周期变化时,应用文中的控制器很好地实现了两个超混沌系统的同步.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计对数型滑模面研究不确定分数阶Rucklidge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滑模同步, 得到了不确定分数阶和整数阶Rucklidge混沌系统取得自适应滑模同步的两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通过两种不同方法来讨论不同混沌系统之间的同步问题——active控制同步法和非线性控制同步法,并且各自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控制器,使得响应系统和驱动系统同步.与传统的混沌同步方法相比较,提出的这两个方法不需要计算条件Lyapunov指数,因此比较简单、有效,并以Rucklidge系统和Hadley循环系统为例加以说明.通过数值模拟证实了所提出的两种方法的有效性,而且这两个控制器对于一般的混沌系统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3.
朱红兰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9,27(4):622-625,628
近年来,混沌同步问题是混沌控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参数未知的情况下,通过设计最优控制器和参数自适应律实现了新的四维混沌系统与超混沌吕系统的反同步,接着根据Lyapunov稳定性原理和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选取Lyapunov函数和合适的性能指标函数从理论上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理论证明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能使性能指标函数取得最小值,是最优的.最后又通过matlab软件对反同步系统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能够很好地达到了同步,说明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帧同步电路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PCM30/32路基群帧结构和帧同步电路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以EDA仿真软件Modelsim SE5.6为开发平台,采取自顶向下的现代电子设计方法,进行了帧同步电路的VHDL设计。通过仿真测试,所设计电路完全满足通信功能要求,并可以利用HDL逻辑综合软件LeonadoSpectrum将设计文件翻译成逻辑电路。  相似文献   

15.
利用误差系统构建同步控制器方法,对一种变形Liu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保密通信进行研究.基于稳定性理论,分析研究该变形Liu混沌系统稳定性,提出系统驱动与响应系统的误差系统同步控制器建构方法,数值研究该系统驱动与响应系统的误差系统同步控制,并用该控制器研究保密通信问题,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同步控制及保密通信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利用单片机串行口的多机通讯功能,实现多台微电脑霓虹灯全彩扫描器同步运行的方法,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的思路.该方法以便捷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多台扫描器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同步现象.  相似文献   

17.
提出基于时空混沌序列的保密通信方法,提出了一种用时空混沌模型产生扩频地址码的方法,讨论了驱动序列的选择方法与原则,分析了其耦合同步特性,给出了一种具体的通信系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此模型具有较高的保密特性和较强的同步能力,并且易于实现。另外,只用很少的几路离散混沌序列作为同步序列就可传输多路信息,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信息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参数未知的情况下,采用自适应的控制方法实现了两个超混沌系统的广义投影同步.利用Lyapunov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又对同步系统通过matlab进行仿真,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快速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模型的混沌特性,并分析了该定态解的稳定性.利用数值仿真,得到该模型在一定参数和初始状态下的吸引子和Lyapunov指数.利用比例微分控制器对系统的混沌行为进行了有的控制.并采用非线性反馈的方法构造了一个混沌同步系统.用Lyapunov第二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该同步方法的有效性,接着又用Matlab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同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开放式群体决策研讨两种研讨模式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式群体决策研讨平台是“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思想的重要体现,有同步和异步两种研讨模式.重点描述了在研讨个体特征相近、群体特征相似、研讨任务相同的条件下,两种研讨模式在影响决策绩效、研讨成员感觉两个方面的有效性实验比较研究,并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实验假定前提下,目前平台的同步研讨模式要比异步研讨模式更有效,两种研讨模式对不同环境变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通过调整环境变量来提高平台有效性,对于复杂问题,两种研讨模式配合、多次同步异步反复研讨,可以提高整体决策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