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科五属18种蝗虫的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班腿蝗科 (Catantopidae)稻蝗属 (Oxya)的小稻蝗 (O .hyiaintricata) ,山稻蝗 (O .agarisa) ,中华稻蝗 (O .chinensis) ,无齿稻蝗 (O .adentata) ,上海稻蝗 (O .shanghaiensis) ,日本稻蝗 (O .japonica)。黄脊蝗属 (Patanga)的日本黄脊蝗 (P .japonica) ,印度黄脊蝗 (P .succincta)。坳蝗属 (Aalacobothrus)的班坳蝗 (A .luteipes) ,无班坳蝗 (A .suen -hedini)和锥头蝗科 (Pyraomorphidae)负蝗属 (Atractomorpha)的短额负蝗 (A .sinensis) ,长额负蝗 (A .lata) ,奇异负蝗 (A .peregrina) ,柳枝负蝗 (A ,psittacina) ,令箭负蝗 (A .sagittaris) ,纺梭负蝗(A .burri) ,云南负蝗 (A .yunnanensis) ,以及蚱科 (Tetrgdae)蚱属 (Tetrix)的日本蚱 (T .japonica)等三科五属 18种蝗虫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 ,上海稻蝗同无齿稻蝗的核型似近系数最大 (0 94 0 9) ,亲缘关系最近 ;长额负蝗同小稻蝗的核型似近系数最小 (0 0 815 ) ,亲缘关系最远。核型似近系数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染色体数目进化的趋势可能有两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印度黄脊蝗(patangaSuccinctaJohansson)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结果表明:印度黄脊蝗的染色体数目:2n()=22+x0=23,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F=23;核型公式:2n()=2x=23t;中期染色体绝对长度总和为71.47±0.63μm;所有染色体都具有着丝粒C-带,异染色质总量为18.76±0.11%;染色体组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4.4: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比例为零,印度黄脊蝗的核型属“IC”核型。  相似文献   

3.
印度黄脊蝗核型和C-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印度黄脊蝗(patangaSuccinctaJohansson)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结果表明:印度黄脊蝗的染色体数目:2n()=22+x0=23,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F=23;核型公式:2n()=2x=23t;中期染色体绝对长度总和为71.47±0.63μm;所有染色体都具有着丝粒C-带,异染色质总量为18.76±0.11%;染色体组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4.4: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比例为零,印度黄脊蝗的核型属“IC”核型。  相似文献   

4.
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和C—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贵州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的云贵希蝗(Shirakiacris yunkweiensis),中华越北蝗(Tonkinacris sinen-sis),中华板胸蝗(Spathosternum prasiniferum sinense)和网翅蝗科(Areypteridae)的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nig-ricornis)以及斑翅蝗科(O edipodidae)的疣蝗(Trilophida annulata)等5种蝗虫的核型和C—带。结果显示:5种蝗虫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x0=23,全部是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23 t:NF=23;按相对长度,除中华越北蝗分为L、M两组外,其余4种都可分为L、M、S3组;都具着丝粒C—带,但端带和居间带不是每种每条染色体都有;异染色质总量是中华越北蝗的(27.48%)最多,青脊竹蝗的(19.13%)最少。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应用核型进化距离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班腿蝗科(Catantopidae)稻蝗属(Oxya)的小稻蝗(O.hyiaintricata),山稻蝗(O.agarisa),中华稻蝗(O.chinensis),无齿稻蝗(O.adentata),上海稻蝗(O.shanghaiensis),日本稻蝗(O.japonica)。黄脊蝗属(Patanga)的日本黄脊蝗(P.japonica),印度黄脊蝗(P.succincta)。坳蝗属(Aala cobothrus)的班坳蝗(A.luteipes),无班坳蝗(A.suen-hedini)和锥头蝗科(Pyraomorphidae)负蝗属(Atractomorpha)的短额负蝗(A.sinensis),长额负蝗(A.lata),奇异负蝗(A.peregrina),柳枝负蝗(A,psittacina),令箭负蝗(A.sagittaris),纺梭负蝗(A.burri),云南负蝗(A.yunnanensis),以及蚱科(Tetrgdae)蚱属(Tetrix)的日本蚱(T.japonica)等三科五属18种蝗虫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上海稻蝗同无齿稻蝗的核型进化距离最小(0.0609)...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中华稻蝗若干种群进行了基于形态分类学重要特征、染色体C带核型和RAPD分子标记的种群遗传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华稻蝗从形态上来看东部沿海种群体型较大,前翅较长,尾须较钝,而内陆及东北种群则体型较小,前翅较短,尾须较尖;但从外生殖器基本结构来看,不同种群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其次,不同种群在染色体数目、着丝粒位置以及C带带型等方面具有明显恒定的结构特点.从RAPD分子标记研究结果来看,不同种群拥有明显一致的分子标记数据.由此可见,我国中华稻蝗是稻蝗属中一个广布物种,其外部形态结构的差异可能与其分布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然而其外生殖器结构能够反映物种的基本特征.从种群遗传学角度来看,染色体带型结构和分子标记结果的稳定性更能体现物种遗传结构的本质,因此,文章支持Ho llis将无齿稻蝗等合并入中华稻蝗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中国小稻蝗种内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分布的小稻蝗 Oxya hyla intricata(Stal)不同种群进行了染色体 C带核型研究 ,并对部分种群线粒体 DNA Cyt b基因部分片段进行了分析 ,从而探讨该物种不同种群细胞与分子水平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作为一个物种 ,小稻蝗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例如从染色体核型和 C带带型指标来看 ,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一致 ,染色体分组形式也基本相同 ;从 Cyt b基因序列来看 ,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核苷酸变异范围较小 ,其编码的氨基酸没有变异 ,显示了该物种种群之间密切的关系及其同源性。但种群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从染色体 C带核型来看 ,分布于四川和云南的种群染色体 C带带型表现为少端带类型 ,即大部分染色体均缺乏端带 ,而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福建、浙江、江西的种群则有大量的端带存在 ;从线粒体 DNA Cyt b基因部分片段构建的 NJ系统树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的种群相对来讲聚为一支 ,而四川种群分布为另一支。由此看来 ,我国小稻蝗应分为两个染色体族 (Chromosomal group) ,即端带类和少端带类 ,其中端带类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而少端带类则只分布于我国西南的部分地区。线粒体 DNA Cytb基因的分析也部分地证明了上述染色体带型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8.
日本黄脊蝗的核型和C─带带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涂片法和BSG技术研究了日本黄脊蝗(Palangajaponca)的核型和C─带带型。结果表明:核型属常见核型;23条染色体均显着丝粒带,其中6对中、小染色体还显示了端带;结构异染色质较多地分布于这6对染色体。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工的染色体在核型,带型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涂片法和BSG技术研究了日本黄脊蝗(Palangajaponca)的核型和C─带带型。结果表明:核型属常见核型;23条染色体均显着丝粒带,其中6对中、小染色体还显示了端带;结构异染色质较多地分布于这6对染色体。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工的染色体在核型,带型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在动物进化过程中,染色体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化,无疑对物种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两栖类的染色体组型,不仅对生物的遗传变异、生长发育和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基础工作之一。两栖类的染色体与鸟类和哺乳类相比较,其形态较大,数目较少,是研究染色体的良好材料。国内有关两栖类染色体的研究,过去做得很少,而近几年来这项工作进展较快,但迄今尚未见有大绿蛙染色体组型的研究报道。据此,我们制备了大绿蛙的染色体标本并作了组型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分布在广西宜州市的竹蝗属CeracrisWalker两个种青脊竹蝗C.nigricornis nigricomis Walker和黑翅竹蝗C.fasciata fasciata(Brunner v,Wattenwgl)的核型和C带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染色体数目上、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是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染色体都含有着丝粒C带带纹上具有一致性。染色体组式也相同,为3L 7M 1S X,但X染色体位置有着差异,两个种的C带带纹除着丝粒C带分布具有一致性外,其它类型的C带数量及分布都有着明显区别,2个种的异染色质含量差别也较大。  相似文献   

12.
稻蝗属部分种类染色体性状的支序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支序系统学分析程序Hennig86V1.5对我国分布的稻蝗属的部分种类的染色体性状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不同染色体相对长度的方差和各杂色体异染色质的相对含量,确定各染色体相对长度相等,不含异染色质的种类为假想的最原始种类从而确定性状的极性和状态,结果表明,在研究的7种蝗虫中,中华稻蝗最原始,上海稻蝗和发蝗的相似程度最大,黄股稻蝗双带稻蝗和小稻蝗相似,山稻蝗最进化,这与形态学的分类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3.
核型代表物种的一个特性,染色体组的结构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其变化以其结构特点为基础并以一定方式有规律地进行。因此,物种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和比较常常可以推论群体的进化过程。而每一物种单倍体的DNA含量(C值)是恒定不变的,在无脊稚动物中,C值随进化地位的上升而递增。盾  相似文献   

14.
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是鱼类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作。它对鱼类的分类、进化、遗传、变异以及杂交育种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鱼类的染色体一般是数目较多而且个体极小,颇难进行核型分析。据1980年统计,被研究过染色体组型的鱼类约有1100多种,占地球上鱼类总数的5%。至今我国也有138多种鱼类被研究过,但主要偏重于鲤形总目中的一些淡水鱼类。海水性鱼类被研究得很少。为此,笔者进行了梭鱼染色体组型的研究,以增加这方面的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核型代表物种的一个特性,染色体组的结构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其变化以其结构特点为基础并以一定方式有规律地进行。因此,物种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和比较常常可以推论群体的进化过程。而每一物种单倍体的DNA含量(C值)是恒定不变的,在无脊稚动物中,C值随进化地位的上升而递增。盾盘吸虫是吸虫纲系统发生中一个独特的类群,对它们的细胞学研究又很少。本文首次对东方簇盾吸虫(Lophotapis orientalis)核型和C值进行了测定分析,用以估量它的进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刘正忠 《武夷科学》2004,20(1):213-215
为有效控制黄脊竹蝗的猖獗为害 ,采用几种常规方法防治黄脊竹蝗 ,并研究、探讨新的防治方法。利用碳酸氢铵溶液为引诱剂 ,加入一定浓度的“杀虫双”,直接施入林中诱杀竹蝗 ,其防治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姚世鸿 《贵州科学》2004,22(4):56-60
研究了贵州蝗总科(Acridoidca)的梭蝗(Tristriapisciforme),僧帽佛蝗(Phlaeobainfumata),花胫绿纹蝗(Alolopusthalassinustamulus),东方凸额蝗(Tranliaorientalisorientalis)和中华剑角蝗(中华蚱蜢)(Acridacinerea)等5种蝗虫的核型。结果显示:5种蝗虫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 XO=23,全部是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23t;NF=23;按相对长度都可分成L、M、S3组,梭蝗、僧帽佛蝗和花胫绿纹蝗为“4C“核型,东方凸额蝗和中华剑角蝗为“4B“核型。  相似文献   

18.
以黄脊雷蓖蝗为外群,选择20个形态性状对竹蝗属10个种(亚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并据此探讨了其区系形成.结果表明:竹蝗属可以分为长翅和短翅两个类群,短翅类群包括蒲氏竹蝗、黑翅竹蝗和思茅竹蝗;形态分类中归为短翅类群的贺氏竹蝗是长翅类群中的一个高度特化的种类;中国的西南地区是竹蝗属的分布中心,同时也是其起源和物种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9.
贵州2种负蝗核型和C—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sinensisI .Bol.和云南负蝗AtractomorphayunnanensisBietXia的核型和C—带。结果表明 :2种负蝗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 =18+XO =19,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核型公式 2n(♂ ) =2X =19t ,NF =19,都属“4B”核型 ,按相对长度 ,它们的染色体都可分成L ,M 2组 ,都具有着丝粒C带。云南负蝗后期Ⅰ染色体组绝对长度总和 (4 9 91± 0 37μm)比短额负蝗的 (4 2 5 0± 0 34 μm)长 ;但结构异染色质总量 (2 8 38± 0 2 2 % )却比短额负蝗的 (38 96± 0 16 % )少。  相似文献   

20.
脊肌萎缩症(SMA)是一组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居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第二位。近年来,在SMA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可能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和P44基因的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