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与DSP协同工作的水泵效率测试仪。该测试仪利用热力学方法,即通过测量水泵的进出口温差和压差来计算水泵的效率,主要适用于扬程高、流量大及现场实时运行的泵体效率的测试。  相似文献   

2.
泵进出口微小温差的测量是热力学法测试水泵效率的关键所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热力学法、可简便、精确测试水泵效率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用水泵进出口压力与压差模拟进出口温差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微温差测量的难题,从而使测试系统更简单、测试结果更可靠.实践证明该模型精度完全满足工程实践需要,是推广应用热力学法测试水泵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热力学方法简介确定水泵、水轮机和液压元件效率的热力学方法,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新的效率测定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方法的出现,为水轮机、水泵和液压元件的现场效率试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所谓热力学方法,就是根据热力学定律,通过测定流体的热力学参数,从而确定流体机械效率的方法。现以水泵为例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众所周知,当水流流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离心泵总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认为离心泵总效率不但与水力效率 ,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有关 ,还与水泵液槽中的“反旋现象”有关 ,即离心泵总效率的计算公式应为 η=ηh·ηv·ηp·ηm .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单级卧式双吸离心泵效率的计算方法,阐述影响离心泵效率的因素。结合青草沙水库长兴泵站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实际工况,参照国标,根据机泵运行数据,计算水泵及变频器运行效率,核算水泵选配电机功率。比较长兴泵站在不同运行模式下,机泵运行的效率、泵口压力及流速。继而判断水泵是否运行在高效区内,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兼顾安全与节能,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通过不同运行模式的比较,将其他运行模式作为技术储备,科学合理地安排长兴泵站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叶片包角对中转速比离心泵性能的影响,以转速比为129的中转速比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在确保叶轮其他设计参数恒定的同时,设计了90°、100°、110°、120°、130°5种包角的叶轮。运用Fluent仿真软件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包角情况下泵外部特性曲线及叶轮内部压力和速度分布云图,通过测量水泵蜗壳及叶轮内7个监测点压力的数据得到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水泵扬程及效率随叶片包角的增大均有所降低且效率最高点向小流量方向偏移,包角增至130°时相比90°包角,扬程降低13%,效率降低5.2%;随着包角的增大,叶片进口低压区增多,出口高压区减少,叶轮内低速区减少,出口速度增大;额定流量下,蜗壳内压力脉动主频约为一倍叶频,流道内压力脉动主频约为一倍转频,各监测点压力脉动幅值随包角增大整体呈上升趋势。于是,综合考虑选取120°作为中转速比离心泵包角最优取值。探究叶片包角对中转速比离心泵内部流场及压力脉动影响规律,可为中转速比离心泵水力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刘洪芳 《科技资讯》2012,(16):98-98
北皂煤矿对冷却水泵的结构形式进行筛选,卧式吸水泵和液下离心泵,卧式吸水泵价格高,安装工艺复杂、安装要求高,因此我们选用装配相对方便、维修量少的液下离心泵。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叙述用热力学法确定水泵效率的基本原理、效率计算式中各项参数的确定及其实验研究。一、用热力学法测定水泵效率的基本原理假设水流流经水泵时没有任何能量损失,即水由入口状态等熵压缩到出口压力状态,此过程中由水泵传递给水流的能量最小,它等于水泵出口和入口之间的水流能量差。但在水流的实际流动过程中,都存在着摩擦、冲击、涡流、紊流等能量损失,使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这些能量损失,可反映在流动状态始终的温度变化上。因此采  相似文献   

9.
本文列举和讨论了国内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热力学法测定水泵效率新形式的计算公式;实验检验和误差分析表明,新公式具有准确度高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本文是在“河北矿冶学院用热力学法确定水泵效率课题组”的实验基础上完成的,并经徐起付教授审阅和修改。  相似文献   

10.
王万生 《科技资讯》2006,(23):154-154
1.概述 许多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较早期使用的双吸式离心泵叶轮均由生产商按标准型号设计制造。其缺点是这种叶轮不仅寿命短,而且效率根本达不到额定值,水泵的实际出水量与额定出水量相差甚远。对双吸式离心泵叶轮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现场试验,通过试验-改进设计-再试验,最终使叶轮的叶片数、安放角找到了最佳点,大大延长了叶轮的使用寿命,水泵的效率及出水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离心泵和管路的总效率出发,分析了离心泵的流量调节与综合能耗的关系,探讨了离心泵选用及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指出:如果关小泵出口阀门,不论离心泵的效率如何变化,泵和管路的总效率都将降低.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离心泵的运行转速改变后,由于泵效率和管路效率的变化而给整个果装置效率带来的影响,由此可以判断离心泵改变转速后,泵装置的运行是否合理,并可确定泵装置运行的最佳转速范围。  相似文献   

13.
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系数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离心泵叶轮出口宽度、比转速的计算式推导得出了计算低比转速离心泵流量、扬程及比转速放大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建立在离心泵性能预测基础上的理论计算低比转速离心泵最佳流量、扬程及比转速放大系数的方法,解决了泵行业一直依据经验统计值确定其放大系数不能使低比转速离心泵在设计点效率最高的问题.经实例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在设计工况点的效率,充实了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4.
泵及泵用作透平时的数值模拟与外特性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泵及泵用作透平时的内部流动规律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建立了一种开式泵用作透平时的实验台,同时对一单级单吸离心泵的正反工况进行了外特性实验研究,从而得到了相应比转速的泵在正反工况下的外特性曲线,进而验证了泵在反运转时可用作透平且具有较高的效率.采用全流场和结构化网格技术对泵及泵用作透平时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对泵及泵用作透平时的内部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离心泵的效率和降低汽蚀发生率,以离心泵的叶轮为研究对象,通过CFturbo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采用PumpLinx软件模拟其内部流场数值,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研究多个参数对效率及汽蚀的影响,得到最优的参数组合。优化后离心泵的效率提高了4.088%,汽蚀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工程中普遍存在离心泵实际流量高于输水系统所需的情况,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平移叶轮前盖板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结合理论推导出平移前盖板改变离心泵扬程的换算公式,实现减小叶轮出口宽度及其工作流量达到泵站节能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切割叶轮外径与平移叶轮前盖板均会降低离心泵工作扬程,不同的是,前者使H-Q曲线整体向下移动且下降幅度较大,而后者H-Q下降幅度较小,能在小流量工况维持较高的扬程;平移叶轮前盖板后能抑制小流量工况下叶轮内回流旋涡的发展,离心泵效率有所上升,更适合多泵并联工作的场合,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离心泵扬程随前盖板平移而变化的换算公式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较小叶轮前盖板移动量时中比转数离心泵0.8~1.0倍设计工况范围内H-Q曲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三个叶轮含沙量从0~88kg/m3的大量浑水试验,分析其水力性能曲线的变化规律,讨论了离心泵抽送含沙水流时的扬程、效率和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含沙量对离心泵能量特性的影响.为抽送含沙水流离心泵的设计和工作性能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热泵装置用能效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热泵提升式系统用能效率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热能效率和效率作为评价指标,对热泵提升式系统和锅炉提升式系统这两种低温供热系统的用能情况进行了能量分析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热泵提升式系统的热能效率要低于锅炉提升式系统的热能效率,但其效率要高于后者的效率;当低温热源的供水温度较高可直接用于供暖时,应将低温热源的热量或作为"代价"计入供给能或供给来计算热泵装置的用能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在现有离心泵叶轮的基础上增设短叶片的新型高效离心泵的扬程、效率和使用寿命,叙述了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0.
利用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装置,在固定阀门开度下,通过改变离心泵的转速,测出不同阀门开度下系统管路的特性曲线;在固定转速下,通过改变系统管路阀门开度,测出不同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绘制出所有特性曲线,找出泵的工作点。拟合出所有特性曲线的方程,统计分析出转速对泵工作点的流量、扬程和轴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变化量为20 %时,流量与转速[qv1/qv2=k1(n1/n2)]的比例系数k1=0.96~1.52;扬程与转速[H1/H2=k2(n1/n2)2]的关系式中k2=0.81~1.56;轴功率与转速(N1/N2=k3(n1/n2)3)的关系式中k3=0.66~1.37。根据离心泵的比例定律,理论上k1k2k3≈1,但实验证明,离心泵的比例定律系数在实际工作中变化范围较大,应予修正。讨论了实验条件下离心泵的适配管路,为离心泵在实际应用中节约能源和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